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
《上下五千年》172
44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送东阳马生序》三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in3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4,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廪(lǐn凛)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球):皮衣。葛:夏布衣服。遗(wèi位):赠,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译文: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本文值得学习的地方
概叙与细叙相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记叙有概叙与细叙之分。作者通过概叙,对自己幼年以至成年刻苦学习的过程与全貌,做了粗线条的叙述;通过细叙,对典型材料、具体环境加以生动、细致的展开。两者结合,使叙述有点有面,既能使读者对作者艰苦学习的情况有整体的认识,又能对其中重点“细节”获得深刻的印象。
如细叙“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这一“细节”,将作者长期“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辛勤具体地反映出来。又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久而乃和”这段细叙,将“尝趋百里外”从师途中的环境与艰辛反映得很为生动。
再如“先达……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听;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段细叙,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时的尊师的神态和顽强学习的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
此外,如同写衣着,对同舍生细加叙述,与肖像描写几乎没有区别,对自己则只用“缊袍敝衣”四字加以概叙,而对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却又用了细叙的手法。两者相辅相成,既表现了作者家境的贫寒,生活的俭朴,也反映出他的志趣的高尚。
对比方法的运用,是本文写法最明显的特点。主要将太学诸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作者自己过去学习时的艰苦进行对比;将自己从师时生活的俭朴与同舍生的奢华进行对比。注评时已分别说明,这里不重述。
《格言联》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
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解释:凡事都有困难应考虑周详,行动上要顾虑缺失,想一想自己的行为,都有许多差错。
直不犯祸,
和不害义。
解释:正直不会遭遇祸患,谦和不会损害道义。
敬为千圣授受真源,
慎乃百年提撕紧钥yue4。
解释:恭敬乃是处事圆满的根源,谨慎则是全身的关键。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
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解释:能改过自新,天地都会转怒为喜;能安分守己,鬼神也是无可奈何。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解释:心意粗疏性情暴躁则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许多好事会接连不断地集中。
《漢語大詞典》:提撕 拼音:tí sī
(1).拉扯;提携。《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汉 郑玄 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撕其耳。”
《漢語大詞典》:真源 拼音:zhēn yuán
谓本源,本性。 南朝 梁 刘潜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廻舆下重阁,降道访真源。”
虞:猜度;料想
用戒不虞。——《诗·大雅·抑》
鱼在水中总能欢快地游弋,是因为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七秒过后,所有的烦恼都化为乌有,只留下欢乐和自在。
心灵空间容量有限,装得下悲伤,便装不下快乐;装得下烦恼,便装不下清静。
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不要把太多人、太多事请进生命里。 只有这样人生才能充满阳光,生命才会绽放精彩。
诗经
48.伐木
佚名 〔先秦〕
①
伐木丁zheng1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shen3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译文:
①
咚咚作响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深谷里,飞往高高大树顶。小鸟为何要鸣叫?只是为了求知音。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天上神灵请聆听,赐我和乐与宁静。
注释
①
丁(zhēng)丁:砍树的声音。
嘤嘤:鸟叫的声音。
相:审视,端详。
矧(shěn):况且。伊:你。
听之:听到此事。
终……且……:既……又……。
创作背景:
