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塞尔展凉凉”开始,聊一聊近期的国际钻石行业动态
关于'巴塞尔世界’(BaselWorld)展会的事情,说起来真的是个痛苦的过程。四月中下旬,由于组织方MCH集团提出的“不合理退费方案”,导致劳力士(Rolex)、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帝舵(Tudor)、香奈儿(Chanel)、萧邦(Chopard),以及LVMH旗下的宝格丽(BVLGARI),宇舶(Hublot),泰格豪雅(TAG Heuer)和 真力时(Zenith)宣布联合退展,着实引起了业内的轰动。当时我在公众号发过一张时间表,详细地描述了自2018年7月29日以来的关键事件(点击查看)。
昨天,展会方面在Facebook上官宣了自己已经和展商方面达成了“友好的解决方案”,并同时表示“取消2021年展会,具体日期等待通知”。
这是他们在FB上的官宣页面:
这是MCH集团的新闻原文:
这是MCH年初至今的股价变化:
作为“带头大哥”,劳力士的董事Hubert du Plessix(同时也是瑞士展商委员会主席)也出现在了新闻稿里,表示很高兴看到MCH找到了解决方案,并且感谢一众品牌(就是被他带走的那些)对瑞士钟表业的坚持和执着等等。其实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就是经过背后利益交锋之后的结果,不过Plessix肯这么说,也算是给了巴塞尔一个面子。
Rapaport和IDEX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消息,毕竟这涉及到很多品牌在2020-2021年的全球发展战略,其中自然会影响到与之密不可分的钻石行业(巴塞尔展不是只展钟表,钻石也是很大的一部分)。现在疫情在全球的整体影响依旧很大,所以无论是钟表还是钻石领域,都“在夹缝中求生存”。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情况好很多,但是即使马力全开,在钻石领域的影响占比也只有15%左右。
Edahn Golan昨天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四月份的钻石行业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全球成品钻批发价比三月份又降了1.7%(这个数字我认为有待考证),但相比小麦(-4.7%)、咖啡(-11.9%)、食用油(-7.2%)之类的商品来说,已经好了很多。以下是他公布的“国际成品钻批发价格趋势图”:
但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事实是:现在造成钻石价格下降的最大问题就是交易量很低。之前的文章里也讲过,全球3/4的钻石原石批发都掌握在头部公司手中,并且以合约的形式销售给中游。四月份的钻石整体交易量同比下降幅度为85%(其中印度出口为0,以色列降了82%,比利时降了85%左右,其他地区的数据也是类似),这就意味着,四月份的价格变化其实是基于15%的交易量来统计的,并不“具有规模化的说服力”。甚至可以认为,现在对钻石价格的预测并不科学,而要等到疫情过去、市场放开之后,根据交易量的上升情况再做判断。
关于这个问题,头部公司肯定是有考虑的。前几天戴比尔斯(De Beers)CEO Bruce Cleaver不就发了一封公开信吗?信里他主张“自由的交易”,针对的就是印度GJEPC“5月15日起停购原石一个月”的号召。印度是全球钻石加工中心国,在中游的占比达到90%,他们要是停购一个月,估计上游大部分公司都歇菜了。
Cleaver的这封信有点儿把戴比尔斯推到了印度对立面的意思。不过如果细品一下,其实印度停购一个月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一旦行业恢复正常,印度迟早需要采购大量原石来供应下游市场。只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Cleaver必须写那封信。
这事儿还没完。
昨天IDEX刊登了一篇文章,说Cleaver同志认为“印度如果这么干的话可能会输给中国(和泰国)”。这是报道的截图:
这其实就相当于继续给印度政府和GJEPC组织施压,告诉他们“别闹,让工厂自己决定进不进货”。工厂也不是傻子,资金转不过来的当然不会想着进货,能转得动的都会想着压价(毕竟加工利润真的太低了,而且还卖不掉)。戴比尔斯肯定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和Alrosa都在采用“灵活的销售方式”,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考虑进不进货、进多少货、什么时候开始进货的问题。
肯定有人会说:这些大公司太可恶了,就想着怎么挣钱。其实你们只需要看看他们的财报,就知道这个行业里的利润基本都是合理的。即使是零售端的品牌公司,虽然毛利率较高,但考虑到他们在推广方面的巨大投入,以及在零售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也算是合理的回报了。
看问题要客观点,别老带着情绪。
总之,2021年的巴塞尔展基本没戏了(不排除MCH有什么新举动),但瑞士钟表业肯定不会因此倒下(几百年的传统不是闹着玩儿的)。与钟表息息相关的钻石行业,现在虽然在缩量求生存,但疫情终究会过去,零售端终究会恢复的。中游没钱的赶紧歇一歇,有钱的可以低价进点儿货。上游矿业公司么,头部公司不用着急。小矿企之中,欠债的想办法还点儿,你看人家Dominion就在借钱对不对?当然,一些不赚钱的钻石矿还是暂时关掉吧,等日后市场好起来了再开。
毕竟,我们还是要乐观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