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性”?如何做出理性决策?

一、理性基本定义

1,什么是“理性”,我们先不按照词典对理性的定义解释。世俗认为的理性和哲学上认为的理性还有点区别,以及东西方文化中对“理性”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

2,假如我们回答不上来,我们可以从日常和它搭档的词“感性”来说,感性一般指人情感丰富,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能体会到任何事物情感的变化。

3,注意两个误解:a,感性人和感情用事的人不是一回事;b,感性的对立面也不是理性,理性的对立面也不是感性。这两个词都是中性词。

4,消除了这两个日常的误解,我们再讨论大家平时认为的“理性”是什么样。

5,我们一般说这个人很理性诶,多数是说这个人不感情用事,有逻辑,善于精准计算和分析事物。

6,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还有一个“知性”,知性是什么?这个词在我们现代文化中一般用来夸赞女性,比如知性美,我们说一个女人知性,一般指的是她身上散发出一种柔和魅力,感情丰富和成熟的一种美感。

8,在西方哲学里面没有统一定义,亚里士多德把知性称为“被动的理性”,康德则把知性定义为:把特殊的没有联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这个连西方哲学家都没搞清的就不再继续说下去。

7,我们再来看“知性”这个词在中国怎么发明的,据考究,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孟子的这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人如果能竭尽心力,就会知道本性。知道了本性,就会知道天了。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侍奉天了。

8,按照孟子的话简单解释“知性”就是:知道人的本性,有智慧。王阳明曾说过“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9,“知性”其实是包容、成熟、理智、温和、智慧、优雅的集合。所以知性的人既有理性又感性,理性中不失感性,这算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赞美了。

10,再回过来理解“理性”,有了前面“感性”和“知性”的铺垫,理解理性这个概念就比较容易了。我们平常认为的理性在第5条已经说过了,再概括一下理性一般指人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

11,我们常常说的不凭感觉做事,指的是不情绪化,不理智,首先我们在头脑中形成概念,感知事物的时候,都要依赖感觉,也要调动我们的感性,所以理性是在感性基础之上的。

12,事实上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理性或者感性的时候, 都会存在一种偏见,因为感性或者理性是一堆词的集合,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有些人他可能只符合集合中的某一个部分,那我们称其理性和感性都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不精确的。就犹如我们简单的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一样。

13, 当然人类本身就是在用自己的主观来解释客观,但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尽可能用的颗粒度更细一点,就跟情绪一样,开心的时候,那么就有可能是兴奋、愉悦、高兴、舒坦、心花怒放、心旷神怡等等。比如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是因为抑郁、悲伤、还是焦虑或者恐惧导致你的心情沮丧等等,而不仅仅是用“不开心”这种笼统的词,当你能观察和体会这些情感时,对化解负面情绪是很有帮助的。

14,我们仔细去分析头脑中的各种情感状态和思维活动,并清晰表达出来时,本质也是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感性、理性和知性能力。

二、更深一层次理解理性

1,很多人说数学是一种纯逻辑推导,只需要调动理性思维。著名的数学家桑德斯·迈克·莱恩说:基本的人类活动是每个数学分支的启发来源,算术源自于我们对数字的感觉,几何则源自于我们对形状和空间的感觉,数学其实是我们对数学直觉的感觉。

2,比如:数数——算术和数论 ; 度量——实数,微积分; 分析 形状——几何; 估计——概率,统计学; 移动——机械学,微积分; 数值分析 分组——集合论,组合学 .......

3,我们要区分你拥有基本的数学直觉,但并不代表你就拥有会做微积分的能力。后者是需要后天习得的,有的人把理性分为先天理性和后天理性,有强弱之分。这个观念和现代西方对智商的定义也是类似,分为流体智力(先天)和晶体智力(后天)。

4,“智商”和“理性”这个词一样,人为创造且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概念,本次主要讨论理性,就不展开述说,我们看看在西方哲学上是如何讨论理性的。

5,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获取知识的理性认识活动,理性是人脑获取知识的能力或功能。在理性的部分中,我们把一部分称为认知的,把另一部分称为推算的,推算和考虑是一回事。

6,康德认为:理性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先天形式、先验范畴和先天理念是理性所包含的知识要素,知识要素同理性认识能力是两个具有关联的不同事物。意志是一种人类根据规律的概念而自己决定自己行动的能力,意志是一种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和意志是同一种事物。