周厉王不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劝谏,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周宣王即位初,立志图复兴大业。而欲举大事,必先顺人心。《伐木》一诗,正是宣王初立之时王族辅政大臣为安定人心、消除隔阂,从而增进亲友情谊而作。
鉴赏:
①
历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宴享诗。但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前人没有深考。
《伐木》和《伐檀》不同,它不是描述伐木劳动,而是由伐木兴起,说到友情可贵。无论亲朋故旧还是新的相识,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并且常来常往。
诗共三章,除首章外,都集中笔墨写宴饮。显然是把宴饮当做建立和联系友情的重要手段。
在抒情方式之选择上,《伐木》的作者采用了一种先迂回后正面的表达方式。诗一开头,就以“丁丁”的伐木声和“嘤嘤”的鸟鸣声,令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在这里,时间仿佛停止,一切自在自为。只有这伐木之声和悦耳的鸟鸣在空旷的幽谷里回荡。
一个孤独的伐木者,一个出谷迁乔去寻找知音的鸟儿,这两个意象在这仙境一般的氛围中被不断地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重叠和加强:声音使人联想到形象,形象又赋于声音特殊的内涵。从而最终幻化出一个远离现实政治的、借以寄托内心苦闷的超然之境。这一境界是诗人内心的人生理想在潜意识中迂回曲折的表露。同时也是厉王暴政下朝臣们心有余悸、不敢谈论政治而另寻寄托的普遍心态。
现实毕竟是现实,随着这一比兴手法的完结,作为政治家的诗人终于强迫自己面对这冷酷的存在世界:“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号召人们起来改变现实,叙亲情,笃友谊,一切从头开始。然后又申之以“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从人情天理处说起,避开政治而为政治,这就是诗人既体察人心,又深谙做诗劝戒之道的地方。
拼音版
六 麻
松对柏,缕对麻,蚁阵对蜂衙(yá)。頳(chēng)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白堕(duò)酒,碧沉茶,品笛对吹笳。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雨长(zhǎng)苔(tái)痕侵壁砌(qì),月移梅影上窗纱。飒飒(sà)秋风,度城头之筚篥(bì·lì);迟迟晚照,动江上之琵琶。
优对劣,凸对凹(wā),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shū)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岸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shú),一畦(qí)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qíng)桐叶,啜(chuò)卢同七碗之茶。
吴对楚,蜀对巴,落日对流霞。酒钱对诗债,柏(bǎi)叶对松花。驰驿骑(jì),泛仙槎(chá),碧玉对丹砂。设桥偏送笋,开道竟还瓜。楚国大夫沉汨(mì)水,洛阳才子谪(zhé)长沙。书箧(qiè)琴囊,乃士流活计;药炉茶鼎,实闲客生涯。
七 阳
高对下,短对长,柳影对花香。词人对赋客,五帝对三王。深院落,小池塘,晚眺对晨妆。绛霄唐帝殿,绿野晋公堂。寒集谢庄衣上雪,秋添潘岳鬓边霜。人浴兰汤,事不忘于端午;客斟菊酒,兴(xìng)常记于重阳。
尧对舜,禹对汤,晋宋对隋唐。奇花对异卉,夏日对秋霜。八叉(chā)手,九回肠,地久对天长。一堤杨柳绿,三径菊花黄。闻鼓塞兵方战斗,听钟宫女正梳妆。春饮方归,纱帽半淹邻舍(shè)酒;早朝(cháo)初退,衮衣微惹御炉香。
荀对孟,老对庄,亸(duǒ)柳对垂杨。仙宫对梵(fàn)宇,小阁对长廊。风月窟,水云乡,蟋蟀对螳螂。暖烟香霭霭(ǎi),寒烛影煌煌。伍子欲酬渔父(fǔ)剑,韩生尝窃贾公香。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
《村居即事》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的乡村,没有闲着的人,农人们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慈利县人于瀛舫翼如题叇daⅰ4云山联
虎踞峨嵋七十又二峰,看入峡出峡,荡摩日月;
龙分天姥四万八千丈,喜学山至山,会合风云。
云南门人字抚宇者,瀛舫之孙题岳阳楼
一时忧乐登楼起;
半壁河山带酒看。
李澄宇洞庭联
吕仙醉而醒,大醉非醉;
君山流不去,狂流自流。
某君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垒,何日能消?
题黄鹤楼
大江从三峡而来,有拔地楼台,俯视东南一都会;
载酒约诸公同醉,看兼天波浪,问淘今古几英雄。
集句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无尽古今流。
江湘岚滕王阁题联
有才人一序在上头,恨不将鹦鹉洲踢翻,黄鹤楼捶碎;
叹沧海横流无底止,慨然思班定远投笔,终子云请缨。
周峋芝题滕王阁联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琼州正气楼祀谪臣李德裕、韩愈、苏轼,潘孺初题联
天地几人才,置之海外;
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顾子远题诗史堂吟庐联
眼中突兀见此屋;
独立苍茫自咏诗。
蒋芗泉题西湖湖心亭联
中央宛在;
一半勾留。
沈景成题风洞山景风阁联
郁郁佳气;
泱泱大风。
某氏题上盘山联
下临无地;
上出重霄。
广东海幢联
三摩初地;
百粤丛林。
某题武夷山天游峰前一览台联
遗世独立;
与天为徒。
桐乡张某题秋侠女祠联
六月六日;
秋雨秋风。
董其昌题云南悉坛寺联
一片滑石路;
三椽枯木禅。
王延康题西湖观稼亭集句联
乱山吞落日;
平畴交远风。
集陆游词和陶渊明诗。
独立
宋 · 陆游
独立柴荆外,颓然一秃翁。
乱山吞落日,野水倒寒空。
忧患工催老,飘零敢讳穷?
