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的背后是什么?|读《变革为何这样难》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韩寒  《后会无期》

为什么

「我想做一个更好的倾听者,但还没听几句就开始无聊?」

「我想集中精力,但却不断地拿起手机、打开网页?」

「明知必须完成一件事,但仍然无法完成目标?」

「忙不完的工作,但不授权把事情交给同事?」

「希望做管理,却无法处理棘手的谈话?」

「团队成员不能像我一样投入150%?」

改变缘何如此困难,是紧迫性不够?激励不充分?还是不确定我们真正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当越来越多的问题钻进我们的脑袋,我们用什么来拯救疲惫的心灵?《变革为何这么难》这本书,似乎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

为什么变革这么难?

一项医学调查显示,假如心脏科医生告诉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饮食、吸烟等生活习惯,他们将必死无疑——即使如此,也只有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是意愿的问题吗?相信剩下的6/7的人,对生命也是极度眷恋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在面对致命危险时,仍然无法改变自己致命的嗜好?如果人们在自己生命垂危时都无法做出自己极度渴望的改变,那么当利害关系不够大、回报不够高时,可想而知,变革就更难了。

在《变革为何这么难》这本书的第一部分里,作者提出了「变革免疫」这个概念。当我们面临变革挑战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意愿的问题,而是在于我们无力弥合一个差距,即心中热切想要做的事情与实际能够做到的事情之间的差距。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免疫系统让我们适应了环境,因为这是生存的需要。可一旦成功生存下来,原有的行为方式就会简化成一套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继而根深蒂固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当环境再度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变革时,免疫系统就会排斥身体内部或外部的新物质。

就像是一只脚踩着油门,另一只脚踩着刹车。当我们需要新物质来治疗自身或维持健康成长时,我们形成的免疫系统却“踩着刹车”,置我们于险地。

变革突围

要实现变革,就必须理解「变革免疫」带来的内在限制,我们永远不能通过「技术性手段」来解决「适应性难题」。这让我想起了《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原则》这本书中所说的:

「为了抵制一件令人痛苦或不愉快事件的办法,就是将其对立者引进该情景中」。要瘦身就准备节食,虽然阶段性瘦身成功,但结果往往会反弹。因为这属于第一序改变,是一种「技术性手段」。

解答问题的公式和答案同样重要。

那如何实现变革突围呢?作者提出了一种方法,「绘制个人X光切片」。

这个「X光切片」是一个四列表格,包括:承诺的目标,做/不做哪些事情影响了目标,隐藏的竞争性承诺,重大的架设。

其中,第三列内容是这个「X光切片」的核心,我们只有找到了和我们的初始承诺相反的「竞争性承诺」,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才会深入到整片森林,而非单棵树木。

这么说,问题的核心就转化为:「我们如何做,才能让第3列内容更深刻地显示出来?」

学习变革

书的第三部分是学习变革的过程,这是作者归纳出来的一套方法论,也可以说是一套教学方法,「如何克服变革免疫」。

有证据显示人们与三个因素联系越密切,他们的变革效果越显著。简单可概括为:胆量,头脑和心智以及技巧。

胆量我形容为对自己面临的困局有一种不可容忍的态度,能够开始并坚持对自我进行变革改进。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给予我们的动机和能量。比如,对于一直从事简单工作的人来说,是否有胆量并行动起来去处理一些更为复杂的工作。

「变革免疫」既涉及人的思维方面也涉及情感方面,当看到自身的免疫X光片时,我们会注意到两个现实——一个是用当前方式照顾自己的收益,另一个恰恰由于采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因为付出的代价。决定克服适应性挑战,这是头脑和心智综合考虑的结果。

技巧方面,在书中作者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步骤,比如:在确定第1列目标来源的过程中,有详细的要求来确定你的第1列目标是否合适;第2列描述的范围;第3列的判断准则等等;以及如何对第4列重大架设进行适应性锻炼。

练习

上周我问媳妇,如果让她给我提意见,最希望我改变的是哪点?她想了想,说:「希望你和我说话,能更有耐心,不要敷衍,不要经常表现得不耐烦。」以及「交待你去办的事情,能不能按时完成?」

我理解为「做一个更好的倾听者」和「做一个更好的时间管理者」,然后在纸上画了这两个问题的X光切片。

总结

《变革为何这样难》给我提供了另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些我们自认为的优势、习惯,也许正是阻碍我们提高的栅栏。只是这些栅栏就像少林寺中隐藏的十八铜人,你明知道危险环绕四周,却不知道下一根棍从哪个角度击中了你。

面对「变革免疫」,只能将自己彻底曝光,然后通过适应性而非技术性方法去分析和制作「X光切片」,把自己的隐藏性竞争承诺进行完全解剖,我们才有可能从困局中脱身。

不足之处

虽然看完了这本书,包括写了这篇记录文章,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这本书。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 概念理解起来费劲,「竞争性承诺」、「重大假设」较难融会贯通;

  • 没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读起来有生涩的感觉;

  • 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很难达到最佳效果;

  • 如果没有专业的引导人主持,集体操作的可能性较小。

最后,写这篇文章拖延了一周多。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就是:我的目标是「写一篇读后记录」,我的竞争性承诺是「担心理解不深、写的不好、丢人现眼」,我的重大假设是「假设我读完了这本书,因为上述原因就扔到一边,我承诺我以后写的读后记录都可以很好。」

结论很明显,所以,我勇敢地写了。周末愉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