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点穴,论堪舆中龙脉的老嫩与行止情况

龙脉就是起伏的山脉,因山脉逶迤前行的形态与龙非常相似,所以将山脉比喻成龙脉。龙脉蜿蜒前行,复杂多变,自祖山一路行度而来,有剥换、老嫩、行止等变化情况。

地理师父在实地考察、寻龙点穴的时候要注意分辨龙的老嫩与行止,来判断龙脉的真假与结穴情况。龙脉自离祖到结穴,整个行进过程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认识辨别,才能掌握全面。

一、龙脉的老嫩

龙脉有老、嫩的区别。龙脉剥换脱卸煞气,由粗生细,凶变吉,剥换使得龙脉由老变嫩。龙脉身形粗大的为老,秀气灵巧的为嫩;山势绵延不绝的为老,有退有卸的为嫩。嫩出于老,老未必会有嫩。

老龙山峦粗蛮,星体浑浊,所形成的山峰形状难以准确界定是何星辰,龙脉伸出的枝脚紧缩短小;龙身有脱卸剥换,煞气未脱,险峻丑恶;行度径直向前,不灵动活泼,没有变化,形态粗大饱满,没有高耸起伏,形容枯槁,老龙多不结穴。

龙脉的嫩,由老转化而来,古人云:“老龙抽出嫩枝柯,跌断不嫌多。”嫩龙有起有伏,有大小变化,高低转折,一顿一跌,断而复起,起而又断,左栖右闪,灵活多变,奇巧万状。

龙脉由粗变细、由凶换吉的脱卸过程,清巧有情,像树木发出新的枝条,自然条畅,生机勃勃,可以沿着这样的龙脉寻找穴场。

老龙,一般是穴的祖山、宗山,身上带有煞气,得像蛇蜕皮、蝉蜕壳一般,脱胎换骨,面貌一新,才有穴可寻。龙脉的老,臃肿粗顽,怪石嶙峋,不成星体,通过不停地大跌小断,开帐过峡,一起一伏,一曲一折,变得漂亮细嫩,朝气蓬勃,星体明白,常结吉穴。

若龙脉结穴完成后,还有余气之山,继续延绵而去,也可称为“老”。此时一般龙脉已尽,生气逸散,多不结穴。

二、龙脉的行止

龙脉,有始,有行,有止,穴一般位于龙脉所止之处,顺应停留的生气,须仔细辨认其行止。龙脉发端于太祖山,离祖后,奔腾磊落,蜿蜒曲行。

行走中的龙脉,山势起伏,奔走明显,龙身山山石居多,随龙的水流,也急湍奔涌。龙行匆忙,自顾不暇,山水无情,未为止息,大多是没有融结的。书上说,气以势止,过山不可葬也。不过也有骑龙穴的情况,但是“十个骑龙九个空,一个不空又怕风。”

龙脉停止,山势也停,势止形现,水随山走,山交水止,气界水而止。群砂翕聚,众水交汇,明堂端正,龙虎有情,朝案分明,水口关栏紧锁,有真龙融结。

龙脉的行止,重在观水,尤其水口。古语云:“入山观水口,登穴看明堂。”水口是龙穴的门户,贵在关拦重重,紧锁周密,有情于龙穴。若山势奔走不停,水势峻急不环,门户不关,罗城不卫,山水不团聚,未有结作。

分辨龙脉的老嫩与行止的情况,仅靠文字理论来学习是难以理会掌握的,还须上山实践,观龙意会,言传难体会其精妙所在。

注:上述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寻龙》书籍——五星形体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山,我们祖先把所有的山归纳为五星山,五星是指金木水火土五个不同形状的山势,山脉从远方走来,产生不同的山势,形成了不同的星体,星体以剥换为贵,特远为尊.主山峰峦秀丽挺拔,气宇轩昂,远 ...