渔歌亦何恨,凄断满西风。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陶渊明 (魏晋)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题陨石集句联
噫气满大块;
明星摇空天。
某题歙县许氏临水亭联
溪流无岁月;
堤树有春秋。
李光地自题小园联
有水园亭活;
无风草木闲。
宋芷湾题潮州西门落落园联
城收万景近;
天放一山来。
扫叶楼联
落叶人何在;
登楼思悄然。
予题宛在亭联
泛此盐盎水;
中有沧浪亭。
多安桥嵌字联
四郊昨多垒;
九澧兹安澜。
屈元羲题俞楼联
求此人之仿佛;
抚孤松而盘桓。
方叔远题兰陵酒寮联
不同神似形似;
相期醉乡故乡。
某题平山堂联
偶然杯酒成千古;
无数江山送六朝。
江湘岚题啸月台联
月光留客横拦路;
花影瞒人斜过墙。
林文忠题福州西湖宛在堂集洛阳桥碑字联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不波行一舟。
李髯题诗龛联
老鹤唳空发清吹;
苍虬列队礼群仙。
张蝶庵岱题呼猿洞联
洞里白猿呼不出;
崖前残石悔飞来。
成都工部草堂集句联
至今斑竹临江活;
无数春笋满林生。
庾岭联
不必定有梅花,聊以志将军姓氏;从此可通粤海,愿无忘宰相风流。
薛慰农题滁州影香亭联云
踞石而饮,扣槃而歌,最难得梅边清福;
环山不孤,酿泉不冷,何须恋湖上风光。”亦自逸宕可喜。
刘铭传胜棋楼联
笠屐此重来,风月依然,鱼娃学打花边桨;
古今同一局,湖山再造,国手能生劫后棋。
画栏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
大地春归如断梗,江流淘尽荚雄。
王家治题林处士巢居阁联
第三桥是苏学士堤,问夹岸垂杨,可似老梅冷淡;
不数武有岳鄂王墓,慨中原战马,何如野鹤逍遥。
杨叔怿飞来峰联
南高峰,北高峰,世事尽傥来,莫问峰来何处;
在山泉,出山泉,人心先耐冷,才知泉冷几时。
金安清冷泉亭联
泉水澹无心,冷暖唯主人翁自觉;
峰峦青未了,去来非佛弟子能言。
江宁治西驻马坡武侯祠刘坤一题联
许先帝驰驱,东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江宁治西驻马坡武侯祠冯梦华煦联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可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江宁治西驻马坡武侯祠顾某联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江宁治西驻马坡武侯祠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江湘岚题关庙联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神时恫于中国,翦阙我公室,倾覆我社稷,荡摇我边疆。
某君题诸葛祠集句联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徐花农题惠州东坡祠联
我久住西湖,晴好雨奇,曾向春堤吟柳色;
公连渡东海,朱崖儋耳,何如此地近梅花。
某君题扬州三贤祠联
昼了公事,夜接诗人,得句皆堪作图画;
修禊虹桥,访碑禅智,此才真不负江山。”
注:三贤者,欧、苏及王渔洋也。
左文襄题洞庭王庙联
海国旧传书,是英雄自怜儿女;
湖山今入画,有忠信可涉风波。
张啬翁题南通川至庵藏经楼联
百年三万六千场,以慧眼观沧海桑田,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大藏千五卅八部,有信心者女人男子,能书写诵读,能受能持。
张啬翁题狼山宝塔联
我佛见一切善男善女人,皆当欢喜;
是塔具七宝大乘上乘相,何等庄严。
叶中泠题某佛殿落成联
借一蒲团,请我佛向低处说法;
擎九莲瓣,问世人从那里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