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写诗,13岁上北大,被公认修成正果的神童田晓菲

聪明在于学习,学习在于积累,所谓神童,说到底还是依靠学习,只不过比别人更早一步接受学习罢了。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在中国,神童有很多,但一般他们的结局都令人唏嘘,比如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在比如曾被捧为教育典范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神童,她4岁就能写诗,13岁就上了北大,后来在美国结婚定居,她就是被公认修成正果的神童田晓菲。 田晓菲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哈尔滨市,父母都是文字工作者,也可以说她出生在了一个学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家庭,她从小就受家庭的熏陶影响,尤其是她父亲对她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她以后的成功有着很大关系。 田晓菲的父亲叫田师善,人如其名,田师善是一位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学教授。田师善生于山东长于山东,大学也是在山东大学上的,但他毕业后却来到了哈尔滨的一个中学当老师,后来又到黑龙江大学当助教,一步一步的晋升为了讲师、教研室主任等职务。

后来田师善又被组织调任到天津文联去上班,当时才4岁的田晓菲也跟着田师善来到了天津。在她父亲的影响下田晓菲开始初步接触文学和诗歌,并在她父亲的帮助下成功在天津当地主流媒体《天津日报》上发表了田晓菲的第一首诗,随后又接二连三地写了很多诗,也出版了五本诗集,因为她的诗充满了童真和细腻的感情,所以备受好评,四岁的田晓菲开始逐渐有了一些名气,还因此交到了一些比她年轻大几十岁的作家学者,并开始成为人们眼中的神童。 田晓菲因为四岁写诗,并连续出版五首诗集的事迹,引起了北京大学的注意, 当时那个时代有一阵子“神童崇拜”的热潮,北大也跟风录取了一些所谓的“神童”,在田晓菲13岁的时候,那时她还在读初中,就被为了树立“神童”效应的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当然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允许这样有失公平的现象存在了,破格录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分数才是王道,公平才是正义,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进入北大学习的田晓菲引来了众人的羡慕,也成为了公认的已经修成正果的神童,但她丝毫不为外界干扰,依旧潜心进行创作,但这也没有影响她的学习成绩,依旧能完成北大的课程和各种学习任务。

田晓菲16岁的时候,也是北京大学90周年大庆的时候,为了庆祝北大建校90周年,田晓菲挥毫泼墨,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这篇文章,回顾了北大和自己的渊源,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北大的爱,还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这篇文章后来还被选进了中学的教材里面,一度被称为“神作”。后来教材几经修订,不知这样“时势造英才”的文章是否还在教材之中。 从北大毕业后的她走出了过门到美国深造,这个神童从此一去不复返。在美国她相继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的时候田晓菲从哈佛毕业,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当时的她才刚刚27岁,是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 田晓菲的学习之路和人生轨迹可谓是一帆风顺,顺风顺水,一路上没有遇到过什么太大的挫折。从哈佛毕业后的她并没有回到祖国,而是选择了在美国定居。这个时势造英雄的神童是中国成就了她,而她却选择留在美国。当然人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别人都选择我们无法干预,也不能随意评价对错,但是她的行为的确另国人寒心。 毕业后的田晓菲在大学担任助教,35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教授,这和她的美国老公也有很大关系。她的导师,也是她后来的老公斯蒂芬·欧文曾向她表白,她也欣然接受。二人结婚的时候斯蒂芬已经53岁了,但是田晓菲才刚刚28岁。

这段师生恋遭到了田晓菲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但是田晓菲不以为然,坚持要和斯蒂芬结婚,最终两个人在纽约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随后田晓菲更是把国籍改为了美国,引起了国人不满,很多网友气不过在网上骂她,的确当时是国家培养了她,是北大给了她平台,但她面对骂声和质疑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或许这句话就是田晓菲此时的态度。 当时斯蒂芬是她的导师,是哈佛大学的东亚系教授,并且还是该院的院长,田晓菲能成为哈佛教授的原因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了。斯蒂芬也很喜欢诗歌,甚至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两个人婚后过的也很幸福,至少他们的兴趣是相同的。 对于田晓菲的选择,笔者只能说一句“人各有志”。虽然她的选择会另很多人不解,也会遭到很多骂声,但是远在美国的她很多都听不见。

我相信,她这么做也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比如她的前途和爱情之类的。不管怎样说,田晓菲初期的确是一个神童,别人还在学走路的时候,她就发表了诗歌。别人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她已经在北大学习了,至于后来的事,我们不多做评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评价的好坏也因人而异。 我认为,如果我们身边也出现了像田晓菲一样的神童的话,一定不要捧,不要压,不要溺爱,更不要拔苗助长,而是要适当地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教导他们有一颗爱国之心,然后再悉心培育,去除“杂草”,保护他们的过人之处或超常智力,也要保护他们的业余兴趣爱好,让他们多方面发展,使之成为能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杰出人才。 文/林伯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