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言文《大铁椎传》·原文·译文·赏析

〔清〕魏禧

原文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井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选自道光刻本《易堂九子文钞·魏叔子文钞》 

庚戌年十一月,我从扬州回家,与陈子灿同船。子灿时年二十八岁,爱好弄槍使棒,我给他讲授《左传》中的兵谋兵法时,趁机问:“你走南闯北,碰到过奇异之人吗?”子灿向我讲述了大铁椎的事,于是我写了《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搏击,七省爱好技击的人都来向他学习 武艺,人们因他长得雄伟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善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

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象锁上的链子,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 谈,说话象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我们同住一个寝室,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井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客人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 上了。

有一天,客人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但是现在看来你和你的门徒不能委以重任,我将走了。”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客人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向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竭力请求客人同往。客人没办法,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客人骑马飞驰而下,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客人,客人大喊着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坠落 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围成环形向前进逼,客人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客人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方飞马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魏禧评论说:张良找到了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铁椎捶击秦始皇,大铁椎大概也是那种人吧?老天生下有奇异才能的人,一定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但我读陈亮的《中兴遗传》,发现那些才智出众、侠义刚烈、雄奇卓异的人,无声无息地不能在当代显露功绩声名的,又为什么这样多呢?是不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任用呢?还是任用他们自会有一定的时机呢?陈子灿遇见大铁椎是壬寅年,看他的相貌应当是三十岁,那么大铁椎今年已有四十岁了。子灿又曾经看见他写买东西的单子,楷书写得非常工整漂亮。

(宋心昌)

鉴赏〕

这篇文章的第一句是从远处淡淡写来,“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属于作传前的引言,交代了写这篇传记的缘由和起因,文字朴实简洁,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情的起由,一一交代得清楚明白。接着,作者写道: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作者先写了宋将军这个人,又写了另一个人:“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从而出现了三个人物: 陈子灿,高信之,宋将军,而三个人物之间又构成了一定的关系。陈子灿和高信之是同学,而高信之又是宋将军的弟子,这样才有可能在宋将军那里见到大铁椎。这就突出了陈子灿对大铁椎其人其事是亲眼见到;而陈子灿又是亲口向作者介绍,因而,对于作者来说就是亲耳听到。作者在正式描述大铁椎以前,花这些笔墨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可有可无。因为大铁椎是个“异人”,如果不交代清楚,那么人们会认为这是传说中的人物,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作者这样写就增强了人物和事迹的可信程度。至于这一小节里着力突出宋将军“工技击”、高信之“多力善射”,又有什么目的呢? 我们在后面将要谈到。

接着,文章就开始正面描写大铁椎了。“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这里是从外形特征上描写大铁椎的,初步点染了他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扣住他的武器来描写,这样他也就因武器而得名。他连饮食、行礼这样短暂的时间内也不肯放下铁椎,可见他的警惕性很高。作者接着写道: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大铁椎“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描述了大铁椎的外貌,描写了他特有的武器,初步勾勒了他的性格特征。接着一段文字描写了大铁椎行动的奇异,神出鬼没,来去没有踪影。那么,他的行踪这样诡秘,是什么原因呢? 他腰带里的许多银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作者设下的一个悬念。下面的文字会作出回答。“一日,辞宋将军曰: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把前文设下的悬念解开了,原来他神出鬼没是去击杀强盗的,他腰间的白银是从强盗那里夺来的。文章接着写了两人之间的对话,交代了大铁椎突然离去的原因,说出了他不平凡的战斗经历,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这一段是决斗之前的描写,下面就正式描写决斗的场面和情景了。“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这一句交代了决斗的时间、地点、环境。作者接着叙述道: 大铁椎奔驰而来,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强盗骑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后面跟着一百多名背弓箭的步兵强盗。这里从人数和武器配备上突出了众寡悬殊,也就突出了大铁椎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高强的武艺。文章紧接着又写:“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作者生动地描述出了手挥大铁椎的客人与“提刀”乘马的贼搏击的场面。这里将大铁椎作战的勇猛写得活灵活现。接着,“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这就把激战的场面描写推向了高潮,铁椎飞舞,象流星赶月;左冲右杀,如蛟龙入海,这是何等激烈的场面,又是多么英勇的战斗! 写到这里,作者收起一笔,转入对那个躲在空堡里的宋将军的描写: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这就通过宋将军的紧张情态,反衬了战斗的激烈和大铁椎的英勇。接着作者转过笔触写大铁椎。“忽闻客大呼曰: '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决斗的场面描写到此结束,下面转入作者的议论:

魏禧论曰: 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

魏禧在这里化用典故,感叹大铁椎却遇不到张良这样的人,只能独往独来,无法建立轰轰烈烈的功名。这段话又说明了,陈亮的《中兴遗传》所记那些英雄豪杰,不能在世上建立功名而消失了的真是太多了。难道这些人材不能被人使用,或者说使用他们还需要时势吗?这是作者的感慨,感慨大铁椎生不逢时,感慨无人赏识他的才干。这段议论点明了主题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最后两句再次转入对大铁椎的描述: “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这最后一句的补充,虽然是轻轻一笔,但出奇制胜,说明大铁椎不仅能武,而且能文,这就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

