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瘟疬与杂病的辩别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伤寒和温病本是外感热病中两类不同属性的系列疾病,两者之间原本应无纷争,而是在晚清温病学派日趋成熟之时,出现了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温病是否属于伤寒类疾病和伤寒论方是否可以治疗温病两点上。清代伤寒学派学者陆九芝在《世补斋医术.卷二》中说“凡病之为风、为寒、为温、为热、为湿者,古皆谓之伤寒。

今人知风与寒为《伤寒论中》病,而于湿与热谓不可用《伤寒论》中方,其意若同方既出于《伤寒论》,自是治寒方,必非治温法,岂有治温而用治寒方者,于是一遇温热病,无不力辟伤寒方,更无人知温热之病本隶于《伤寒论》中,而温热之方,并不在《伤寒论》外者”,又指出:“风寒湿温热皆在论中,论中之方可治风寒,亦治温热”,更有甚者,指责温病学派离经叛道、标新立异,如恽铁樵在《温病明理》中云:“王孟英、吴鞠通、叶天士之书,庇谬百出,若欲一一纠正,迭纸等身,其说不能尽,吾则以为是喧宾夺主,不暇为也。

惟三人之谬说,流毒于天下已如此,苟不能有精切简明之方法,指示后来,则其黑幕总无人揭破,而流毒遂无有穷时”,又指出:“余近年确知温病是手经病,然于《温热经纬》、《温病条辨》诸书始终反对。

凡《温病条辨》中所列方药,亦都不以为可,兹本《内经》与所得经验,说明十二经络之诊法,更列治愈与不治愈医案,证明《温病条辨》方药之非是,于其所未知,则付诸盖阙,不强不知以为知也”。徐衡之在《温病明理序言》中亦说:“仲景之伤寒论,既为吴鞠通、王孟英辈之著作作为紫色夺珠之僭窃,则伤寒论为人所怀疑,在若有若无之列,伤寒既无,伤寒以上之书,更非所能读,则亦等于无,而所有者,仅《温病条辨》、《叶案》、《温热经纬》,持此三收,欲与西方科学挚矩较长,则此三书实无些微之价值,等于无而已”。

温病学派是在临床实践中萌芽而产生的。吴又可在《温疫论》原序中说:“崇祯辛巳,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阂门传染。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枉死不可胜计。……余虽固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平日所用历验方法,详述于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亦说:癸丑岁,都下瘟疫大行,诸友强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坏病,幸存活数十人,其死于世俗之手者,不可胜数”。两者皆说明并验证在瘟疫流行时,应用伤寒方治疗无效,改用温病方而获效,后经数百年临床验证,不谬也。

温病学派对伤寒和温病的不同属性,分别从病因学、病机学、症状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进行了鉴别,应该说已泾渭分明了,但是,晚清和民国初期为什么引发伤寒和温病派之争呢?众多学者和专家参与其中,纷纷诉争。众家皆从伤寒与温病的不同属性论争,诚然无错,但是大家遗忘了医学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我们无视的事实,《伤寒论》产生于东汉,公元三世纪,张仲景之手,后经散俟,经晋.王叔和整理,唐代时江南医师秘而不传, 北宋年间经国家校正医书局(隶属编修院)整理刻板发行于1066年,后称《宋本伤寒论》,竟成无己注解广行于世。《温疫论》刊行于明末1642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刊行于清康熙1766年,《温病条辨》刊行于清嘉庆1813年,自《伤寒论》问世,至温病学成书代表作《温病条辨》出现,前后相距1500余年,这是为什么?难道这1500年中未发生过温疫流行,这不是史实,虽然金元刘完素和明代王履也曾对《伤寒论》治疗温病提出质疑,然而相应者寥若晨星而不成气候。

其中原因,也就是众家所忽视的事实,那就是自《伤寒论》问世以来,倍受国家重视,特别在北宋后,《伤寒论》已成国家统一教材和国家考试科目,《伤寒论》已成一统,加之董仲舒儒家学说独领思想界和学术界,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新的学派,必然要担当离经叛道、数典忘祖的批判。这就是温病学派迟迟不能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明白此点,也就不难理解《温疫论》产生于明末和《温病条辨》产生于晚清绝非偶然了。

伤寒和温病的共同点,均为外感热病。
伤寒和温病的不同点,归纳综合如下:

