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狗尾续貂,续写《精进2》第九章

看采铜老师的《精进2》,里面提到可以给书续写第九章,当时想着这个有点太难了,但种子种下了。跟着采铜老师一路走过来,学到的一点就是:想清楚就可以去做,做的过程不完美也没有关系,因为看书、写文章、提升自己的思维,是长半衰期的事情,坚持一定会有效果。对于第九章怎么写,想了好几个主题,但后来还是想结合工作情况写一写系统思维,这也是我最近一年一直在想的问题。但系统思维这个内容又是如此之难,只好写到哪儿算哪儿。

系统

改进思维过程

系统思维,可以让我们探索真实的需要,或更真实的目的。

一、工作中的系统思维

最近在总结这两年的产品开发和管理得失,发现第三代产品和第一代产品之间已经是天壤之别,回想起两年前做产品决策时的各种点点滴滴,发现那时候的思维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没有系统架构、没有详细的路线图和迭代关系、没有软硬件协同、产品开发没有延续性,典型的问题是:产品方向频繁变更,软件无法向下兼容,技术的积累无法深入。

当然,站在两年后的今天,我开启的是上帝视角。如果时间拨回到两年前,我能用什么方法比当时做得更好一些呢?

黑箱理论

安迪·格鲁夫有一个著名的「黑箱理论」。假设你是一个早餐店的经理,如果把早餐店的厨房假想成一个黑箱,投入了原料、人力(包括服务生、助手和经理)而产出早餐。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管理活动都可以用这个黑箱来解释,业务人员的训练、催收账款,设计一款产品当然也能用到。在产品设计之初可能我们的认识都不够深入,这时候用「黑箱方法」主要是关注黑箱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我会问自己几个问题:当前市场其他厂家设备的现状是什么?我们需要从哪个维度切入?预计在此维度上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花费多长的时间达到最终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成几个阶段?这些问题其实就是输入和输出,只有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整盘思考。

指标和重复印证

指标可以分为先行指标和阶段指标,这个其实也是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比较难把握的一个点。先行指标要求我们在还没有看到问题出现前就花大钱防微杜渐,比如投入核心开发资源去做未来可能带来一定收益的事情并承受相当长时间内无产出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指标叫阶段指标,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几年内做成一款市场上足够认可的产品,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人、财、物都可能是关键指标,而制定阶段指标便于定时预警,让我们知道目标是否可能如期完成。

重复印证最开始说的是业务预测,用当月实际销售业绩和上个月、甚至前几个月对本月的预测相比。用在产品开发环节,就是重复去印证先行指标和阶段指标是否同预期一致,偏差在哪以及偏差多少,这样系统就是一个延续的状态,也会有足够的信息输出。

二、四个系统思维的方法实践

观察概貌

观察的方法,采铜老师在《精进2》的第一章中有精彩的阐述,把熟悉的铅笔当作陌生的东西看待,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便能获得很多原本不知道的信息。

而如果是陌生的、复杂的系统,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的H.赛里曾说过:要用新鲜的、不教条的、没有偏见的头脑,去思考大事情的主要轮廓。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描述,儿童就是用这种方式来理解许多复杂思想的:首先形成有关总体的大致印象,然后再深入具体的差别。皮亚杰这样描述他的观察结果:

一个不认识字母和音符的四岁孩子,通过一天或者一个月的观察,就能简单地根据题目和那页书的样子,分辨出书中不同的歌曲。对他来说,书中的每一页都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模式,但对我们来说,每一页的形式都差不多,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每个词或每个字母。

对于产品开发而言,研究部分之前应先抓住整体。这个整体概貌就是产品规划,而不仅仅是功能发布计划。仅有发布计划相当于跳过了最重要的思考维度:为什么做和怎么做,而直接描述做什么和什么时候做。

这让我想起了芯片制造品牌Inter的「Tick-Tock模式」,也被称为嘀嗒模式或者钟摆模式。他们在芯片整体发展趋势上提出:Tick年(工艺年)更新制作工艺,Tock年(架构年)更新微架构。这种对行业整体趋势以及节奏的把握,确实如音乐的律动一般。

对不确定性保持开放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我有时候注意到一个现象:往往越是员工笃定的环节,最后变成了问题的来源。因为我们习惯对不熟悉的内容保持警惕,而对自己熟悉的东西则容易走入之前的思维误区,从而仅凭着经验而不是严谨的实验来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容易发生在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身上,即使是为科学、医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有时候也不容易走出这种误区。之前我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亚历山大·伍德(Alexander Wood)的例子。

亚历山大·伍德是现代注射器原型的发明者,他于1855年发明了第一支皮下注射针,用于皮下注射吗啡,以缓解局部神经痛。他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他却认为只有在痛点附近注射才能缓解病痛。由于吗啡无论在何处注射都会缓解疼痛,所以即使他对注射点进行了限制,还是很成功。但是当一位妇女头皮疼痛时,他却抱怨这个位置无法注射,从而让那位可怜的妇女继续遭受痛苦。他的理论使他从未想过在别处注射。

直到1858年,查尔斯·亨特(Charles Hunter)才发现,在非疼痛区注射吗啡具有同样的缓解效果。很可能因为亨特比伍德更加无拘无束,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发现,因为他当时还没有背上发明的包袱。而亨特发明了「皮下注射」一词,他也被先前的荣誉压垮并丧失了远见,妨碍了后续的发展。

很多时候,当我们无法确定约束应该归因于系统还是归因于环境时,最好的做法就是保留开放的心态,通过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解来找到问题原因。比如如果我们忽略了温度这个关键因素,那么产品在实验室中表现良好,但实际工作时可能会出问题。那对温度敏感的部件很多,到底是哪个因素对系统造成了干扰?比如设备结构的精密度和测量的准确性,到底是谁影响了谁?

