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小祝老师的薛山砚(薛南山砚台)制作、原石收藏和相关文章以及其他网络评论欣赏

琅琊小祝老师的薛山砚(薛南山砚台)制作、原石收藏和相关文章以及其他网络评论欣赏

汇编:老孟

说起鲁砚,各个品种,从图文至特色,介绍甚为详细,唯独薛南山砚,渐渐深寂,只徒有其名,未见详实。今对薛南山砚做一总结,希望对了解薛南山砚有所帮助。

一,产地之争:薛南山砚历史载一出临沂西东南三十里之薛南山;二出大促乡薛南山南山谷之中。据考证,薛南山位于苍山(今兰陵)与临沂城区交界之地,薛南村位同于薛南山西侧。这里的大促乡,应为大仲村乡,应为行书竖写之误。
二,薛南山石颜色种类:薛南山石产于山脚下的页岩夹层中,故色泽上多与页岩色泽相关,主要色泽为浅绿色,也有呈青色,沉绿,橘黄,黄色以及蓝色的变色岩石。
三,薛南山石的形状及地层分布。第一层,观赏石层

(1)薛南山观赏石(含石线)。(2)两侧对称树枝壮薛南山石(含石线)。
(3)含石线化石的块状不规模则形页岩夹薄石饼,可做象形石以上三组岩石,有杂石英包皮,岩块之间有石线。第二层,砚石层(1)一层绿色夹黄丝砚板,开砚堂后色彩恰在堂底位置,色彩艳丽,形态多变。

(2)一层标准的深黄绿色砚层,砚板厚两个厘米左右。为一平薄砚层,石质青色,硬度大,敲击若瓷音,为制砚良材,自然形好。

以上两层,自然形形成好,砚材板面平直,形色兼备为制砚佳品。

(3)为一个沉积岩层,上部为动物尸体和显色物质厚约十厘米左右,是最优质的薛南山观赏石,磨出画面,化石钙质花色若隐若现,可做观景石用,

(4)层为第二沉积层,分两半层,一面可开砚堂,是薛南山石板砚典型石材。

为最好最厚砚材,石质细腻,不含石英,温润如玉,(分两部分,上为杂石下为砚材),砚材或饼块,或球或板,有自然形大块,磨平砚面,若山川流水,有水花物形。

(5)
为又一个新的沉积形成周期,

第一层为2厘米左右的自然形砚石,第二层为层为两到三厘米厚的自然形砚石,第三层为子石砚石,第四到六层为砚石板这是薛南山砚制砚的主要材料。

上图第一层,制砚如下图

下图第二层,

这是第二层的色彩花纹。

近朱近墨第三层为为细腻石质球石,又称元宝石,可以为砚,薛南山村前山谷为好。这层砚石风化后有若龟甲若马蹄的自然形状。

薛南山砚中还有一黄色泥砚见于史载,据考为最底层泥岩沉积岩,如下图。

也是本砚层夹在黄泥页岩的缘故

最后,还有一层3厘米厚的底板,制砚上佳:

分享:

薛南山石砚、金星砚及各自原石?

车庄据说有硯,今去游玩,偶拍几景,车庄的红石,先人磨碎用来烧茶壶。

这不知是个什么图像,上面的黑点为含金属物质。

上图是磨石层下层的少有的红石,古人用此石粉面做茶壶。下两图为细节

薛南山硯的夹层石板,在硯板上也偶見化石,也印证了薛南山硯系沉积岩

今天生日,做一龟甲砚,曰弃甲成龙

以前在论坛上卖的几块石料,鲜有问津,沦为好事者,近期陆续上传之图片,即出自此石

本想做个抄手小硯,一切下去,只能求它。做完之后,像不像高足呀 。可惜一只足上有切割机的割痕

小小的,古人都是用这样的石头做硯l

去年学习做砚,今加深墨池

自己在薛南山捡了几块石头,做方砚台玩。这只是简单做了一下,石质油润细腻。滴水成珠,发墨藏墨,冬温夏凉。风化边完整好看。敬请各位老师指导怎么做出来更能体现它的优点!这才是真正的薛南砚

