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治病到底靠不靠谱?循证医学说:请讲证据

在疾病面前,人类用数千年的生死,总结出来各种各样与之斗争的方法。

这方法具体来说,可就是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

搁在巫医不分的时代,也许是围着病人跳个舞就算是治病了;到了中世纪,放血疗法风靡一时据说啥病都能治;在中国,祖国传统医学的光辉保佑了中华文明的传承;现代医学的崛起更是大大延长了预期寿命。

看,各种治疗方法和理论你唱罢我登场,对于相同的疾病不同的医生或许会有不同的治疗理念。我说要热敷你却说要上冰袋;我觉得应该给吃大药丸子你却说得输液才能解决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说了才算,谁才是对的呢?

现在的医学界普遍认为,想要证明某种治疗方法对于某个人群的某个疾病是否获益,需要有证据。

让证据来帮助医务人员做出医疗决断。从采用什么样的医疗政策、怎样编制救治指南,到每位病患该用什么治疗方法、该吃什么药,等等,被称为循证医学。

在传统的质量分级中,专家意见的等级最低

循证医学的证据是分等级的。循证医学方兴未艾时,将证据的质量从一级至五级,分为五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级别的证据,五级为最低级别的证据。

某位专家说:按照我从医几十年的经验来看,像这类患者,应该如此这般治疗,效果会更好!

这句话是不是让人听上去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

如果这句话的依据,仅仅就是个人经验,类似于个人的“感觉”,那么对不起,这个专家意见在循证医学的质量分级中只能排在最末尾,五级。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类证据的意义和“我家隔壁王大爷说,多喝热水就管事”这句话相比,好不了多少。除非没有任何更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参考应用,那么这各级别的证据,没有啥价值。

话又说回来,人家既然都是专家了,应该做过相关的研究吧。接下来,看一看那些临床研究是怎么做的,又能获取怎样的循证级别。

有没有对照?有没有随机?病人数量多不多?

某位专家想验证一下,他研发的某种咽喉喷剂,是不是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最简单,也是最不严谨的临床研究可以这样设计:找来一拨感染了这些病毒的患者,让他们使用这种喷剂,然后观察他们的转归情况。

结果是半个月之后,这拨患者全部治愈了。专家很高兴,宣称他的喷剂具有神奇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发表文章一篇,算是四级证据

有爱抬杠的人过来泼冷水:这些患者即便不使用这个喷剂,半个月之后也都会痊愈,人家有可能是自愈,和喷剂没有一毛钱关系。

专家一想,说得有道理。于是,请同事招募了另外一拨患者,让这拨患者用原有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他自己的一拨患者使用喷剂进行治疗,半个月之后再比较疗效。这样的出来的结果,是三级证据

杠精还是不满意:这样的分组不合理,谁知道你同事的患者是不是比你的患者病情更危重呢?也许是别的因素影响了治疗效果呢?分组应该是随机化的,两组之间的患者基本情况应该差不多,治疗方案除了多了个喷剂,其他的都应该保持一致,还有,患者数量制定要足够大,这样的出来的数据我才能信服!

专家严格按照如此这般,做了一个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这样的结果,为二级证据

“杠精”心里还是怀疑,干脆自己组织一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样得出了一个二级证据。可是,“杠精”的结果和专家的结果不一样,愣是说喷剂没有效果!这下麻烦了,事情貌似回到了原点:到底谁说了算?

亲们不要吵,这里有终极大法:系统评价

此时,站出来一名统计学家,说:我可以把和这个喷剂有关的,不论是“专家”的还是“杠精”的,乃至全世界的所有相关证据都给收集到一起来,把众多“小面团子”攒在一起捏成一个“大馒头”,各路数据都纳入到我的计算机中来,用统计学的方法算出来这个喷剂到底有没有抗病毒的效果。

这个方法被称为系统评价,或是Meta分析。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就达到了最高的等级:一级证据

传统的循证证据分五级,制定指南时更喜欢用GRADE分级法

平心而论,同样是随机对照试验,看上去都是二级证据,谁做得严谨谁做得比较稀松,大家心里都有数,可信度终究是不一样。

到了制定医学指南这样严肃的医学指导性文件时,那些设计得比较马虎的临床试验,以及在这些临床试验基础上得出的系统评价的结果,虽然按照传统的分级方法,等级都挺高,但是直接采用研究结果的话,心里还是不踏实。

例如,有的随机对照试验没有采用盲法,安慰剂效用以及医生在治疗中的偏倚,都会对结果有影响;有的研究和别的研究之间居然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不得不需要慎重对待;有的研究人群、干预措施、对照药物或研究终点指标不一样,结果理应重新考量;甚至有的是因为那些结果不太好的临床试验即便是做完了,却因为结果不好,被研究者者将研究结果扔进了垃圾堆,没有让世人所知。遇见这些情况,是需要将研究等级进行降级。

当然,也会有藏着意外惊喜的研究报告,本来不起眼,深入了解后发现,也许是病例数很大,也许是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或是是有别的令人振奋的结果。这些研究可以给人们更多信心,应当重视起来!

截至 2016 年底,已经有19个国家以及超过100个国际组织同意或正在使用GRADE评价系统,对证据进行评判分级,并依照分级结果,做出是否推荐的决策。

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指南,在制定的时候采用GRADE评价体系或相关理念。

话又回到开头。在循证医学体系中,如果没有任何的证据就说某种方法或药物能够治疗某种疾病,终究是靠不住的。循证医学这门课,迟早需要补上。


参考文献:

王一飞,何少茹.一个新的文献评价系统——GRADE评价系统[J].循证医学,2018,18(5):309-31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