4,叔本华则认为意志是第一性的或最原始的,理性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的,作为意志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的现象。

5,我更认同康德对理性的定义,亚里士多德把求知这种理性活动称呼为人类的本性,其实是混淆了理性活动和理性能力这两个不同的事物。

6,现在西方学者则把理性定义为:人类具有的认识、思维和实践能力。其中把实践能力也加进去了,把人类的理性分为认识理性和思维理性。

7,什么是认识(知识)理性?认识理性是人类具有的依据所获得的认识原理进行认识活动的意志和能力,感性、知性、悟性、科学理性、认知理性、工具理性、理论理性、思辨理性、纯粹理性都从属于认识理性。

8, 什么是思维(行动)理性?对人类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具有主导作用和工具价值的主体事物。实践智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推算理性和选择理性都从属于思维理性。

9,这个定义没有对错之分,但是会将“理性”这个概念变得更加复杂。西方还有一个元认知概念,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其实和我们文化里的“反省”是一回事。一个概念的创造应该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个事物本身,否则过多的概念会将原先的定义变得混淆。

10,看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理性是如何理解的,程颢和程颐构建了以'理’为中心概念的理学(道学)知识体系,程颐说:“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11,朱熹援引儒学的月映万川之喻、阐述了理一分殊的思想理论。物之理和人之理是同一个理,朱熹发现并指出了心(认识)与性(理)是两个事物,心与性二者不能分离,离心无性、离性无心的客观事实。

12,朱熹的观点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些相似,同时和康德的部分思想也相同,但是在理性的“行”方面,朱熹则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朱熹认为知和行是分开的,知就是学知识,行就是行动,做事情。一般的说法就是,先学好了理论,有把握了再去实际运作。

13,王阳明则不认同朱熹,朱熹认为先知后行,王阳明则认为知和行是同时进行的,主张知行合一。王阳明说:你要是知道却做不到,那就等于不知道。类似于我们现在所流行的一句话“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14,“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没有先学会养孩子然后才出嫁的。知和行从来自不是分开存在,知行合一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我常和别人说的:你是先学会了游泳再下水,还是下水了学会游泳。

15,但是,我们还是要把知和行区分开,我们可以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儒学中“教”和“学”是一个意思,学就是最好的教,教就是最好的学。但是教和学我们还是要分开。

16,只有分开了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指导行动,比如你要减肥,你知道要减肥这个事情,你也知道了很多减肥的知识,但是很难落实到行动,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你就是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拆开来分析。

17,我学到了要减肥的知识,我也理性认识到了要减肥,那么为什么我在行动中无法实施呢,因为要考虑阻力的存在,因为美食对你的诱惑力太大了,做任何改变都会存在阻力,改变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人类是需要依赖惯性生存的,这样是最节能的方式,减少我们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18,我们引入物理学的一个知识点:物体总是沿着最小阻力行动。那我们就减少阻力,改变惯性,制定不可能完不成的目标,尽可能让阻力最小化,比如我要健身,养成健身习惯,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这个目标要设定到不可能完不成的地步,比如每天看书只看一页或者一段等等。等形成惯性之后,就不会消耗资源,也就不存在阻力。

19,总结一下理性,参照第6条论述。引入王阳明“知行合一”,也是为了表达理性存在认识和行动两种,从理性认识到理性行动,整个我们可以称其为理性,但是我们要区分开来。

三、理性与决策

1,我们现代社会推崇理性,但理性不是万能解药,我们要明白大脑的机制。理解“理性”这个概念不难,做到“理性”说难也不难,但是我们用理性是干嘛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行动,完成既定目标,比如我们做决策分析,这就要调动我们的理性。

2, 你做出的决策是否理性,取决于你背后正确的信念,你的认知和价值观,灵魂拷问一个:你怎么知道你的做法就是理性的呢?