旧作,送老友拍照留存

薛南山之子石制砚

南山子石,起名:回味,

薛南山石。自然鱼形石

又作,砚台一方,

香檀兴废几朝前,
空余破屋守屯田。
曹嵩此歿因妻美,
昨朝又失碑手浣。
琅琊东南三十里,有一山脉,起伏绵连,自北而起,有雾平山,人山,薛山,薛南小山,狠虎山,驴脖山,土山,以及部分山脉合称谓之大宗山等。
附近村名地志有,山北头,曹家峪,小王庄,薛南,涧头,车庄等。
相传曹嵩率曹氏一族自琅琊西去,行经此山,恰逢大雨,只好暂留此庙中,原本徐州陶谦专门派张闿带兵护送并相约三日后送曹嵩至兖州,并立军令状知会于曹操。无奈天降大雨,三日期过,曹嵩仍未成行,张闿在半路眼见活期己过,送回嵩仍是死,又见曹嵩财力丰厚,故贪利借陶谦之名而追杀之。
嵩慌乱而逃,问部下曰:北为何山,下曰:薛(雪)山。复而问曰,南为何山,下曰:驴脖山。操叹曰:吾命休矣(大雪压松,馿脖子拴槽)。
嵩忙与妻妾躲至后室,见一后窗,让嵩氏先逃,无奈嵩氏太胖,卡于窗中,后追兵至,嵩与一家三十余口全歿于此。后葬于薛山与雾平山之间,后人称此处为曹家圩。薛山此址即在徐州琅邪和兖州泰尖山郡华县之间。
古之砚材,书略有著,多出自寺庙所在之所,盖因古人少印刻,僧道之读修,因贫乏而多用抄经,亦或抄经也是修身兼营生之一方式。抄经必有研用,盖庙宇所址,研也广用,因而知名。
此山于薛山南,故而薛之南山,南山有庙古,硯以用为名,薛南山硯因所也。
北山再南,绵延而至有太宗山,山有郎公寺,与此山此石同地层,为何此处不谓大宗山硯亦或郎公硯,盖因大宗山郎公寺起规模晚于此庙矣。
今日再游,古砖青苔,己为草陌,石池青碑,又已失矣。
拍照留念,兴才于二O一四年仲秋

这也是刁老师的一件作品,
也是我挖出来扔掉的。砚石讲平整,奇石求险崛呀

砚石上下有封石层,石以相邻而相似,也有腐蚀边,垫花盆做观赏皆可,硬者做茶盘也行。

领导要求做一个硯台,很多天了也没找一个合适的料子。
无意间看到桌子上以前做的一方硯,带自然边痕,用水洗净墨迹,呵呵,砚池底部竟然带蓝色的彩。以此石充数吧。
还有一块难得一見的石头,也发上了

