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茯苓,又称茯菟、松苓、茯灵、松薯、云苓、松腴等,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等地,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化学成分
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的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以及磷、镁、铁、锰、铜等元素。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呕吐、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症。现代常用于肾炎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宫颈炎及附件炎等。
1.利水渗湿
用于水湿停滞,兼有脾虚之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常配伍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即五苓散(《伤寒论》);用于热淋,小便不利,常配伍栀子、赤芍、甘草、当归,即五淋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健脾补中
用于脾虚湿盛之证。若见倦怠乏力,食少,腹胀,泄泻者,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莲子等同用,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若见痰饮停滞,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半夏、橘皮、桂枝、枳实等同用,如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若见带下,白浊明显者,可与山药等份为末,米饮调服。
3.宁心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常配伍人参、当归、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能安卧者,常配伍人参、龙齿、远志等,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药理作用
1.利水消肿作用
茯苓中利尿消肿的主要成分为茯苓素,可将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激活,与利尿有直接关系的就是ATP。茯苓素发挥利尿机制的机理为在体外可以竞争醛固酮受体,在体内可以逆转醛固酮效应,并且对醛固酮的形成没有任何影响。可以将茯苓素看作是一种新型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促进尿液排出,恢复肾脏功能。
2.保肝护肝作用
茯苓醇能明显减轻实验动物肝硬化,使肝内胶原蛋白含量降低,尿羟脯氨酸排出量增多,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羟甲基茯苓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肝代谢障碍明显减轻,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有研究表明,茯苓与半夏、枳实等配伍使用,涤痰化浊祛湿,可治疗脂肪肝性肝炎。
3.增强免疫作用
茯苓的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的活性成分为茯苓多糖,可有效抑制胸腺萎缩和脾脏增大,有效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根据参考文献,羟甲基茯苓多糖具有保肝降酶、免疫调节、 诱生和抗诱生白细胞的调节作用,且没有毒副反应。茯苓多糖还可以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恢复衰退的造血机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对骨髓有保护作用,对体质有提高作用,此外对免疫系统、免疫组织、免疫器官都具有很好的改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情况,增强抗感染能力。
4.抗肿瘤作用
茯苓素对细胞的DNA具有显著的不可逆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并且对肉瘤S180、艾氏腹水病的抑制作用明显。茯苓多糖与茯苓的抗肿瘤作用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和直接细胞毒作用实现的。抗肿瘤的途径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肿瘤细胞DNA、RNA的合成,可提高肿瘤细胞膜上的SA含量,增强肝脏SOD活性。
5.镇静安神作用
茯苓煎剂对小鼠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兴奋过度,对巴比妥的麻醉亦有协同作用。羟甲基茯苓多糖可增强硫喷妥钠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使小鼠肝匀浆细胞色素P450含量减少,使麻醉时间显著延长。茯苓与酸枣仁、柴胡、陈皮等配伍使用,能疏肝理气,宁心安神,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效果显著。
6.抑菌抗炎及抗病毒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100%茯苓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杀死钩端螺旋体,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抑制二甲苯棉球所致的小鼠耳肿及抑制小鼠皮下肉芽肿的形成。
7.延缓衰老作用
茯苓能明显抑制MAO-B活性,白茯苓还能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量。UVB照射豚鼠皮肤,可使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表达水平提高;皮肤外涂茯苓乙醇提取液可使酪氨酸酶mRNA表达水平降低。表明茯苓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下调酪氨酸酶RNA表达,抑制酶蛋白的合成。茯苓提取液给老年大鼠静注,各剂量组的羟脯氨酸含量都比老年鼠空白组高,而对红细胞及皮肤中SOD活性则影响不显著。说明茯苓可能是通过提高皮肤上羟脯氨酸的含量来延缓皮肤衰老。
8.其他作用
根据其他研究,茯苓还具有预防结石、抗排斥反应、增白作用、抗退发性超敏反应、抑制MMC诱导的镜子畸变、调解电解质的平衡、降低血糖、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
适宜人群
适用于脾虚湿停、浮肿胀满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食少便溏、失眠健忘者等。
