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屈建修:寻“道”青城山

【前言】说实话,我很少出去游玩,一是囊中羞涩,二是不喜欢跟热闹,更是为了避免让一些人不和谐的言行坏了自己的兴致。虽说我们无法强制别人如何为人处世,但总觉得与他们同游是有失风趣。所以,我能理解屈兄兴趣索然一人匆匆下山时的心情。

寻“道”青城山

屈建修

游山,要莫寻“道”,要莫尊“佛”,前两者为出世,和儒家的入世组成中华文化的三大根系,滋养着千姿百态的旁枝而使百花齐放着。问道青城山, 可能是因为青城山是道家名山而已。游青城山也让我无意中成了寻“道”之人。佛家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讲众生平等,慈悲救世。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欲清静无为,修仙修真。儒家天人合一、注重道德修养,中庸之道,三纲五常。而寻“道”在我看来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入山门巧遇一道士同行,青衣长衫,头留道髻,手拿浮尘,步态轻盈。一路的交谈,让我云里雾里的,只清晰的记得。道教“天师”张道陵因其山可仰天帝之居舍,归自然之灵秀,盖茅舍传道于此。沿旁依小河,清风栩栩,翠绿茵茵的山路弯弯绕绕行进而入泰安古镇。

古镇有川西风格的小青瓦建筑房子,雕花阁楼,鳞次栉比。青石板铺就的弯弯街道。两旁有清流缓缓流过。柳枝摇曳,山兰清香。有独特味道的腊肉让人入俗,而品一口甘泉却成就了回归,使心悠悠然归于平静,闲坐竹椅之上好是自在。因为那一次的地震,看报道损坏是严重的,连文中未提及的“泰安寺”听说已不复存在。真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过吊桥沿山路前行,飞泉幽潭、奇峰连绵、秀壑参差,亭以山立,应用自然之物,如树皮、枯枝、古藤、树根搭建的亭台歇脚之处巧妙地融入自然,也契合了道家“抱朴归真”“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高出眺望,真有了“古人闲游知天趣,今人寻道入山来”的感觉。

青城山清幽,幽静的让人不敢大声说话,这里也是动物的王国,动物的种类很多,而我却只有听到红嘴相思鸟的飞鸣。“青城山下白素贞”的故事依旧相传着。挂壁小道入万佛洞,庄重威严的百佛正襟危坐。深处别有洞天,自然形成让人拓展着想象,左右连绵的石壁如无穷尽尊佛陀皆盘腿禅定,错落岩间,巍峨震撼。总觉得这里对青城山的道教文化是一种牵制(游此也是有意的), 而《庄子・山木》云:“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顿让我释然。

小道来往的游客很多,总不免磕磕碰碰,以至于因磕碰发生口角“言不入耳”者有之。想着《庄子・知北游》句:“大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寻自然而行为违背不觉得可笑吗?

白云古寨是青城山最好的观景平台,本是想去的。独行加上扫兴让我租了把上山的轿子径直朝山下走去。

就这样离开,寻“道”而“道”非“道”也。也是自我本性的原因,如《庄子・缮性》曰:“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0)

相关推荐

  • 游记|宋毓文《再登青城山》欣赏

    [责编絮语] [作者简介]闲者,本名宋毓文,男,西安人,职业经历为军人.公务员.从军廿四载,转业到地方后从事机关公文写作.喜爱写作.摄影.健身.游泳.年逾花甲,闲暇练笔,图个乐呵,有百余篇散文.随笔. ...

  • 【醉翁专栏】屈建修:王顺山寻“孝”

    [前言]人无孝,必然行之不远,所以我不喜欢缺乏孝敬之人的人,但是如何去孝顺,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需要精神层次上的关怀,所以才有了"色难"一说,也就是说孝敬父母过程中最难的是不 ...

  • 【随笔】屈建修:沙坡头

    [内容提要]古老的黄河在这里异常的平静祥和,沙与河在这里和谐的相处,神奇的八卦图使沙.山.河.园交相荟萃,妙趣天成.异域风情的腾格里沙漠广袤而无边.驼铃声声敲击着远古的思念,沙漠汽车的飞驰彰显着激情. ...

  • 【随笔】屈建修:七彩丹霞

    [内容提要]这里不是简单的标志,是历史.文化,也是使命担当的传承.正如"河西走廊"纪录片说的那样,"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丹霞的 ...

  • 【随笔】屈建修:漓江游记

    [前言]最早知道漓江是因为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一课的<桂林山水>,知道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后来是听到歌手韩晓的那首<我想去桂林>,感受到的是人生的无 ...

  • 【随笔】屈建修:青海湖

    [前言]古人之所以注重游学,是因为他们坚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游历的过程中我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雄浑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着个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人们不仅仅要利用大 ...

  • 【随笔】屈建修:太白之行

    [内容提要]外家是陕南地区的山阳县,因此一直在心里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山里人.山阳是一个小县城,那里山大沟深,因地近湖北,是秦风楚韵碰撞交流融汇之所在,所以民风中多了一些湘楚风俗.只不过旅居平原多年,生性 ...

  • 【随笔】屈建修:杂说三篇

    [内容提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实际讲的是人要不断的反思自己,"三省"不是确指,是多次的意思.屈建修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注 ...

  • 【随笔】屈建修:塔尔寺参拜

    [内容提要]不管儒家.道家还是释家,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总是一致的.文明是一种修养,是万千的包容,更是历史的沉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在于此.这也是我一路行之的感悟. 塔尔寺参拜 西宁,是日月山. ...

  • 【随笔】屈建修:凤凰古城

    [前言]对于凤凰古城的认知和了解,源于沈从文的<边城>,对于静美的田园风光和淳朴乡村民风以及爱慕之情的留恋也源于此,那时非常希望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凤凰古城的美.只是,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对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