杜撰的莲池写经砚

找了块琅琊金星石,小小的,做了个写经砚,不知评价咋样。
练手吧,这半年闲暇主打练习制作写经砚了。

在仓库里找了一块石头,仔细一看,上面有化石的痕迹。自然滋味较浓,决定一做

下图腐蚀槽是化石钙流失的痕迹。

开好砚池后,慢慢清理砚台两面的泥土,保留正面的石筋

清理这些泥土真的很费劲,沟沟槽槽的,有时心里寻思,干脆磨掉算了,磨掉了就不是自然形了,只好作罢。

最让人抓狂的是这些砚侧的自然纹理,真的要命,需要一点一点刮出,大刀太大,小刀也不凑手。

实在急了就处理一下砚池砚背,转移一下注意力。

薛南山有一石塘,起渣土而出墓穴,初见一平面类圆,积皮垢斑驳。众人抢而锤破之,乃一黑石。弃之。

又一细心者,于穴中见一石糢,与言乃小馒头。吾见之大惊,乃与之寻。先前之破石己不全矣。

悻而捡回,清水除泥,盖出于古墓,异味甚重。然心中敬甚,蔵之。

墓已久远,不知何年,研为何人用,亦無所记。时先人之衣骨葬物,皆已成泥,唯土石泥碛可千古。

然两者配合,石质相同,滑面相吻。石糢犹留握指之处。研背虽糙,然置于桌面,研面平坦。

研磨之物,一研一糢也。

惜石出古墓,何人何时不可考,更怜破坏尤甚,不为瓦全。

又疑今之馍名从何来,从此糢呼,亦乎古之乳矣?
沟槽还是要清的,没办法用上了瓷厂刮滚头的钢锯条制作的刀具来清理缝隙中的泥土污物。

给砚面美美容。

砚池也不放过

效果已经不错了,用砂纸和磨棒硬磕吧。

化石痕迹已经显现出来了,白白的下图中

砚池中的彩色纹路已经显现了,

看,下面还有一个小惊喜,在砚池一角,看见了么,白色条纹

还需要进一步使用细砂纸…………

春节到谷雨,寥寥几块石头,感觉人懈怠了,时间去哪儿了,心情去哪儿了?

平复下无聊心情,把几个小石头发上来吧。

偶有所得,写在博文之中,做一个小序:

这个社会中,正直点的人,没法说了。被抛弃,被排挤,被构陷,被气死,总之,没有好下场。

为了活得更好更长久些,与其和社会和现实斗气,还不如干脆认栽。

与其斤斤计较,事事憋气,还不如多花些成本,放下心来,认真拼搏,努力工作,摆脱坏心情,把不该花的挣回来。

他们若压迫,你便给,反正大家都是一样一样地承受,把生气的功夫用来工作,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专下心来做想做的事,放开手来拼搏,犯不着让孙子们把我们气死,憋死,闷死。

调整心态,不与天斗,不与鬼斗,都是普罗,人受我耐。绝不等待。

正体:以下砚作为小楷磨墨亦或笔忝之用。

其一:云池自然形。已归韩老师。

石质尚可,砚石为凹槽鼓顶,环周有自然边型。就势凹槽,挖了两个云池,一为修笔,二位储水磨墨之用。毕竟凹槽小些。不堪大用,墨棒磨墨,小楷足矣。

用作笔忝也可。

其二:几个小螺丝,已归罗庄颜文廷先生。

此石有裂,不修恐不成器,只是初刻螺丝,舍不得丢弃。

其三,自然形笔忝,也可磨墨小楷之用,已归江苏网友

其四:准备做龟甲刻上几个甲骨文,可惜刻字水平有限。没有动它,已归罗庄董老板

其五:琅琊金星瓜形砚,已归高新区高华先生

金星斑驳,银带环绕,发墨甚好。

其六:云纹古化石自然形。自藏存留

不大会刻云纹,但是从石头里敲出化石,呵呵,不易。

正面是一个比翼双飞
其七:荷叶螺丝,静气山水。自藏存留

石质大图,纯粹生物钙。

其八:黄晕木纹子石砚,自藏,标本石

追求拙字。

淄石,琴砚

金星石琴砚

以下几方修改了一下

荷叶砚

回味

化石砚

薛南山砚,追求自然,追求朴拙,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一:形制古拙,这么大个的难找,全周带自然腐蚀边的,是它了。


其二:同上道理,只是这个青筋暴起,应该是彩多纹理多。

其三,尖尖的羊角,又像什么呢?

其四:可以做一个树叶,效果一定不错。

,以上是上层标准砚板料。接下来是元宝石,子石

其五,标准的仿生自然形砚材。

笔架笔忝全有了,


其六,很安详地趴在那里,可惜没拍好。

其七,薛山一带文人最喜欢的形制之一,活脱脱一个大月饼。

看看上图石质,

薛南山砚,下墨中等,发墨较佳,石质细腻,墨汁华润而不生涩感。书画层次感不错,可惜今人用墨以及书纸量大大过于古人,故今人用之磨墨,非耐心而不能。

薛南山随形砚,石质不损笔毫,墨汁久放不涸,盛墨笔架两宜,仿生象形,自然纹理与书家环境形成和谐之境。

琅琊金星石,自然边,随形砚石函不多见啦

春节前网友选一标准板,元宵后才有闲来做。

薛南山砚

钻石就是好用:其一

其二:

金星石存留经典一块:手工一般,只开一槽,不敢造次。

网友定做一块,可能抛之脑后,链接已做,可取

小鸟一只,思慕圣贤。

蕉叶蜘蛛,不是熟手

薛南山石为具有自然溶蚀边的泥质石灰岩夹岩显微晶质石灰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薛南山石砚”或“薛南山砚”。其产地,一说为苍山县大促乡薛南村东薛南山西坡,另一说为临沂城西40公里之薛南山。

注:古文行书竖写,大促乡应为大仲村乡。

薛南山石为具有自然溶蚀边的泥质石灰岩夹岩显微晶质石灰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薛南山石砚”或“薛南山砚”。其产地,为苍山县大促乡薛南村东薛南山西坡。据《临沂县云》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在地质构造上,薛南山石赋存于鲁西尼山穹窿东缘禹王山--苍山南北向断裂东侧中寒武世张夏组黄绿色页岩夹泥岩、泥灰岩岩层中。砚材为黄绿色页岩中所夹的泥灰岩岩块,此岩块的上下两侧为含 泥质的石灰岩,中夹黄灰色显微晶质石灰岩。由于泥质石灰岩表面往往发育有龟裂纹,故岩块的自然溶蚀边即沿龟裂纹分布。其外形呈石饼状,直径约10厘米,最大不超过15厘米。工艺美术家认为薛南山石色泽柔和、沉绿,有彩纹如尘,时隐时现,质地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坚而不载金碳,研墨无声,发墨有光。如姜书璞创作的双鱼潭薛南山砚就为当今这种石砚的佳作之一。其长22厘米、宽14厘米、高2.5厘米,呈随形。犹如峥嵘崖,景自天成。砚堂像静穆深潭,潭中巧出双鱼,使整个砚作静中有动,从而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艺术观。

自然形砚是鲁砚一大特色,砚台外形多就自然边形,无需过多修饰,自然古朴,素雅大方。符合文人随遇而安,人天合一,强调人自然事物三者和谐共处。

鲁砚,自然形砚中以徐公砚,金星砚,龟石砚,薛南山砚等最为特色。

薛南山石,产于临沂市苍山县薛南山,用此石制砚,即为薛南山石砚,又称薛南山砚。据《临沂县志》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薛南山石可制砚者,多为扁平自然形的石饼,径三四寸,五六寸不等,大的很少。

砚石石质多为柑黄色,沉绿色,色泽柔和沉静,映日有贝光发于深处。有彩纹如尘,有形无迹,若隐若现。硬度适中,质地细腻,温润如玉,坚而不载金碳。研墨无声,磨墨有光,发墨而不滞笔。

砚石周边经过长年风化,呈竹节状的石乳纹形态,如竹根密节,纹多垂直,显示于石侧中部,腹背较平,磨去风化层即为完整的砚坯。制砚随其形周边无需加工,乃天成砚材。

以下为引自网络的相关薛南山砚图片(如有侵权敬请谅解)

薛南山石为具有自然溶蚀边的泥质石灰岩夹岩显微晶质石灰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薛南山石砚”或“薛南山砚。

鱼形砚 薛南山石砚

薛南山石砚

  据《临沂县云》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

  在地质构造上,薛南山石赋存于鲁西尼山穹窿东缘禹王山--苍山南北向断裂东侧中寒武世张夏组黄绿色页岩夹泥岩、泥灰岩岩层中。砚材为黄绿色页岩中所夹的泥灰岩岩块,此岩块的上下两侧为含 泥质的石灰岩,中夹黄灰色显微晶质石灰岩。由于泥质石灰岩表面往往发育有龟裂纹,故岩块的自然溶蚀边即沿龟裂纹分布。其外形呈石饼状,直径约10厘米,最大不超过20厘米。

薛南山石色泽柔和、沉绿,有彩纹如尘,时隐时现,质地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坚而不载金碳,研墨无声,发墨有光。

薛南山砚

薛南山砚

薛南山石

出售薛南山石砚,出售薛南山砚,出售薛南山石

薛南山石

巧手雕美砚

鲁南商报

26日早,寂静的薛南山从晨曦中醒来,迎来了爱好淘石制砚的孙家昌。

“薛山石砚”又称“薛南山砚”,据《临沂县志》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有艺术家评论:薛南山石色泽柔和、沉绿,有彩纹如尘,时隐时现,质地细腻,温润如玉,硬度适中,坚而不载金碳,研墨无声,发墨有光。