禁忌人群
1.功能利水,长期服用有伤津耗液之弊。凡阴虚精亏等津液耗伤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2.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禁单味药大量服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脑动脉硬化患者忌单味药大量服用。
3.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5.有利尿作用,并可以增加电解质排出,水、电解质紊乱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忌用,可以加重脱水症状,并出现药物积蓄中毒。
7.青光眼患者慎用。
8.孕妇慎用。
配伍禁忌
中药禁忌:恶白蔹;畏地榆、秦艽、龟甲、雄黄;猪苓为使。
饮食禁忌
忌醋和酸性食物;忌葱。
选购保存
以体重坚实、外皮棕褐色、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粘牙力较强者为佳。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6~15克,或入丸、散,炖汤、煮粥,或烙饼、蒸糕,15~30克。
食疗药膳
1.白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淘净煮粥,待米烂时下白茯苓粉,再用小火炖,粥稠即可随意服食;或加味精、食盐调味,日服1次。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消肿。用于老年性水肿、肥胖症、脾虚少食、泄泻等症。
2.茯苓包子
材料:茯苓30克,面粉1000克,鲜猪肉馅200克。
做法:将茯苓研成细粉,搅拌在馅中,如平常一样包包子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用于脾胃虚弱、小便不利、痰饮咳喘等。
3.茯苓豆腐
材料:茯苓粉30克,松子仁40克,豆腐500克,胡萝卜25克,香菇(鲜)30克,鸡蛋清40克,清汤200克,盐3克,黄酒5克,淀粉5克。
做法:将豆腐挤压除水,切成小方块;香菇、胡萝卜洗净,切成菱形薄片;鸡蛋清打至泡沫状;先在豆腐块上撒茯苓粉和盐;再将豆腐块摆平,抹鸡蛋清,放上香菇、胡萝卜、松子仁一起入锅用旺火蒸10分钟,取出;把淀粉、清汤、盐、黄酒倒入锅内烧开,勾成白汁芡,浇在蒸好的豆腐上即成。
功效:健脾化湿,消食减肥,降血糖。用于脾虚所致肥胖症及糖尿病患者。
4.茯苓葵花子汤
材料:茯苓30克,葵花子9克。
做法:加水煮汤。分2次服用。
功效:健脾行气,利湿清热。适用于妊娠全身水肿。
5.茯苓膏
材料: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
做法: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反复3次。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
功效:本食疗方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裨益。
6.苓贝秋梨膏
材料:茯苓、川贝各63克,梨1500克,蜂蜜500克。
做法:茯苓、川贝加水两碗,煮成一碗,取汁备用。梨切片,加水煎煮1小时,取汁备用。将以上两汁合并,加入蜂蜜,文火熬成稠膏。每次服1汤匙,温开水送下,每日3次。
功效:祛风除湿,化痰止咳。适用于小儿伤风咳嗽。
7.茯苓鸡子黄汤
材料:茯苓15克,鸡子黄1个。
做法:茯苓煎浓汤,兑入鸡子黄,搅匀。睡前趁热服。
功效:补血养心,宁神定志。适用于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8.茯苓米粉饼
材料:茯苓粉、米粉各等份,白糖、素油适量。
做法:将茯苓粉、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状,置平锅内用微火煎烙成薄饼,可佐餐常食。
功效:补气益胃,健脾消肿,渗湿减肥。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9.茯苓核桃饼
材料:茯苓60g,鸡内金15g,核桃仁120g,蜂蜜适量。
做法:将茯苓、鸡内金(焙)研成细粉,调糊做薄层煎饼;核桃仁用香油炸酥,加蜂蜜调味,共研成膏做茯苓饼馅。 1日服完。
功效:健脾利湿,化石通淋。对砂石淋兼有脾肾虚的患者较适宜。
对症方剂
1.慢性肾炎,水肿尿少,慢性肠炎,大便溏泄者: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梅尼埃病: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甘草5克,泽泻15克,赭石30克(先煎),天麻10克。每日1剂,清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
3.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茯苓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4.溃疡性黑色素瘤:茯苓、雄黄矾石各等分后共研末,香油调敷患处,同时内服银花、连翘各50克的水煎液。
5.水湿痰饮:茯苓30克,白术15克,猪苓、大腹皮、木瓜各12克,槟榔、苏梗、泽泻、桑白皮、陈皮各9克,人参、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
6.心神失养:茯苓9克、酸枣仁15克,用水煎服,为酸枣仁汤。
7.脾虚湿盛:白茯苓15克,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备用;干山药15克,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将白茯苓、干山药烘干后,研成细粉末状。每天1次,用稀米汤调服即可。
8.四肢水肿:防己15克,黄芪15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将这五味药材洗净后放入锅中,加600毫升水,煮至剩200毫升,分3次,温服。
9.斑秃:茯苓500g,烘干,研为细末,每服6g,每日2次,或于睡前服10g,并同时外用酊剂(补骨脂25g,墨旱莲25g,用75%乙醇溶液200ml浸泡1周后即可),每日数次涂患处。
10.精神分裂症: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
11.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表现为大便稀溏,完谷不化,面色萎黄等。将茯苓末炒用,每次服用1克,每日服3次。
12.水肿:表现为全身水肿、小便短少、胸闷、纳呆、脘腹胀满、纳减便溏等。用茯苓制成含量为30%的饼子,每次服用8片(相当于生药3克),每天服用3次。一周为1疗程。
13.胃癌:茯苓、龙葵、半边莲各15克,红参、白术、黄芪各9克,诃子肉6克,干姜、丁香、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14.虚滑遗精:用白茯苓100克、缩砂仁50克,共研末,加盐10克,将瘦羊肉切薄片蘸药炙熟吃,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