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成长——读樊登的《陪孩子终身成长》有感

一个朋友很早就给我分享过樊登的育儿理念,我也常在朋友圈里被她分享的一些理念打动。今天,我用了将近四个小时,走进书店,囫囵吞枣地将樊登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读了一次,真是受益匪浅啊!

我是更赞成陪孩子一起成长之说。因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而言,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父母每天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有的孩子被这些语言驱赶,最后成了语言里所塑造的那个人。”

这让我回忆起我在陪伴我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片断来。记得我儿子明明刚满三岁的时候,因为照看他的姑姑回家了,于是我就跟所有家长的想法一样,把孩子送到学校让老师照看。那时候他所上的乡镇小学与我所执教的乡镇中学大概有一里路的距离。我当时是班主任,带两个班的语文。每天早查、早读、备课、上课、找问题学生谈话等等…我的工作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那个时候,乡镇道路还没硬化,马路上常常被车轮辗压得大坑小洼满目疮痍。记得一个下雨天,早上送孩子去上学的时候,路上泥泞不堪,有好几个地方都是我背着孩子跳过坑洼才到达学校的。那天上午,我连续上完两节课后,因为在班上处理学生问题,耽误了去接孩子回家吃午饭的时间。等我匆忙从教室赶回寝室,孩子居然自个儿回来了。刚刚三岁大的孩子,他居然从学校独自一人回了家。任何一个做母亲的人,此时此刻的心情那是用什么语言怎么描述都无法定论的。我激动的又有些难过的对着满脸还有泥浆的儿子说:“我的明明,你真的好棒啊!放学不用妈妈接,自己回家,你是一个替妈妈分忧,不耽误妈妈工作的男子汉啊!”当时,我儿子听了很开心,顿时就忘掉了他刚刚怎样艰难走过的那段泥泞的泥巴路。我打来水洗净他脸上的泥浆,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后,又急急忙忙做起了午饭。其实,写到这里,我是满含眼泪的。想想那么小的一个小人儿,是如何淌过那些泥坑安全回家的,我真是不敢想。后来,我调进城里,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因为工作忙(又当班主任),他上学仅仅只让我接送了一年,我跟学校签了安全协议后,三年级的他(刚满八岁)就独自一人骑单车上下学。实践证明,父母嘴里的言语就渐渐的定义了自己的孩子。我儿子就真的成了一个替妈妈分忧的男子汉。

“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孩子。”

我和儿子他爸虽然都忙工作,但是我们从来都是按时回家看望老人,那怕他爸工作忙顾不上回家,我也会在周末独自一人带上儿子回老家看望他的爷爷奶奶。每次回家,我会给老人买上吃的穿的用的,从来没有空手回家。也许是耳濡目染,我儿子在他爷爷奶奶外爷外婆过生日的时候,都会用自己存的零用钱给他们买礼物。他上大学后,每次去参加社会实践也会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给我和他爸以及四个老人买礼物寄回家。我想,这应该就是父母的榜样的力量吧!

“ 孩子是父母“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做了八年班主任,我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孩子。每当班上出现问题孩子,去仔细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会有各种问题。要么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要么是留守孩子,要么是孤儿。总之,这些孩子在他成长路上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的内心都很孤独。因为这些孩子遇到成长路上的困惑时,无人解答无人引导,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偏执的性格。内心常期无法得到满足,渐渐丧失奋斗的信心,丧失自尊,最后自暴自弃。家长不仅不查找自身原因,相反还责怪孩子不懂体谅,不懂感恩。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要跟孩子一起成长,一起面对成长路上的困惑。当父母成了孩子的战友后,还有什么困难能吓倒孩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