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卿崩漏治验

崩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治疗时首先应注意辨证。其辨证方法的先后次序与方法是:

1.脉象:数者为热,沉者为气滞,滑者为热,细数者为阴虚有热,沉细弱者为气血俱虚,虚大者为气血大衰,涩者为瘀血、寒滞。

2。腹部症状:小腹冷者为寒,小腹坠痛者为瘀血,小腹空虚感者为虚,小腹坠胀感者为气滞。

3.大便:大便稀溏者为脾虚,大便秘结者为胃肠实热兼瘀血。

4.经色:鲜红者多热,淡红者多寒,大量血块者为瘀血。

5.全身症状: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头晕头痛为肝郁气结,身热尿黄赤为热。

崩漏的治疗,一般病因比较简单者容易治愈,复杂者治之则较难,而临床上又以复杂者为多见,因此必须注意兼夹证。如虚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实证,实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虚证,寒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热证,热证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寒证。总之要特别注意所谓的独处藏奸,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常见的证候有四:

一、心脾两虚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量少而淋沥不断,面色皓白无华,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心悸纳呆,时或轻度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或濡缓或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

党参9克 黄芪15克 白术9克 当归6克 炙甘草4克 茯苓9克 广木香3克 鸡冠花30克

若失眠严重加炒枣仁10克,远志6克;腹痛严重,下紫黑血块,加三七39克,甚者加桃仁9克,红花9克;面色皓白,气短者,加人参10克,去党参。

夹杂证以瘀血、气滞、热证、脱证为多,当治之无效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祛寒药、固涩药。

二、血热妄行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热缓而淋沥不断,血色鲜红或紫红,身热或无明显身热,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

治宜凉血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

川芎9克 当归9克 白芍12克 生地12克 黄芩炭12克 黄连炭12克 地榆炭12克

若下血量很少可用荆芥四物汤。

若五心烦热,体瘦,经期口干口苦,脉滑数,用固经丸加减:

龟板30克 黄芩9克 黄柏9克 白芍9克 椿根皮9克 香附6克 海螵蛸9克

此证的夹杂证有瘀血、气滞、寒证、脱证、气虚,在治疗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加入活血药、理气药、温里药、补气药、固涩止血药。

三、寒热夹杂

崩漏下血,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冷痛,或素有胃脘冷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手心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细。治宜温经止血。方用温经汤加减:

当归9克 川芎9克 白芍9克 党参9克 吴茱萸3克 桂枝4.5克 阿胶9克 丹皮9克 半夏9克 麦冬9克 生姜3片 甘草6克

若面色皓白加人参9克,去党参;出血量多者加鸡冠花30克。

若手足厥冷,腹冷痛,口苦口干,舌苔黄厚,脉沉细弦者,宜黄土汤加减:

阿胶9克 黄芩9克 生地12克 白术9克 附子9克 甘草6克 鸡冠花30克 伏龙肝50克

对于崩漏的夹杂证,重点是区别其中寒热的多少,瘀血和血虚的多少。脾虚和肾虚的多少比例。

四、气滞血瘀

崩漏不止,或来势急而量多,或来势缓而量少,淋沥不断,小腹坠胀疼痛.大便秘结.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舌苔黄。舌质红,脉沉涩或滑数。治宜理气活血。处方:

木香9克 香附9克 乌药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丹皮9克 大黄3克 陈皮9克

附案:

案一 王某,女,55岁。门诊号:81287。

1965年9月14日初诊:近3月余来月经时而淋沥不断,时而大量出血,血色淡红,口苦口燥欲冷饮,午后身热颜面潮红,手足心热,尿黄,舌质稍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属血热妄行。处方:

龟板30克 黄芩7.5克 黄柏7.5克 栀子9克 地榆炭6克 丹皮9克 丹参9克 三七9克 香附6克 海螵蛸9克

二诊:服药2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口苦舌燥减轻,上方续服。

三诊:服药6剂后月经正常。

按:综其脉证属血热妄行,为阴虚内热,治宜清热养阴,凉血止血,方用固经丸加减。方中加丹参、三七,虑其血与热结,恐有血瘀之变,用其活血止血,香附理气行滞以助血行。全方养阴凉血,少佐活血,体现了李老澄源知常达变之见。

案二 李某,女,35岁。门诊号:46009。

1961年10月7日初诊:因腰腹部扭伤而致阴道出血淋沥不断,血色紫暗有块,腹痛拒按,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尿黄,舌黯有瘀点,苔稍黄,脉沉滑。处方:

丹皮9克 丹参7.5克 生地9克 归尾9克 广木香7.5克 香附7.5克 白芍6克 黄芩9克 蒲黄7.5克灵脂7.5克

二诊:服药2剂后,阴道出血减少,腹痛减轻,血色变浅,血块减少,食欲仍不振。上方加炒二芽各7.5克。

三诊:继服2剂后出血基本停止,诸症好转,续用。

按:本病系闪挫外伤,伤及胞宫冲任,属血瘀证。旧血不祛,新血难安,故阴道出血淋沥不断;瘀阻冲任,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瘀而化热,故见诸热候;气血郁结,失于荣养,故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之症。本案显属实证,治之以逐瘀止血汤合失笑散加减,全方共奏理气活血清热之功。二诊加入炒二芽、木香、香附解郁醒脾,瘀祛热清新血安而达止血之效。观之李老治病必求于本,源清则流白能塞。

