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一味,诸症皆消!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 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临床主治湿困脾胃引起的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等症。
苍术的传奇
从前有个许学士,这是人们对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的尊称。相传青年时代的叔微异常勤奋,每天攻读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许学士有一个睡前饮酒的习惯,大概是取民谚“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养生之意吧!
几年后,他时时感到胃中漉漉作响,胁下疼痛,饮食减少,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来。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会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许叔微陷入深思并四处求治。
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于是,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已解救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
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药在精”的一贯学术思想,选用苍术一味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合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药数月后,他的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
儿童最佳伴侣,再也不用担心小朋友消化不良、了。本品采用山楂、麦芽、鸡内金、陈皮、大枣、淮山药、茯苓,健脾消食的作用很明显,改善积食、厌食、磨牙、流口水、腹部胀、容易饱不长肉等问题
苍术的功效
为什么一味苍术有如此效力,对于许叔微的怪病有这样奇特的治疗效果呢?原来,许叔微素嗜饮酒,伤及了脾胃,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脾与胃互为表里而致“湿阻胃”,从而出现了胃中漉漉有声和夏天左半边身躯无汗而右半边有汗及呕吐胃液等内湿症状。
脾属土,土爱暖而喜芳香。苍术气味芳香,性辛、温而味苦,归脾胃二经。药证相合,气味相投。苍术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湿,湿邪属阴之气,得温则化。
许叔微辨证准确,选药精当,一味药而收神功。还要认识的是,许氏坚持长期用药,且不断加大用药剂量的方法也是有良苦用心的。他深知湿邪性粘腻而滞,不易速去。只有坚持长期服药并逐渐加大剂量,才能增加药力在体内的积蓄,最终攻克湿邪。
治疗风湿病
苍术的功效最主要是健脾利湿,还可祛风散寒。中医在治疗风湿等疾病时,最常用的就是苍术。风湿在古代叫痹症,认为是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但是,因南方气温较高,湿邪容易和热邪结合在一起,所以,风湿也有寒热之分,但不管是哪种类型,我们都可以用苍术来治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方子,苍术30克、桂枝10克、透骨草30克,把这三味药一起熬,熬出来的水泡泡疼痛的地方,或者用毛巾蘸了药汁敷在疼痛的地方也可以,对缓解风湿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现代人脾虚湿重,祛湿更需要配合健脾降胃代谢痰湿,才能顺利祛除痰湿之邪;同时利小便以通调水道,给湿邪以出路,加速体内水湿排出。主要成分:炒白术 苍术 枳实 白茯苓 泽泻 陈皮 炙甘草 竹茹
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中医叫消渴,包括水湿型、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水湿型患者舌质一般是偏白色的,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白苔;而阴虚型的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舌质红、脉细数,口渴、口干;而脾肾阳虚型的则表现为面色白,畏寒肢冷,腹胀等。
对于水湿型和脾肾阳虚型的患者特别适合用苍术,这里也向大家介绍一个专门治疗消渴的方子--苍玄芝蚕,即苍术30克、玄参15克、黑芝麻30克,再配上点蚕茧,水煎服。苍术的药性很烈,而具有滋阴作用的玄参可以中和苍术的燥性,蚕茧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治消渴的,黑芝麻补肾,这四味药配在一起,对治疗消渴病颇有疗效。
运脾胜湿论苍术
元代朱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用,又能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药必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苍术为足阳明胃经,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确是高见。金代刘守真谓:“苍术一味,学者最宜注意。”亦言其效验之广,余临床擅用此品,总结其用有四。
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之转输水谷精微,脾旺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故有“脾为后天之本”之说。苍术燥湿而不伤阴,湿去脾自健,脾健湿自化。故治慢性病,以“脾统四脏”为宗旨,习以苍术为君,振奋生化之源,起废振颓。如合升麻治内脏下垂、低血钾、肺气肿,冠心病皆应手而效,治老年人之脾胃病,独擅胜场。
先贤有谓,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盖脾运一健,则气血生化不源,故先人补血用熟地常伴砂仁,宗其义,常于滋腻之大补气血方中加苍术一味,既能监制补益药物之滋腻,又能促进药物之吸收。如常用之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皆辅以本品,服药后无中满之弊。如曾治一“再障”患者,前医投大补阴阳之品,血象不见好转,乃加苍术一味,豁然开朗。另用于寒凉药中,可防伤胃,均属得意之笔。
痰瘀俱为粘腻之阴邪,故欲化痰瘀,须赖阳气之运化。苍术运脾祛痰饮皆其所长。化瘀固须行气,然根据痰瘀同源以及脾统四脏之观点,在瘀浊久凝时亦常加苍术以速其效,事半功倍。另如用苍术入泽泻汤治耳源性眩晕,与苓桂术甘汤防治哮喘,单味煎服治悬饮、消渴、夜盲,皆验。
据“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义,治脾以防治肝病,亦颇所获。忆1962年秋,余肝病急发,除输液外,复投保肝一类滋腻品,造成湿困成饮,白沫痰盈碗,转氨酶高至500单位,乃按土壅侮木例投苍术合五苓散,一月而瘥。旋悟保肝不如健脾之义,历年来遵此旨治疗肝病多例,如沪上“甲肝”流行之际,对出院病人皆以“苍术片”预后,疗效满意。
苍术之施用,应善于配伍,对寒湿重者常与附子、肉桂同用;湿热交困与甘露消毒丹,黄连并投;伤及胃阴与石斛、玄参、麦冬配伍;湿热流注经络则与石膏、桂枝齐施;肝阳挟湿,目糊便燥常与黑芝麻入煎;气虚者益以黄芪、升麻等等,习为常度。
朱丹溪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创越鞠丸,用苍术、川芎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示后人治郁大法。苍术气味芳香,不仅善长燥湿,更能行气解郁,配以川芎,气血双调,用于多种难治病,有“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