  • 形峦基础,论龙脉的剥换,如何辨别

    在堪舆中,龙脉就是蜿蜒起伏的山脉,龙脉的剥换其实就是山脉的变化.杨公云:"一剥一换大生细,从大剥小真奇异,剥换退卸见真龙,小峰依旧狼星起.剥换如换好衣裳,如蚕蜕壳蛾脱翼." 天地之 ...

  • 风水中龙的老嫩与龙的行止

    每日一语:如果事与愿违,就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相信自己,相信时间不会亏待你. 最迷人的最危险 雅楠 - 最迷人的最危险 龙脉就是起伏的山脉,龙脉复杂多变.蜿蜒前行 ...

  • 形峦知识,论堪舆中龙脉的枝脚桡棹,介绍分类情况

    枝脚桡棹是堪舆中指龙脉两侧的山峦形势的术语,枝脚指树的枝桠,桡棹指摇船的桨.形象的将龙脉比喻为树干或是船只,龙脉分出的生气所成的山峦就比喻成枝脚或桡棹. 龙脉在行度之间,会往两旁再出脉,也有的不会.枝 ...

  • 论堪舆中龙脉的长短,真龙结穴是否与龙脉的长短有关

    ​堪舆中借龙的形象来表示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等,"指山为龙兮,象形势之腾伏."因传统文化中的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山脉的形势就像龙一样变化多端, ...

  • 寻龙点穴,论堪舆中的突穴,平洋一突值千金

    在堪舆中,寻龙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用于建造阴宅或阳宅的具体地点和位置,也就是龙穴,乘其生气,受其福荫. <堪舆漫兴>中云:"山中有突少人知,若在平洋突更奇.山谷藏风顶上葬,平洋 ...

  • 寻龙点穴,论堪舆中的盖、粘、倚、撞

    龙行到头常常起穴星结穴,穴是龙脉生气聚而结作出来的,形状虽变化多样,移步不同,但总的来说,离不开阴阳二气.二气冲和,才有生气可乘,即阴来阳受,阳来阴受,急来缓受,缓来急受. 点穴要看生气聚处,不可拘于 ...

  • 寻龙点穴,论堪舆中的盖、粘、倚、撞穴

    龙行到头常常起穴星结穴,穴是龙脉生气聚而结作出来的,形状虽变化多样,移步不同,但总的来说,离不开阴阳二气.二气冲和,才有生气可乘,即阴来阳受,阳来阴受,急来缓受,缓来急受. 点穴要看生气聚处,不可拘于 ...

  • 寻龙点穴,介绍几种堪舆中常用的定穴方法

    ​点穴是堪舆中很关键的一个步骤,也是目的."穴"的古意为土室.洞穴,是人类用以防风避雨和居住生活的地方,点穴的是寻找藏风聚气的宝地.龙真穴的,山环水抱,生气汇聚,在其上建造阳宅或者 ...

  • 寻龙点穴,论堪舆中龙脉结穴成堂局的三种形式

    堪舆宝地会有因真龙停聚而形成的堂局,生气旺盛.圆融.真龙真穴的所在,圈一方天地,穴位在中央,统领四方山水.如官府大堂,书吏皂班拱向,旗枪伞扇排列,俨然可观. 堂局是龙穴周围之地,诸山环绕,众水朝拱,生 ...

  • 形峦知识,堪舆中鬼星的吉凶,如何用鬼星点穴

    鬼星,又名鬼山,是指穴后枕撑穴场向后拖出的山,作用是撑托穴后使其充实不空凹.因其在穴山后面,当面一般看不到,如同"鬼"一样,在暗中偷偷帮助,故称鬼星.穴山若有鬼星在背后撑拖护持,更 ...

  • 论堪舆中龙穴与砂的关系,点穴时砂的分类情况

    堪舆中强调藏风聚气,山环水抱.在堪舆格局中,砂指前后左右环抱龙穴的群山,与来龙呈隶从关系.书中云:"无砂则龙失应,无龙则砂无主,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头俯伏,行行无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