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4:创意有法可循吗?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没什么创意的人。每每看到一些创意之举,也往往认为那是不可学习的部分,「那可能就是他们的天赋」。

但随着年龄增长、阅读增多,我发现在不同的工作时刻,在需要决断之时,我也能偶尔冒出来一些「创意」。虽然这种感觉很模糊,而且找不到可循之法。

前几年看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的《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时,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真正的创造力从来都不是突然的灵感,不是那种随机闪过黑暗的一道光芒,而是数年艰苦工作的厚积薄发。

用这句话来概括「创意泉源」,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这周看完了《赖声川的创意学》,也是一本写「创意」方面的书籍,更加印证了上面的观点。

喜欢话剧、台湾电影的朋友对赖声川应该比较熟悉,他的多部话剧作品享誉海内外。《如梦之梦》、《暗恋桃花源》、《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等。

在国内,黄磊、何炅、胡歌等演员分别演出过上述作品,特别是黄磊、何炅,在不同的综艺节目中表达过他们对话剧的热爱,一出《暗恋桃花源》让他们坚持演出了十几年。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中,作者指出很多人认为「创意」就是各种技巧,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本身对创意了解不足,才误以为技巧就是本体。赖导认为创意固然神秘,但实际上也是有法可循的。

他结合自己的作品,将方法论汇总成如下的「创意金字塔」。

这张图主要在说明,学习“创意”不能只在“创意”的场域中学习,而是要分成两种不同场域,做两种不同范畴的学习。这两种截然不同但密切相关的部门,一边称为“智慧”,一边称为“方法”。两者缺一不可,智慧的训练是在“生活”的场域;方法的训练在各自的创意领域,简称“艺术”。

“生活”和“艺术”两个场域,它们各自连结到底层更大的神秘泉源,创意的泉源。如果把“创作”分为“创”与“作”两个阶段的工作,智慧则管“创”——“创意构想”,方法管“作”——“构想执行”;如果把一个创意作品分为“内容”与“形式”,智慧管“内容”,方法管“形式”。

看了、学了、研究体会了这个「创意金字塔」,就能凭空产生各种创意吗?答案很显然:不能。

这个「创意金字塔」方法论读下来,我的真切感受其实是赖声川将自己的人生哲学娓娓道来。

在这个「创意金字塔」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如何看」(如是观、因果观、世界观)。这让我想起了《一代宗师》中的“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而创意的智慧其实也就是看世界、看人生、看自己的方式。

通过改变自己看世界、看人生、看事物的方式,进而改变看待经验、习性、动机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来看这世界。

但这谈何容易?

我们从小到大,终其一生,可能都在强化自己已有的概念和经验,这些概念和经验又会过滤掉新的东西、只吸收相似物质,于是我们在自己“标签化”的世界中定位一切,让一切符合自己的预期。

如果想让自己更有一些「创意」,那该怎么刻意训练呢?我们先循着「创意金字塔」的左边来看一看。

首先,随时看到自己的动机,揭露自己的动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习性和欲望。不断地向内问问题,怀疑自己一切所作所为,看到行为背后的理由。看到之后,也许能收获更宽广的视野,更容易处理眼前的事。

其次,努力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及关系。一件事可能有自身的独特性,但一定是运行在一个整体之中。去辨识事物的整体性,争取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理解复杂性。

再有,我们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存储哪些内容在自己的「档案库」中。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复盘、刻意练习等来强化,同时保持开放性,让自己的「档案库」随时可以更新。

在「创意金字塔」的右边,更多的是“术”的层面,核心的也有两点。一是要时时关注事物的结构,其次才是具体的方法。

关于结构,作者给出了自己的总结。

关于结构的原理:
1.要学会看事物如何成立,必须先看到事物的结构。
2.要学会看到结构,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完整性。
3.要学会看到完整性,必须先学会看到事物的需求。
4.要学会看到需求,必须看到创意作品核心的精华。
5.是作品的内在精华化成外在的结构。
6.结构是外在的支架,但它是根据内在的需求而成立的,结构是需求的外延,需求是结构的内涵。

我之前看过赖声川一个访谈,他认为在方法层面,其实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工匠,不但要有「工匠精神」,也要有「工匠技巧」。工匠精神帮助我们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而工匠技巧会帮助我们将构想变成需要的表现形式。

最后,任何一项创意工作,都是一段特殊的旅程,需要脑力、耐力、毅力,需要纪律,同时需要勇气,很大的勇气,当然,还需要运气。

如果想启程,那么只有一个方法来解决第一步无法下手的问题:“做”。不敢下手意味着害怕做错。但不做,永远也无法做对。先下手,就算错,也才能发现错,才能改变方向,找对路径。

用赖声川自己的话来说:

每当我创作一出新戏,那是一种微妙地“知道”与“管他的”之间的关系。“知道”一个大概,一个方向;“管他的”是指如何做,如何从心中吐出所“知”的内容。要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勇气,需要踏上跳板,跳进游泳池,而里面是不是水都不确定!只有不顾一切,进去再说,边游边学会怎么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