理解变化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斯宾塞·约翰逊

唯有变化,才是永恒。——赫拉克利特

在我的理解中,变化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变化,而不是不变的东西。在我们注意的事物中,引起痛苦或不适的事情更容易形成单次印象。所以,当发生变化时,让我们感觉变差的东西通常会留下更深的印象。

这一点对我们系统思考有什么意义呢?带给我的经验就是,不要仅仅针对某一点的变化(好或差)来改进系统。单独的好或差是单点思维,在计算机程序中,程序规模的变化和它产生的后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极小的变化就能完全改变展现出的行为,大量的变化也可能没有看得到的效果。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款产品的某一个部分不稳定,当我们把精力放在改进材质,以为刚性材质比铝材更好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一种可能性: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生活中我发现有些人习惯说「我这人说话俗」,然后你去观察他的行为和说辞,他会更喜欢说或做更俗的事情,并以此为乐。如果某人说自己「脾气暴」,那么即使环境的信号(对我们来说)似乎不适合爆发,他也会持续发脾气。即使会影响他的工作、友谊和家庭关系,他也会继续这种社会不认可的行为。

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到身边有些人常常深埋于特定的或奇怪的行为模式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考虑,我认为这类人在内心里可能存在着一个自认为很好信念,并紧紧抓住不愿放弃。

对应到产品开发中,就是不要让固定性思维束缚了自己。上一版中好的设计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提升,在这一版设计中还真的好用吗?年初制定的设计方案,已投入的资源,哪怕知道有问题也必须走完一个周期吗?别让沉没成本让我们无所适从。

软硬件协同

采铜老师在《精进2》的第三章中,对个人的硬件、软件系统有精彩的阐述,「硬件足够硬,软件足够多,这便是一个人才能的护城河。」而观察产品开发的过程,我发现软硬件协同也是系统的核心之所在。

硬件是支撑系统运行的底层基础,这个环节最重要的是「稳定性」。稳定性包含两重意思:系统的一些可接受行为以及环境的一些预期行为,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风速达到每小时145公里时,偏离垂线不超过25cm。硬件另外一个关键点,就如采铜老师在书里第二章所说的「高频模块」,使用越频繁的点,出问题的概率越大,对设计的要求也会越高。

软件在系统中承担着功能输出、交互、体验等职责。在我的产品系统中,虽然硬件问题比较突出,但大部分时候是软件的问题导致客户极度不认可,因为软件是他们一直在使用、得到输出的介质。就如同我们用一台电脑,一个手机,在硬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会成为你决定装不装这款软件的前提条件。在计算机领域,硬件代表「自然规律」,是软件得以施展的舞台。虽然软件依赖于硬件,但关键点在于戏剧,而不是舞台管理。

很多时候,软硬件其实是需要协同工作的。

三、系统思维的三个误区

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指的是如果输入增加只是引起系统中某些东西的等量变化,那么对于这种输入,系统就是线性的。用函数表示就是:f(a×U)=a×f(U)。线性思维在很多时候是好用的,比如「黑箱理论」中的线性指标。

但产品开发过程一般都不是严格的线性系统,就如我们一直调高音箱的音量,声音最终会失真。举一个我们实际产品的例子,系统中需要用到光学镜片,增加一个输入级镜片,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线性衰减,增加的这一个输入对后级的结构、调试、运输、长期使用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减少这一级镜片输入,系统的稳定性则好了非常多。

所以,系统出问题有时候不是因为其中哪个部件有问题,而是东西和东西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

绝对思维

绝对思维在产品开发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加班加点,开发进度就会如期完成」、「本来6-8个月的开发任务,要求团队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结果需要用1-2年的时间来返工和升级」等。

有一个例子是这么说的:

假如把一只玻璃温度计突然插入热水中,温度计的读数会怎样?
很多人都知道读数会上升,但如果你做这个实验并仔细观察,会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先下降再上升。

很少有人观察到这个下降过程,不是因为很难看到,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期待这个过程。为什么没有期待?因为大家都知道读数会上升。

在我们的认知中,绝对思维对于简单的事情可以起作用,因为我们习惯简化。但一旦系统比较复杂时,比如采铜老师在《精进2》第七章提到的「桑基鱼塘」,这是一个循环系统,我们通常理解的「废物」反倒变得很关键,毫不起眼的蚕沙联结了蚕和鱼。

我还看过一个例子,在北美地区有一种旅鸽,曾经有几十亿只,如今已经灭绝。当时绝对思维的人认为旅鸽不需要任何保护,因为它们可以大量繁殖,普通的破坏不会使它们的数量减少。

不完全谬误

在没有特殊限制的情况下,出现概率大的状态比出现概率小的状态更容易被观察到。也就是说,越常见的事物发生得越频繁。越频繁,我们对其结论就越坚定。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视角可能是不完整的,这样就容易发生不完全谬误。

产品设计中,不完全导致的问题比例是非常高的。一是因为我们还有尚未考虑到的其他状态,其次有可能是我们对属性的分类过于宽泛。

我们的产品曾经遇到一个问题,团队成员试了各种方法也没找到原因,后来发现是因为其中一个模块在固定时影响了另外一个部件内部的光学镜片。大部分时候我们习惯在部件边界处找问题原因,但没想到一个部件对另外一个部件的内部还会有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