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瘟疬与杂病的辩别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今人知风与寒为《伤寒论中》病,而于湿与热谓不可用《伤寒论》中方,其意若同方既出于《伤寒论》,自是治寒方,必非治温法,岂有治温而用治寒方者,于是一遇温热病,无不力辟伤寒方,更无人知温热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者”,又指出:“风寒湿温热皆在论中,论中之方可治风寒,亦治温热”,更有甚者,指责温病学派离经叛道、标新立异,如恽铁樵在《温病明理》中云:“王孟英、吴鞠通、叶天士之书,庇谬百出,若欲一一纠正,迭纸等身,其说不能尽,吾则以为是喧宾夺主,不暇为也。
惟三人之谬说,流毒于天下已如此,苟不能有精切简明之方法,指示后来,则其黑幕总无人揭破,而流毒遂无有穷时”,又指出:“余近年确知温病是手经病,然于《温热经纬》、《温病条辨》诸书始终反对。
温病学派是在临床实践中萌芽而产生的。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阂门传染。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枉死不可胜计。……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亦说:癸丑岁,都下瘟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两者皆说明并验证在瘟疫流行时,应用伤寒方治疗无效,改用温病方而获效,后经数百年临床验证,不谬也。
我们无视的事实,《伤寒论》产生于东汉,公元三世纪,张仲景之手,后经散俟,经晋.王叔和整理,唐代时江南医师秘而不传, 北宋年间经国家校正医书局(隶属编修院)整理刻板发行于1066年,后称《宋本伤寒论》,竟成无己注解广行于世。《温疫论》刊行于明末1642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刊行于清康熙1766年,《温病条辨》刊行于清嘉庆1813年,自《伤寒论》问世,至温病学成书代表作《温病条辨》出现,前后相距1500余年,这是为什么?难道这1500年中未发生过温疫流行,这不是史实,虽然金元刘完素和明代王履也曾对《伤寒论》治疗温病提出质疑,然而相应者寥若晨星而不成气候。
其中原因,也就是众家所忽视的事实,那就是自《伤寒论》问世以来,倍受国家重视,特别在北宋后,《伤寒论》已成国家统一教材和国家考试科目,《伤寒论》已成一统,加之董仲舒儒家学说独领思想界和学术界,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新的学派,必然要担当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批判。这就是温病学派迟迟不能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明白此点,也就不难理解《温疫论》产生于明末和《温病条辨》产生于晚清绝非偶然了。
伤寒和温病的共同点,均为外感热病。
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点,归纳综合如下:
病因学:
伤寒主要感受寒邪、风邪。
温病主要感受温热和湿热病邪。
病机学:
伤寒始于足太阳经,寒邪由肌肤毛孔而入,按六经传变,伤寒易伤阳。
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病易耗阴。
症状学:
伤寒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尿清长,脉浮紧,舌质淡,舌苔薄白。
温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尿微黄,脉数,舌尖赤,苔薄黄。
两者早期鉴别要点,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有三:咽喉部充血、扁桃体炎症;舌尖赤;尿微黄者为温病。咽喉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舌质淡,尿清长者为伤寒。可供临床参考。
治疗学:
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嫌迟,重在误下,伤寒下法必须待表症全无,一下即可,不可常用,伤寒晚期多亡阳,用回阳救逆法,伤寒有救逆汤。治疗步步护其阳。
温病汗不嫌迟,下不厌早,重在误汗,温病下法不必待表症全无,兼里症即可用下法,直至病退方止,温病易陷心包,有芳香开窍之法,温病有开窍三宝;耗津伤阴有滋阴生津保液法。治疗时时护其阴。
总之,要“认证无差”,吴鞠通云:“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叶天士云:“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和温病属性不同,治疗迥然有别。
——来源/李顺保编著“温病条辨集注与新论”。
艾御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