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

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自序)
刘晓林
儒家与佛家似乎有些互不相干,九天居士不这样认为。
心学可以看作是儒家的重要组成,禅宗也可以看作是佛家的重要组成。因为我在内心深处承认儒家、佛家的密切联系,从而关于它们内容之一的心学与禅宗也自然承认其存在着共通与共融。
我以前讲过这样的话:“文学也罢,艺术也罢,人生也罢,宇宙也罢,“物”在内在上是可以统而合之的。我向来主张“混沌之学”,各类的学问无非是人类自身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至于各类的学问的命名更是多出于你我易“实施”的客观需要而已。”现在来看,正确的成分仍然不少。不过,有些地方需要补充了。否则,歧异难免产生。
宇宙间万物的差异性导致了所谓的层面,导致了所谓的境界。也许到了至高的层面与至高的境界,“差异性”倏然消失,“共性”会充盈天地间。男女、人、动物……物,最后都以“存在”作为衡量。世间的存在无不是复合体,而为什么有了系列的专有(书法、绘画、哲学、物理、天文……)——难道不是因为人类自身强调的结果吗?当然,客观永远在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的主观。无论是王阳明的“我心即宇宙”还是慧能的“菩提本无树”,作为个人灵魂深处的追求可以接受。殊不知,哪有精确的”等价物“存在呢?哪有精确的“始点”存在呢?遂之导出的便是“即”也仅是大略,“本”也仅是自以为精确的模糊而已。
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的根本是什么?最大限度地凸显了人之为人的独立性,将人自身以外的“物体”进行最大限度地淡化。
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本”,根本的存在决定了事物的属性。这只是通常认知规律内的界定,如果将万物置于规律之中有特例的规律内来判断则有可能会出现另外的光景:非“根本”的存在也有可能决定事物的属性。整体而言,人类社会出现并形成了强大的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实在是人类自身的大 幸!同时也不可否认,这也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
在我看来,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的“同”远远大于它们的“异”。基于此,我想在《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一书中做出尽可能遵循客观、符合人性、考虑综合的主观之见。在阐述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见解全盘托出而盲从非前贤。非引不可者,自然拈来。
人在智慧上是能做到暗与古人合——儒家心学与佛家禅宗一并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二者的弊端,我将会提及并剖析。只要我们承认发展的存在,那么包括经典在内的“正确之物’定然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有所不及。
人在宇宙面前微乎其微,经典在宇宙面前也难称伟大。对于二者,我对宇宙与经典都会回之以拥抱;若要在宇宙与经典面前选择一臣服的对象,我则当然地跪拜前者。
(0)

相关推荐

  • 中华文化五位最具代表性人物:周公、孔子、老子、惠能、王阳明

    中华文明五位最具代表性文化名人:周公.孔子.老子.王阳明.惠能,塑造了民族性格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连绵不绝,从黄帝.尧.舜.禹.汤到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直到孔子集大成者.中国文化的发展,每隔数百年就有 ...

  • 听讲:王德峰讲心学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最近在网上看到他的讲座视频<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很有意思,听的时候,随手做了记录,不一定准确,大意如此,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王德峰认为,王阳明的" ...

  •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5)

    超凡入圣:读懂王阳明的创新人生 这是一个解读王阳明心学思想与创新人生的连载系列,你将读到: 1.为什么你值得一读 2.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3.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4.心学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5.心学对儒释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心”学王阳明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自称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也就是当今著名作家余秋雨的家乡人.王阳明于1472年出生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少时就读私塾,以"读 ...

  • 陆九渊:心学是儒不是禅

    陆九渊是一位与朱熹齐名的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思路比较接近,虽然有些神秘,但简易直捷,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发明本心".本心到底是什么心?现代中国人很难明白,西方人更不 ...

  • 刘晓林:用易经论佛家无生无灭

    用易经论佛家无生无灭 刘晓林 谈这样一个玄妙至极的问题实在是自找苦吃!论证之前先将必须说明的问题解释清楚--生命与寿命.通常我们看来两者没有什么区别,事实存在着天壤之分.易经认为整个宇宙由阴(--)阳 ...

  • 儒家心学与理学之争,谁胜?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也就是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达成统一共识.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及朱熹到鹅湖寺就各自的观点展开辩论.会上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

  • 阳明心学与佛家修行的不同之处

    阳明先生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指修行者必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时关注体察本心,体会.探究.亲身实践,在切实之处用功,其中要经历很多阶段.很多磨练.很多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阳明先生强调 ...

  • 从儒家,到佛家,到道家,再到王阳明心学,浅谈人活着的境界

    钻研了一番佛学,发现佛学不可学太深,学得太深就老想着丢下整个凡尘,学着学着就看透了人世沧桑,发现了人生无意义的真相后,人也就看开了,不想什么努力不努力的事情了,因为努力也是没有意义的,学深了人反而学废 ...

  • 八法之散圣 字林之侠客——徐渭书法艺术的美学意蕴及其心学渊源探赜

    徐渭(1521-1593)一生虽怀才不遇,命蹇时乖,却以其"口无旧唾,目不再览"的创新精神,"刁悍尖湍""精奇特兀"的笔耕墨耘以及其狂傲不羁 ...

  • 刘晓林:恭学录(选)

    恭学录(选) 刘晓林 张伯驹文: 秋碧传真,戏鸿留影,黛螺写出温柔.喜珊瑚网得,算筑屋难酬.早惊见人间尤物,洛阳重遇,遮面还羞.等天涯迟暮,琵琶湓浦江头. 盛元法曲,记当时诗酒狂游.想落魄江湖,三剩薄 ...

  • 刘晓林:心祭·上坟

    心祭 刘晓林 喧嚣的人世, 名来利往. 幸抑或不幸, 谁又能避开目送夕阳的仓惶? 清明节到了, 我在思考着红尘茫茫. 天堂的亲人, 是否在无助地飘荡? 找个地方, 倾情传递我的感伤! 回到故乡, 这又 ...

  • 第二十六章 新儒家,心学

    第二十四章已经说过,陆王学派,也称"心学",由程颢开创,由陆九渊.王守仁完成.陆九渊(1139-1193年),人称象山先生,今江西省人.他 与朱熹是朋友,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 ...

  • 跟我读完一本书:《中国哲学简史》新儒家学派“理学”和“心学”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哲学简史>,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新儒家的两个学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开端. 01 在邵庸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