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相信钻石分级报告?
最近看了一篇山姆·路易斯(Sam Lewis)的评论文章,觉得挺有意思的。这位仁兄还算勤奋,在近一年里发表了一百多篇与珠宝品牌相关的文章,风格比较偏to-C。
在最近的文章中,山姆同志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该不该相信钻石分级报告?
我觉得《钻石观察》有必要分享一下这种观点,虽然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对,但各位睿智的小伙伴肯定会有耐心听一听“不同的声音”。
---
几十年来,业内外一直没有停止关于增强钻石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的努力,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如GIA等机构对于4C标准的普及。现在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终端消费者,了解钻石的第一步就是4C:重量、颜色、净度、切工。最近还普遍增加了一个可持续化意识(conscience),不过前四项依旧是人们了解钻石的主要“指标”。
但问题在于,我们真的能完全相信一张分级证书吗?
自从罗伯特·西普里(Robert M Shipley)在1931年引入“分级报告”之后,消费者对于钻石的理解模式已经被“定了型”。后来GIA创立和推广4C概念,其他的检测机构也都基于4C出具各自的报告,这让钻石消费者习惯于通过一串“数字和字母”来做出购买决定。
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普及,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虽然质疑的人并不占大多数):分级报告是否真的能体现一颗钻石的品质?
虽然检测的仪器在日益精进,但检测分级的过程中却充满了人为因素。于是有人会不禁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利益在作祟——毕竟等级越高的钻石就卖得越贵。
类似的人为问题并不是没有出现过。比如2005年麦克斯·皮奇奥内(Max Pincione)就控告过GIA美国分部存在舞弊行为,2016年HRD开除了三名证书造假的员工等等。这些虽说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在民众层面还是引发了一些对机构的质疑。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分级证书中对于各项的细化程度也是个问题。比如你要买一颗净度为SI2的钻石,你的供应商会拿出一大堆净度都是SI2的,然后问你“需要一颗好一些的SI2,还是差一些的SI2”?——因为同样是SI2的净度范围内,不同的钻石里的瑕疵分布位置是不同的。
但是消费者对于这些事却一无所知,只能根据商家提供的证书来大概地了解自己想买的是什么。
分级证书的出现,甚至引发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些其实并不懂钻石的人,手持证书也能变得像行家一样,向周围的人推荐一颗颗价格昂贵的石头。线上交易迅速发展之后,这类现象更加明显和普遍。
人们开始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证书上。“消费者最终想买的,只是一张证书。”这种说法虽然极端了一些,但也反映了一些真实的消费心态。
更麻烦的是,证书也会因为机构不同而出现分级差异,而终端客人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知识,是无法做出分辨的。
现在的珠宝零售行业,只有相对少数的零售商能以自己品牌声誉为保障向客户做出承诺,令消费者买到符合证书分级的钻石产品。渐渐的,“信任”成了它们和客户之间沟通的基础。
---
平心静气地讲,在我认知的范围内,GIA、IGI、NGTC等检测机构在分级方面还是很公允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一些负面现象,确实属于小概率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警惕。
文章里说的一个现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4C分级标准依然过于宽泛,以至于符合同一个范围的产品数量太多,且各有细节差异,让普通消费者感觉繁琐而不解。对于这个问题,业内正在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比如Sarine的某些系统(今后我会详细介绍),就能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处理一些相当关键的麻烦。
至于如何消除人为干涉的因素,我想这只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决。未来,无论是出于公信的需要,还是出于节省人力成本的需要,自动分级仪器、专项领域的精密分析设备的使用范围应该会越来越广。
总之,我们还是要对行业保持信心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各种质疑和意见,因为所有这些观点,都能成为行业前进的动力。
五四青年节快乐。
May the DiamondSpectator®️ be with you.
商务合作微信号:diamond-spect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