这是一篇传记散文,顾名思义是写人的。散文描写人物不象小说,它有自己的写法,这就是抓住人物形象和性格上最有表现力的特征,用寥寥几笔加以勾画,使之形神毕肖。全文扣紧了一开始所说的“异人”二字来描写,自始至终表现大铁椎的奇特。他相貌丑陋、食量很大、沉默寡言、随身的武器须臾不肯离开。这是从外部形态上刻画。接着便从行动上加以描绘。“言讫不见” “窗户皆闭”,生动地表明他动作迅敏:“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真是来去无踪,神出鬼没,传神地表现了他行动轻捷。他要离去时,对宋将军说的一番话,豪情胜慨,洋溢在字里行间。他解释和说明了自己的神奇的行动。他虽然轻视宋将军的无能,却又不肯连累宋将军,表现了豪侠之士的江湖义气。在决斗前夕,对宋将军的安置和嘱咐,又表现了他的细心。在正式决战时,对大铁椎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这段描写中“驰”、“吹”、“呼”、“挥”、“击”几个动词连续运用,形成了连贯性的战斗行动,表现了人物的气势、力量,威武和神勇。这段场面有概括性的战斗描写,有特写式的杀敌行动,“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短短一句,写得传神逼真。“突”字表明强盗是突然袭击,但是大铁椎早有警惕,他猛然间大喝一声,威震贼胆,从气势上压倒强盗。他立即挥起铁椎打过去。“贼应声落马”的“应声”用得极好。这就是说呼声、挥椎都是在眨眼之间发生的,而强盗也是在呼声中眨眼之间被打死的。这就写出了速度、威力、勇敢,使得大铁椎的形象光彩照人。战斗结束后,大铁椎在呼叫声中,在尘土滚滚中奔驰而去,又是何等矫健神奇。文章最后一句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表明大铁椎能文善武,进一步突出了大铁椎是不可多得的“异人”。总的说来,作者是在“异”字上做文章,表现他外形奇异,动作奇异,战斗奇异,性格奇异,才能奇异。作者先是淡淡的几句话,到写决斗场面的时候,就不吝用墨。这样,笔墨由淡入浓,人物形象遂由远及近,最后巍然屹立起一位威武神奇的人物形象。作者抓住一场决斗的前因和过程来描写,突出重点,其余的笔墨用得很少,作者在处理疏密关系时很有艺术匠心。为了更好地刻画大铁椎,作者还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描写手法。众寡悬殊,大铁椎一人,对付一百多名步马强盗,这就更突出了大铁椎的英勇和所向无敌的气概。而擅长技击、名扬七省的宋将军竟然在观战时,紧张得两腿发抖,就进一步显示了决斗场面的激烈和大铁椎的威猛,达到了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异人”却不能为世所用,建功立名,作者感慨系之的议论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0)

相关推荐

  • 古代志怪故事:毛生

    毛生 明朝嘉靖年间,天下骚动,盗贼豪客四起.洪州有几个举子进京考试,带着很多钱.走到徐州的时候,有个少年求搭船.自称姓施,也是应试举子,自己独行怕遇到强盗.他说话是吴地口音,秀才打扮,穿戴也很整齐,像 ...

  • 聊斋志异《柳生》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柳生>原文周生,顺天宦裔也[1].与柳生善.柳得异人之传,精袁许之术[2].尝 谓周曰:"子功名无分;万锤之资[3],尚可以人谋.然尊阃薄相[4],恐 不能佐君成业.& ...

  • 古代志怪故事:三生梦

    泾水南面有个异人,没人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异人家里空空如也,只是墙壁上挂着一个口袋.他每次出门都带着这个口袋,路过酒家就进去痛饮,大醉之后从口袋里拿出钱来,都是不多不少.人们因此感到惊讶. 有一天,他又 ...

  • 将军赞

    作者:李厚雨,网名鹤羽生,笔名李润生,男,汉族,纳雍县羊场乡鸠介村人,现年45岁,文学爱好者,喜欢创作. 将军赞 将军的塑像, 在鸭绿江; 将军的战马, 驰骋疆场; 将军的精神, 威震四方; 将军的目 ...

  • 聊斋志异:棋鬼(一)有爱好是好事,但千万要有度

    0 1 原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翔林丘间.会九日 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这是个因为兴趣爱好而发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扬州.这个地方有个督同将军.督同是个官 ...

  • 经典文言文《寒花葬志》·原文·译文·赏析

    [明]归有光 [原文]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 ...

  • 经典文言文《喜雨亭记·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

  • 经典文言文《超然台记·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 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 ...

  • 经典文言文《石钟山记·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

  • 经典文言文《方山子传·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 ...

  • 经典文言文《日喻说·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

  • 经典文言文《答谢民师书·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轼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一交一 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 ...

  • 经典文言文《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 经典文言文《前赤壁赋·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 ...

  • 经典文言文《后赤壁赋·苏轼》原文·译文·赏析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