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 | 体育课作业怎么留?
2020年9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体育从课堂延伸到课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体育课毕竟与文化课不同,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体育课作业,体育课作业又该怎么批改?
近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带给我们几个重要的信息:第一,加强体育课已经从课内延展到课外领域;第二,“体育课作业”成为一个普遍的要求和做法指日可待;第三,“文化课作业”与“体育课作业”此消彼长可能成为趋势;第四,“体育课作业”将成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途径。
“体育课作业”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指标。它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家校体育共育,有利于促进终身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全社会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对学校而言,它相当于开辟了学校体育的“第二战场”和“第二课堂”,意义可谓深远。
其实,“体育课作业”不完全是一个新概念,相关实践很早就有过,只不过效果平平,而且多是昙花一现,难以为继。因为,留“体育课作业”是好事,但也是难事。
第一,“体育课作业”一定要留到学生和家长的心里。那些学生与家长关切的“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考试达标性”“促进体育特长”的作业,就是他们想做的作业。能让超重的学生减肥、瘦弱的学生强壮、体型不良的学生矫正体型、视力下降的学生护眼的锻炼,能促进体育成绩达标、有利于提高中考体育成绩的锻炼,以及能提高学生特长的基本体能练习,都是学生和家长心仪的作业。
第五,“体育课作业”要尽量留在“社区学生锻炼小组”的活动里。完成“体育课作业”,需要同伴的激励和鞭策,需要同伴之间的“比学赶帮超”。理想的“体育课作业”要与“社区学生锻炼小组”建立工作相配合。所谓“社区学生锻炼小组”,就是住在同一社区的同学组成锻炼小组,按照学校的要求结伴进行锻炼,以便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评价。
其他学科“收作业”是件极简单的事——收作业本,而体育学科难有“作业本”。
其他学科判作业有相对明确的判定标准——字写得正确与否、题答得正确与否等,大部分也有标准答案。体育却不同,因此,判好体育作业有难度。如“体育课作业”成绩与体育课程学业评价是什么关系?例如,成为体育成绩的一部分,那么“作业的评判”必须科学、公正和公开;如果与学生学业评价没什么关系,那么作业也就没有了权威性和严肃性。此外,“体育课作业”难有标准答案,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体差异要远大于其他学科,必须因人而异去进行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进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