寓塞流于澄源 图复旧于调和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崩者热急量多,漏者热缓量少,然俱是重症。方约之提出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为众多医家所推崇,初用止血以塞其流,末用补血以还其旧。李老认为三者不能截然分开,当审其病有侧重,然塞流、复旧均须审因论治。

本于澄源,不可拘于陈规。

塞流非一味止血,当随证用药或益气摄血,或清热凉血,即或收敛固涩,亦得收涩兼具开通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复旧不泥调肝补肾,当复审其因,俾使冲任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而经调病愈。本病病机复杂,澄源求本之时当兼顾兼夹,知其已变或将变,已变者有证可寻,有脉可候,未变者常人多有疏忽,故在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酌加未变证相应之品,甚或未变先防,必药中病的,效如桴鼓。

附案:

白某,女,23岁。门诊号:74927。

1964年3月21日初诊:素体虚弱,产后出血过多,面色觥白无华,神疲乏力,头晕,动则心悸,汗出,手足不温,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处方:

黄芪15克 党参9克 当归15克 白芍7.5克 白术9克 茯神9克 干姜3克 熟地15克 木香4.5克 炙草4.5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出血量减少,心悸气短减轻。上方继服2剂。

三诊:病人自觉症状减轻,阴道血止,又连服数日后改用养血归脾丸。

按:本病为产后血崩,方中无一味止血之剂而用益气以达摄血,寓塞流于澄源之意,待血症减改服养血归脾丸调经善后,为复旧求于澄源。

《百名老中医之李翰卿》

(0)

相关推荐

  • 【道 | 术】何子淮谈芍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芍药又名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芍药性凉,味酸.甘.苦,入肝脾两经:功能养血敛阴,柔肝缓中,止痛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痛.泻痢.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神经挛急等. 芍药味酸.甘.苦, ...

  • 痛 经 王成荣

    中医有关痛经的确切记载宜以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最早:"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手少阴二经,用温经汤加桂枝.桃仁.若忧思气郁而血滞,用桂枝桃仁汤.地黄 ...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崩漏治验两则

    一."不补补之"治血崩 妇人崩中漏下之症,有因于血热者,有因于血瘀者,亦有因于脾肾虚损者,依法治之,必有良效.而余曾见年龄五十左右之妇女,正处更年期中,或老年妇人,有一种血崩,往往 ...

  • 崩漏症验案一则

    编辑整理  邢思明 崩漏症验案一则 导读:崩漏用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上还是需要一定的胆识,所谓"胆大心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做起来难呐. 左×霞,女,40岁.近半月来,月经淋漓不断 ...

  • 红崩古方治验

    蔡某,女,40岁,已婚,工人.1993年9月3日晚10时来诊. 其夫代诉:平时月经过多,有时1个月2次,七八天结束,量多,时有血块夹下.常感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近10日来持续出血,某中医开药3剂,第一 ...

  • 李翰卿一氧化碳中毒治验

    [治疗原则]一氧化碳中毒,宜从痰瘀论治.        李老认为,轻度.中度的一氧化碳中毒,有的不治自愈,有的必须急灌醋或酸菜汤才可恢复:若为重度者,特别是表现痴呆.木僵.瘫痪.失语.长期昏迷.惊厥者 ...

  • 老年白崩古方治验

    魏某,女,70岁,已婚,居民.1978年10月3日首诊.主诉:48岁绝经,20余年无带.5日前不明原因白带淋漓而出,一日夜数阵,气味不浓.近2日带下如注,势如崩堤,头昏眼花,心慌气短,小腹冷痛,全身无 ...

  • 什么中药方治崩漏 治崩漏的五大中药方

    崩漏属于妇科常见病症,简单的说就是女性阴道出血异常出血的现象,如可表现为大量出血,或是不规则出血,出血淋漓不净等,这些症状都会给女性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要及时治疗,有五大中药方可治疗崩漏,崩漏的女 ...

  • 【马有度:崩漏临证治验】

    崩漏临证治验著名中医学家马有度教授,长于内.妇.儿科诸病的诊治,其中对崩漏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 他在<中医精华浅说>中专门写了一篇<崩漏>,对崩漏的辨证论治,有理有 ...

  • 中医治崩漏名医名方治验良方

    中医治崩漏名医名方治验良方

  • 王幸福治虚热崩漏验案

    [案例追踪]张某,女,37岁.月经淋漓不尽半年有余,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用药多种仍然不止,特慕名前来就诊.刻诊:中等身材,偏瘦,面色略红,月经每次量大,且持续半月之久,这次已经十余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