1951年,孙家昌出生在薛山脚下的兰陵县矿坑镇薛南村。从1984年正式接触制作砚台开始,32年来从没有放下手里的刻刀,每天都有新的创作灵感。“制作砚台就是在石头上作画,但这又跟画画不同,因为它容不得你半点马虎,所以在下刻刀前,每个图案甚至每个线条都要在心里演示无数遍。”孙家昌说。

进入孙家昌家,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摆在阳台底下的一排造型各异的奇石。孙家昌告诉记者,这都是他多年来从山里淘来的“宝贝”,这些未经过雕刻制作的“宝贝”都还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

一张不大的木桌、十几把刻刀、一个切割机、一个打磨机、几张砂纸等,这就是孙家昌的制砚工具。绝大多数砚台的雕刻和打磨完全都是靠人工完成,因为常年雕刻和打磨石料,孙家昌的双手比普通人都要粗糙,不仅纹路多,而且不少手指还起了倒刺。尽管这样,在孙家昌的手里,那些形似小铁棒或长或短、刀锋或扁或圆的刻刀上下翻飞、刀走龙蛇,很快便把一块普通的原石,通过深刀、浅刀、斜刀,细刻等雕法“变成”一方方各具特点的砚台。

提到制作砚台,孙家昌告诉记者,从选料、制坯、创作、雕刻、打磨、上蜡等等,一块朴实无华的石材要做成一台巧夺天工的砚台,要经历十几道工序。“不是每一块石料都适合做砚台,如果说山上有一万块石头,那可能只有一块石头适合做薛南山砚。那么怎么选?还是要凭制砚师的一双眼睛和一双手。”孙家昌说,最初接触制砚时还需要随身携带一个小锤,通过敲打石头返回的声音来判断石头的密度与硬度,随着长年累月的接触,他已经从手感和外表就能判断一块外表普通的石料内里的石品如何了。

“一块好的石料并不需要过多的雕刻,只要意境和石品相辅相成就能出一块好砚。”孙家昌说。

“石木不分家,我最初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了石匠、木匠手艺,从1984年开始正式接触制作砚台、木雕,最初是喜欢,后来演变成习惯。现在由于山体开采,适合做砚台的石材越来越少,这就渐渐演变成一种责任义务了。”说到这里,孙家昌有些落寞,叹息了一声说,“薛南山砚是鲁砚之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真怕以后薛南山再也找不出适合制作砚台的原石。”

鱼型,自然形薛南山砚台

薛南山石,产于临沂市苍山县薛南山,据《临沂县志》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薛南山石多为扁平自然形的石饼,径三四寸,五六寸不等,大的很少。用此石制砚,即为薛南山砚。砚石石质多为柑黄色,沉绿色,色泽柔和沉静,映日有贝光发于深处。有彩纹如尘,有形无迹,若隐若现。硬度适中,质地细腻,温润如玉,坚而不载金碳。研墨无声,磨墨有光,发墨而不滞笔。砚石周边经过长年风化,呈竹节状的石乳纹形态,如竹根密节,纹多垂直,显示于石侧中部,腹背较平,磨去风化层即为完整的砚坯。制砚随其形周边无需加工,乃天成砚材。以下为引自网络的相关薛南山砚图片(如有侵权敬请谅解)

“得山水静气”薛南山石砚作者:聚砚堂

薛南山石砚为鲁砚品种之一,石产于临沂苍山县薛南山山谷中,系谷中的石饼状砾石。

《临沂县志》记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

颜色青绿、青黄、灰黑者皆有,砚面偶有图案出现,无大块,石英及裂纹较多。直径一般10cm左右,最大不超过20cm。

质细温润,硬度适中,发墨而不滞笔。

“得山水静气”薛南山石砚,作者:山东工美大师傅绍祥先生,见图:

丙寅年制作的传统手工薛南山砚(即薛南山石砚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