病因学:
伤寒主要感受寒邪、风邪。
温病主要感受温热和湿热病邪。

病机学:
伤寒始于足太阳经,寒邪由肌肤毛孔而入,按六经传变,伤寒易伤阳。
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病易耗阴。

症状学:
伤寒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尿清长,脉浮紧,舌质淡,舌苔薄白。
温病临床表现为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尿微黄,脉数,舌尖赤,苔薄黄。

两者早期鉴别要点,根据本人临床经验有三:咽喉部充血、扁桃体炎症;舌尖赤;尿微黄者为温病。咽喉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舌质淡,尿清长者为伤寒。可供临床参考。

治疗学:
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嫌迟,重在误下,伤寒下法必须待表症全无,一下即可,不可常用,伤寒晚期多亡阳,用回阳救逆法,伤寒有救逆汤。治疗步步护其阳。
温病汗不嫌迟,下不厌早,重在误汗,温病下法不必待表症全无,兼里症即可用下法,直至病退方止,温病易陷心包,有芳香开窍之法,温病有开窍三宝;耗津伤阴有滋阴生津保液法。治疗时时护其阴。

总之,要“认证无差”,吴鞠通云:“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叶天士云:“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和温病属性不同,治疗迥然有别。

——来源/李顺保编著“温病条辨集注与新论”。

仅供临床参考,非专业医生请勿
试针试药
ID:hnbfdycx

艾御享堂

(0)

相关推荐

  • 时振声外感发热十二法

    热病,包括了中医的伤寒与温病,伤寒的病因为寒邪,寒为阴邪,最易伤阳:温病的病因为温邪,温为阳邪,最易伤阴.伤寒采用六经辨证,温病采用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伤寒始于足太阳,传足不传手:温病始于手太阴,传手 ...

  • 【李顺保:辩别伤寒、瘟疬、杂病】

    伤寒和温病本是外感热病中两类不同属性的系列疾病,两者之间原本无纷争. 在晚清温病学派日趋成熟之时,出现了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温病是否属于伤寒类疾病和伤寒论方是否可以治疗温病两点上. ...

  • “伤寒误治”实为“杂病”,谈伤寒方在杂病中的应用

    中医书友会第1857期 I导读:正如金寿山老所言:<伤寒论>的法和方,不仅应用于热病,更广泛应用于杂病.怎样把<伤寒论>方应用于杂病,怎样辨证用方,非读<伤寒论>原 ...

  • JT叔叔偷偷教-4.4.2伤寒方剂-厥阴,杂病问答-妇人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少阴:当归四逆汤:厥阴:当归四逆加参附汤,当归四逆加萸姜附汤 少阴喉痹: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及汤 现在我介绍一篇还没有整篇挑过来, ...

  • 南宁之行《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及方证、药症细节、伤寒、温病、杂病、外治、五运六气统一论 2

    <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 及方证.药症细节 伤寒.温病.杂病.外治 五运六气统一论. 2. 此次南宁之行让我悟出了<伤寒杂病论>整体框架及方证.药症细节.包括五运六气外因,结合人 ...

  • 岂独伤寒巨擘,亦为杂病圣手——浅话恩师刘渡舟

    楼主 xiaorongli1 2008-07-28 19:08:34 岂独伤寒巨擘,亦为杂病圣手--浅话恩师刘渡舟 作者 张炳厚 医林皆知,吾师刘渡舟精通医典,擅用经方,是卓越的伤寒**.又谁知吾师亦 ...

  • 总结“伤寒杂病”笔记

    学中医,学经典,总是绕不开<伤寒杂病论>.许多人都会觉得伤寒难学,熟读原文,背诵多遍,依然不得要领.若想学好伤寒,用活经方,就必须掌握一些伤寒经方的定法,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 ...

  • 常见病简易治疗!(春夏秋冬病杂病伤寒病)

    夫医者依也.人之一生,难免不病,不幸而病,非赖医无以恢复健康也.陈修园云:医乃苍生之司命.旷观古今中外,对于医学无不重视.盖人生难得,医道难闻,学之者非潜心研究,实事求是,既不足以自保安全,遑论救人救 ...

  • 【春夏秋冬病杂病伤寒病病机方剂直捷篇】

    春夏秋冬病杂病伤寒病病机方剂直捷篇 病机伤寒论方剂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 中风内有火郁, ...

  • 春夏秋冬病杂病伤寒病病机方剂直捷篇

    病机伤寒论方剂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 伤寒而内有水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