3,一个好的决策依赖两个先决条件,一个是你获取的信息是优质的,也就是利于你完成目标,另一个是你有自己的经验判断能力,能够筛选获取优质信息,以及正确做出理性分析的能力。没有哪个人能在获取假的情报信息中还能做出好的决策,不然就不会有晋惠帝的“何不食肉糜”。

4,所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质量很重要,再重复我之前讲的那句话:商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是知识,没法讲述,每个行业所需要的信息都不同。真正好的信息都只存在于专业内部,谁会把吃饭的家伙公布出来呢,真的公布出来也都是这个行业人尽皆知,没有秘密了。我们外行获取到的信息基本都是2手3手18手之外的事情。

5,第二个我们说筛选获取优质信息,做出理性分析的能力,就需要经验和知识。这个能力的培养就是靠你头脑中多掌握一些经验和模型,我们说做出好的决策需要多年经验,这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扎根行业内部获取到的信息是最新的,因为有经验也是最容易判别出真伪。

6,除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外,还要考虑现实因素,决策难就难在世界是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而且现在是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多到你分析不完,理性分析不一定管用,理性可以说它是经过计算和综合的一种思考,这背后就需要大脑付出大量的脑力消耗,并不符合大脑认知消耗最小本能。

7,人不是机器,无法做到绝对理性,只能在有限的信息分析中,做出理性的决策,所以我们其实只能做到有限理性。在有限理性中,没有人能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满意决策。

5,讲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 有三个学生问了苏格拉底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呢?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们来到一片麦田前,跟他们说:你们就一直往前走,途中只能摘一支麦穗,咱们看谁摘的麦穗最大。

6,第一个学生走进麦田。很快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很高兴,于是就摘下了这支麦穗。可是,他越往前走越后悔,因为前边有很多麦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很多。他后悔下手早了,只好遗憾地走完全程。

7,第二个学生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不知不觉,他就走到了终点,却一支麦穗都没摘。他也很后悔,总觉得后边的更好,最后错过了全世界。

8, 第三个学生吸取了前两个人的教训。他把麦田分为三段,走过第一段麦田时,只观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麦穗按照大中小分类;走过第二段时,他还是只观察不下手,继续观察,验证第一段的判断是否正确,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三分之一时,他摘下了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的麦穗,这可能不是最大的一支,但他心满意足地走完了全程。

9,这个故事完美的说明了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决策场景,比如很多女孩子在挑选男孩子,企业主在招聘员工等等,都会面临这样的决策困境中。故事说明了两个道理:第一,把时间这个维度放进决策中,我们往往很难做出最优的选项,因为时间不能回头。第二,虽然我们不能做出最优的选项,但是我们可以像第三个学生那样,使用一种策略,找到让自己最满意的选项。

10,这种策略,叫做“满意性原则”。满意性原则是在有限理性之下,我们能找到的最佳策略。很多人说聪明人也会做傻事,尤其是分析金融基金人士的,说有些华尔街的投资经理在股市的的回报率甚至跑不赢猴子。除了巴菲特和芒格这样有理论和实操经验的说之外,其他人说的我都不大认同。

11,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理性表现不一定比用直觉投票好,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困境,我举一个囚徒困境的例子。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12,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凿,二者都判刑八年。

13,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最好,但这是站在上帝视角考虑的。如果站在个人的理性考虑,揭发就能立马出去。但如果两个理性人都这么想,那么最后会判8年。 大部分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倾向采用互相揭发。

14, 这就是囚徒困境中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15,有的人会说,饶了一圈,理性分析了一大堆,还不如我的直觉准,还不如不分析,确实会存在一个人通过直觉做出的决策比你理性分析还要好,但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理性分析,理性的行为,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结果。我们要区分理性行为和最终带来的结果。

16,有个调侃经济学家的段子,什么是经济学家?你失业的时候,经济学家也会在你后边排队领面包,只不过他知道他是怎么失业的。有时候理性的决策就如这个段子所言,但是你能从错误中锻炼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以方便下一次做决策调整,正如贝叶斯定理用在决策之中。

17,假如我们人类获得无限理性这个能力,类似于计算机的大脑,我们会怎么样? 有一类特殊的人,他们过目不忘,会记住每一件事情,叫做「超忆症」,几乎所有患上超忆症的人都没有成为天才,反而一生都痛苦不堪,因为他们会沉迷于过去的美好,或者沉浸于曾经的痛苦。

18, 所以会遗忘反而是人类的优点。哪怕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过去,无限信息也让我们无法处理,更不用说无限可能的未来。信息不完备的有限理性,也许是我们的权宜之计,更有可能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唯一选择, 个体的有限理性,站在人类的角度却是最大的理性。

19,对于我们来说,有两条原则可以帮我们放弃那些妄念:1,少即是多原则,2,最小后悔原则。关于“理性”我现在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当我苦苦冥思和大篇幅讲述的时候,智者只用一段话就能道清天机。

20,最后我就借用智者在圣经留下的一段话做总结: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时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