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随感录(八)
西安旅游随感录(八)
文/孟计青
前面说过,“唐御汤遗址博物馆”的展馆共有五个,除了看过的三个展馆故事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引人入胜外,剩下的两个展馆故事就少的多和寡淡的多了。这两个浴池,形状上和“星辰汤”池有些彷佛,规模却小很多,特别是“太子汤”池小得更显明显。“尚食汤”池是唯一一处非皇室成员用的浴池,是一处专为侍侯皇帝、后妃日常生活的宫内的有关人员——包括尚食处的管理人员、贴身太监和御厨在内的人用的浴池。这些人自身的卫生情况必须始终保持在一个最佳的清洁状态,御厨们在洗澡的时候,自己的手永远都不能搓抹自己的脚,如果用自己的手搓抹了自己的脚,有人看见之后禀报上奏后,这是要被问罪甚至是要被砍头的罪行。洗脚只能在浴池固定好的石头上进行搓擦以除污垢。

“太子汤”池,这个只有储君能用的浴池为什么排在了五个汤池的最后一个位置,这应该是由“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铁定秩序固定出来的。太子这个角色可不是人人都能顺利过渡的角色。这个角色需要蛰伏、需要晦韬,更需要懂得父皇的心思做到执孝尽道和唯命是从,最终达到让父皇喜欢放心才可把家天下的权杖让你执掌。多数情况下皇帝有太多的儿子,而日后君临天下的九五至尊宝座却仅仅只有一个,后宫中生有皇子的嫔妃、昭仪以及皇子本人,那一个不想望自己的儿子或自己日后成为天子或母仪天下或号令天下!如此一来,宫廷里面,从来都在盛行一种丛林法则,争斗从来就是战场一样的不是你死我活就是我活你死。即便是某一人已经昭告天下成为法统认可的太子,也总有不死心的妃嫔或皇子搬弄事非制造事端,嫁祸太子,以期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证明,太子一角真的不好当!不论是秦始皇、汉武帝还是唐太宗和唐玄宗,最初钦定的太子连一个都没有顺利上位,多数都因祸起萧墙、变生肘腋,死于非命。让人唏嘘的是,有封建时代明君之称的唐太宗,他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死了和自己一母所生的哥哥兼皇室太子李建成!当然也有当太子的时间甭不太长并能顺利继位皇帝,这实属天命侥幸;有的人熬白了头发就是年年盼月月盼也熬盼不到皇帝的位子上。熬得心烦意乱,熬得迫不及待,熬得险象环生,熬得节外生枝,更有甚者只有提前弑父弑君才能圆了自己的皇帝梦。也正是这些憋曲的和充满宫斗的故事,使得"太子汤"池的位置自然地排在了五个汤池的最末,连“尚食汤”池都排在它的前边。

从“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走出来后,导游指着前面的一座阁楼说它就是传说中杨贵妃出浴以后晾晒湿头发的“飞霞阁”。古时候的科技不如现在先进,现在有空调设备和吹风设备,那时候这些都没有,怎么办?帝王的宠妃享受的就是不一样,建一座高阁,在高阁上晾晒头发。看这阁楼应该是清末的建筑,估计是后人按照传说增建起来的。阁楼除了上面的门窗、柱身和顶帽外,砖包的下面满满地点缀着漆出一样的爬山虎绿叶。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一种寂静的精灵般的光芒,给这座阁楼添加了几分古朴和神秘!对着这座阁楼,想着那个绝世的妃子:她在惬意的泡完澡后在捧发宫女们的小心侍侯下,慵懒地一步一步走上高阁,她慢慢地、娴静地坐在阁楼西面的朱栏里,任由颳来的微风将五色霓裳吹得波涛浪滚,飒飒爽爽,飘飘欲仙!她无意间从宽大的由千百只飞鸟中抽取的精美羽毛织成的彩霞般的羽衣中斜斜地褪出一条葱白一样的胳膊,轻轻地从她的前额上拢了一下瀑布一样的黑发洒向栏外,象洒下了万千道黑的闪电。这黑的闪电里杂着水的湿气和脂粉的香气,任由对面的湖光上吹来的夹着荷花芳香味道的清风徐徐吹来并悠悠地散发出去。为了答谢这股懂人心意的清风,妃子满意地从她桃花般美丽的容貌中对着湖面舒心地一笑!这一笑,醉了满湖的绿水红花,还醉了大唐的万里河山!

挨着“飞霞阁”的左边,座南方向的山脚下,一个用古城砖碹出来的拱洞口上面刻着“古汤源泉”四个赤色的大字。洞囗的前边由石头砌出一条够三米深两米宽有十几米长的一条渠,汉白玉栏杆围在了上面。洞的深度够五米,洞的直口的上裸露着黑黢黢的山岩,山岩的上面渗着发黏的流水。渠里汪着不足一尺深的死水,里面撒满了游人投掷下的硬币,硬币在水里,就像秋天里晴朗的夜空中闪烁的无数个星星。渠的右上方筑着高高的一座“望湖楼”,若是上了此楼,向着脚下的西北方向看去,一泓碧绿的玉一样的湖水波光鳞鳞玻璃似的在晃动。可惜的是,导游没有领我们上去,我们只能站在渠的西端一角,看游船游动,水鸭嬉戏。有凉风从湖面上很大的一片荷花丛中飏过来。
看完上面的景点,导游又领着我们来到了杨贵妃汉白玉的雕像前,让人们稍歇一会后准备到“环园”和“兵谏厅”去参观。人们争着在贵妃入浴的雕像前拍照留影。看着杨贵妃的雕像,我的心里涌上一种替她这个古人鸣不平的喟叹来。杨玉环的一生,有过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时刻,而且带动她的娘家人“姊妹弟兄皆列侯”。由她入宫受宠的事例发出的轰动效应是,第一次唐帝国里的人发出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艳羡和嫉妒的声音!据历史记载,她的生命最终终结在马嵬坡前的那座古庙里,结束了她如花似玉光彩四射的美丽生命,让后人觉得可惜和悲伤。命运已然注定。她“衔土而谏”的场面有力地证明了她和李隆基后人冰火不相容的紧张关系!凭着她和李隆基相差那么大的岁数,凭着她一生未孕并遑论她有个太子的儿子作靠山,按正常的人的寿命来说,李隆基肯定会先她而死,后死的她能有一个好结果吗?从她被李隆基强逼上了龙床的那天起,李隆基已经就给她挖好了让她过早地死于非命的坟墓。如果她一直厮守在寿王李瑁的身旁做一个王妃而非帝妃的话,或许会安然地度过她的一生。这种神仙般的眷侣生活才是她一生本应该享受的生活!这样说下来的话,她暴死于唐帝国的皇室斗争已经是注定的结局。最终,禁卫军中的陈元礼和陈元礼手下的兵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白绫结果了她的性命!如此说来,真正让她早死的那个人,还是那个平日间宠她爱她的唐玄宗李隆基!

文字编辑:杨荣 图文编辑:侯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