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私塾|第四届|碎片03
温度/循环
有成员说:
观察了矿泉水、动物流的口水、骆驼的尿液、我呼出的冷气、手中的汗水和落下的眼泪,我觉得这些都是水的各种存在形式,包括牛背上的霜、天上的云朵和海子里的咸水…
我就想虽然它们文字上描述的不一样,但本质上它们都是水,是通过不同的生命载体和与温度的互相作用表达了它们自己,但最后都会回归自然并在自然中循环。
稻子:
用温度区分水一般有三种水的状态。在刚描述的这些水的存在形式中,温度似乎并不是区分它们的有效方式,在分享中提到的循环更像是用知识和联想完成的。
温度和循环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呢?
可以继续拿炉子上烧水来举例:水不断的重复着加热冷却,再加热在冷却的的过程,如果每次加热都会沸腾,则水每次都明显减少,直到最后烧干。对于炉子来讲,能经历住多次温度的循环是它最主要的功用,这种状态就像远远没有达到沸点就冷却下去的水。所以更换炉子的频率远低于更换水。炉子和炉子上烧的水是两种温度的循环方式。
温度的循环未必和载体的临界点有关。
温度/时间
有成员说:
从公路去青海湖边,要经过一片草地,靠近湖边的地方湖水渗入草地后结了冰。走在上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冰下被冻住的枯草。冰是在极冷温度下形成的,它凝固住草,改变了枯草存在的时间。比如火山喷发、动物冬眠、铸铁炼钢、冰棺、冷冻卵子等等都是,要么延长存在,要么减短存在。
所以我觉得,温度可以改变和控制物体存在的时间。
稻子:
散热、保暖是动物和人最基本的存在需求。
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内部机能的运转。
借助温度改变和控制物体存在的时间,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在摆脱时间的约束。
时间也在改变温度,处于环境中的温度随时都在变化。
温度/保温
有成员说:
我骑的那头骆驼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是一路走一路吃。中午休息吃午饭的时候,我很冷,食物的欲望空前的强烈,就一直不停地吃,吃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暖和很多。骆驼和我都是通过吃东西来补充能量的。下午风很大,我看到骆驼围在一起挡风取暖,吃东西是一种取暖方式,围在一起也是一种。
后来她继续补充:
我觉得温度是非常容易流逝的。如果不能持续地提供能量,温度就会流失掉。比如我们烧开水,如果停止加热便会逐渐变凉。离开冰箱的冰块,离开了冰箱那个环境就会慢慢的融化。
这两天温度差不多,但今天的风要大许多,我能明显感觉今天比昨天要更容易感受到冷。我发现保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防风。
稻子:
目之所及,之所以产生“保温”的概念是事物很难独立存在,无法从外界环境中抽离出来。
保持温度的基本途径可分为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吃饭保证了我们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体温是其中一个基本的外在附属特征,往往是粗略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保温就是开源和节流的逻辑,要么提供温度,要么降低温度的损耗。抱团取暖的意义在于内部温度能相互融通的同时减少了单个身体与外界的接触面。
对风的冷暖感受多来自于我们皮肤和风的直接接触,也能体现出皮肤和风之间介质的保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