家有女儿,爸爸扮演好这4个角色,孩子未来更优秀

一个好父亲,不仅是女儿成长中的靠山,还会影响女儿一生的幸福。

——鹿妈 

 ◆ ◆

作者 | 葡萄妈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青少年教育专家梅洛·米克曾在《养育女孩》一书中说过:
“如果一个父亲不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无法提供男性力量和教导去帮助女儿,女儿的心灵一定会出问题。”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女儿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培养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女儿,需要爸爸扮演好这4个角色。

私人保镖

美国教育部和司法项目办公室曾经做过一项针对校园安全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在校内被欺凌的比例为23%,男生的比例19%。
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欺负。
而且很多时候,女孩在学校遇到校园霸凌,施暴者之所以能一再欺负人,就是因为受害者没有人保护、撑腰。
就像《少年的你》里面的陈念,被同学孤立、推下楼梯、被淋墨水、殴打,却只能忍气吞声,独自流泪。
因为别人都知道,她爸爸不在,妈妈不管,没有人会为她撑腰。
其实,爸爸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身份,更是女儿的“保护伞”。
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投稿。
女孩初二的时候,转到了一所新学校。
因为是新来的学生,又不太擅长和别人交际,她很快就变成了被欺负的对象。
刚开始时,大家只是给她取难听的绰号,孤立她。
后来变本加厉,发作业本的时候,把她的作业本丢进垃圾桶,发试卷时,故意撕破她的卷子。
甚至在放学路上堵她,连拖带拽地将她带到人比较少的地方打她。
所以她特别害怕上学,好几次都装病请假。
爸爸发现了她的反常,再三追问,她才哭着将在学校被欺负的事情告诉爸爸。
爸爸听完以后,没说什么,只告诉她明天开始,都会去接送她。
原本以为爸爸只是说说,没想到经常加班的爸爸,却真的每天都把她送到学校门口,看着她走进学校。
放学她走出校门,爸爸已经在等着她。
因为爸爸风雨无阻的接送,那些人再也没有为难过她。
而她也因为这样,再也没有惧怕过别人的欺凌。
她说:“爸爸的保护对我而言,是一份由爱而生的底气,足以抵抗所有迎面而来的伤害。”
当女儿的安全感不断消减的时候,父亲的挺身而出,能将那份安全感重新收集起来,不断加固,让她更有勇气去面对不顺利的事情。
那份保护,就像是穿在孩子身上的铠甲,隔绝了外界的枪林弹雨,让女儿无论在哪里,都能充满勇气和安全感。

运动教练

中国教育督导室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

每天运动超过一个小时的学生,心态愈加积极,情绪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然而,多数妈妈都不是那么热衷运动,而爸爸的运动神经通常比较发达,也更乐意流汗。
所以陪伴女儿运动的最合适人选,就是爸爸。
江苏有个小女孩,从3岁的时候,爸爸就带着她一起运动。
刚开始的时候,女孩不愿意,因为她觉得累,而且旁边人比较多,她还会觉得害怕。
但是爸爸一直陪着她。
慢慢的,她从一个体能训练几分钟就已经气喘吁吁的弱女孩,变成一个健康、充满力量的女孩。
同时,她也变得坚强和乐观。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想起国外一对父女。
女儿Alex喜欢练体操,爸爸一个肌肉大汉,就在一旁陪练。
这个毫无经验的43岁老爸,努力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却总是笑料百出。
可是正是因为笨拙的父亲不断失败,又反复练习,才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坚持。

Alex回忆说:

“有一段时间,我进步特别小,身体一直在受伤,疼到我想放弃体操。

可一转头看到父亲还在一旁陪着我练习我又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后来Alex不仅在17年的澳洲体操锦标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为进军奥运努力练习。

心理学上也说:

爸爸经常陪伴女儿做运动,父女关系更和谐,而且在体育互动中,女儿的性格也会变得更阳光,更乐观。
运动不仅仅只是一个动作。
它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让女孩变得更坚韧、自信、勇敢。

情感顾问

国际权威期刊《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曾发表论文指出:
“父亲的行为影响女儿择偶观。”
还有调查显示,40%的女孩显示出和异性交往的能力与父亲有关。
女儿的情感问题,母亲适合倾听,父亲适合引导。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孩子早恋的问题。
有答主讲了一个关于她和父亲的故事。
初二的时候,班上一个男孩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向她告白。
男孩是名副其实的差生,上课不听,作业不写,还经常在她早读课带读的时候捣乱。
可那时候的她,对这个人也萌生了一种喜欢的心情。
有一天,男孩子送她回家的路上,恰好碰到了下班回家的爸爸。
她吓了一跳,低着头跟在爸爸背后,胆战心惊地等着爸爸的责骂。
可是没想到,爸爸没有任何的批评和指责,反而若无其事地告诉她:“交朋友是好事。”
甚至还跟她说起他高中的时候追女孩的傻事。
一向很少说话的爸爸,除了跟她分享了以前的经历,还絮絮叨叨地地跟她说了一晚上。
她一直记得爸爸说:
“青春期的心动是美好的,但女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后来那个男同学提出想要和她“亲密接触”的时候,她果断拒绝了。
她结婚前,还谈过两次恋爱,每次遇到情感问题的时候,她都会去跟爸爸说。
而爸爸也会给她分析很多事情,并且给了她一些实用的建议。
比起擅长倾听的妈妈,爸爸的理性,更能让女儿在感情路上走得更顺。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对一个父亲来说,能让女儿在成长的路上学会挑选,学会守住底线,学会化被动为主动,已经足矣。”

作为女儿的引路人,又是和女儿第一位互动的异性,爸爸在女儿情感上给予的帮助,能让孩子在感情中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理财顾问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
“妈妈教孩子怎么省钱,爸爸教孩子怎么花钱。”
省钱是一个生活技能。
但是一个女孩,要学会花钱,才能让她克制欲望,成为金钱的主人。
豆瓣上有一个女孩说,从小到大,妈妈都教她省钱。
可是日积月累下来的匮乏感,在她出来工作以后,却成了一个炸弹。
当她拿到薪水以后,她开始疯狂消费,将自己以前想要的统统都买下来。
后来,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贵,光靠薪水没办法负担。于是她开始了借贷,借款从几千涨到了几万。
越贷越多,利息也越滚越多。她无力偿还的时候,一度想到了自杀。
后来一个恶意催收的电话打到了爸爸那里,爸爸只能帮她还上所有的欠债。

那天晚上,爸爸跟她说了很多。

“如果你想要预支什么的时候,以后一定会付出更多代价。”

“钱都是来之不易的,如果得到得太容易,后面肯定要付出更多。”

后来,在爸爸的建议下,她把自己的薪水分成了5份,分别用于生活、交友、学习、旅游和理财。
虽然看起来都花出去了,但是钱转化为朋友、知识、体验和投资。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这个人是谁?

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面对这个充满诱惑、充满陷阱的世界里,无数人都被煽动,并为此付出很大代价,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女儿人生导师之一的爸爸,教会女儿花钱,才能让她学会以金钱为工具,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自己过得过幸福自在。
英国文学家哈伯特曾说:“一个好父亲赛过100个校长。”
有时候,教育女儿,就像经营一份事业。
只有当爸爸做好应该完成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女儿才能有足够优秀的能力行走在这个世界。
爸爸这个身份,承载着的是女儿一生的底气和幸福。
愿每一个女儿,都能遇上一个好爸爸。
愿每一个爸爸,都能成就自己的女儿。

*本文系女儿派原创。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