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对话的价值取向》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在统一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礼乐制度崩溃以后,主要从下层平民中崛起的“士”阶层,为寻求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一系列自成系统的思想体系。他们放言无惮,自由争辩,出现了独立的思想发展空间。因此,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对话,基本上自始终贯着一个主人公形象。他往往扮演一个先知先觉者或真理的代言人,对同自己对话的另一方进行道德训导或批评,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强烈自信和独立的个体意识。

如《论语》中循循善诱的孔子,《孟子》中“舍我其谁”的孟子,《庄子》中虽然出现了众多虚构的言说者形象,但它们也仅仅是作者的代言者而已。透过它们的对话,作者的意图仍能在其中某一方中鲜明地体现出来。这种以真理自居,视他者为“异端”甚至“无知”的对话传统,也决定了这种对话是封闭的、单向的。

同学派内部严守家法的传统相反,先秦诸子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批判却是自由、激烈的。一向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百家争鸣”,其主要的精神大概就是指这种自由、大胆的批判意识。但在传世诸子之文中,学派之间发生直接论战的辩论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对所闻思想加以批评或评论。虽然只是片言只语或单篇流传,但从中亦可窥见这种自由大胆的论争精神。如《庄子》“剽剥儒墨”(《史记·老庄中韩列书传》),对儒家“以《诗》《礼》发冢”(《天道》)极力予以讽刺。

学术评判,贵在客观公允。而先秦学派的争鸣往往以攻伐为能。对此,梁启超通过与希腊哲学之辨难特征相比较得出结论说:“希腊哲学之所以极盛,皆由彼此抗辩折衷,进而愈深,引而愈长。亘数百年,皆此之由。”然而“先秦诸子之论战,实不及希腊之剧烈、而嫉妒褊狭之情,有大为吾历史污点者”言辞不免有所偏激,但却道出了诸子辩论的弊端所在。

在“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国家之间遇有争端或冲突,往往以游说谈判,和平解决,这为当时士人骋辞辩难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又不仅仅是一种交际手段,而且成为优化人类生存的精神动力。

巴赫金也说:“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墨子曾用他那质实的言语总结:“夫一道术学业仁义也,皆大以治人,小以治官,远用遍施,近以修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非儒下》)《论语》《孟子》中凡是孔子、孟子回答弟子之问,也无不从人固有“仁”之端处入手,因为离开了道德实践性,“仁”便成为游戏空谈。

同先秦诸子对话以内求做人,外求救世的道德性追求不同,古希腊哲学之辩的价值取向是“尚知重于尚用,求真重于求好”。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苏格拉底所要探讨的“知识”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x是什么?”即探讨概念的逻辑定义。苏格拉底曾用穷根究底的问答论辩方法探讨“美是什么”。他一开始就承认自己由于“愚笨”,不能替“美”下一个定义。论辩的最后,他不无感慨地说:“我面面受敌,受那人的骂,又受这人的骂。但是忍受这些责骂于我是有益的。”苏格拉底这种开放、兼容的对话精神与先秦辩论完全不同,但奠定了希腊哲学的创新精神。

(摘编自宁登国《先秦诸子散文对话的价值取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的“士”纷纷著书立说,以表现自己强烈的自信和独立的个体意识。

B.诸子散文的作者总觉得自己是先知先觉者,相互批判与辩论,其争辩自由而激烈。

C.和希腊哲学辩难不同,先秦学派的争鸣以攻伐为能,这违背了学术评判的公允性。

D.战国时代,国家之间的争端或冲突、只要通过士人的骋辞辩难就能得到和平解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指出了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对话所具有的特征,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立足点。

B.《论语》《孟子》等的言说者之例论证了先秦诸子散文对话中贯穿着一个主人公形象。

C.文章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法,形式多样,有名著名言的引用,也有人物话语的引用。

D.最后一段对比先秦诸子对话和古希腊哲学之辩价值取向,得出后者优于前者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秦诸子散文中大都会有一个主人公形象存在,而这个形象可能是真实的人物,也可能是虚构的形象。

B.先秦的“百家争鸣”具有自由、大胆的批判精神,但只是片言只语或单篇流传,学派间鲜有直接交锋。

C.梁启超认为,古希腊哲学之辩愈辩愈发展,而先秦诸子之辩愈辩愈封闭,诸子之辩成为中国历史污点。

D.苏格拉底也通过辩论来探讨古希腊哲学中的“知”与“真”,但其兼容的对话精神不同于先秦诸子辩论。

阅读答案:

1.C    2.D    3.C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以表现自己强烈的自信和独立的个体意识”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为寻求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纷纷著书立说”可知,“纷纷著书立说”的目的是寻求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B.“诸子散文的作者总觉得自己是先知先觉者,相互批判与辩论”分析错误,根据文中“先秦诸子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批判却是自由、激烈的”的信息可知,应是“不同学派”之间才会相互批判与辩论。D.“只要通过士人的骋辞辩难就能得到和平解决表达绝对,根据文中“往往以游说谈判,和平解决”的信息可知,并不是所有的“争端或冲突都可通过游说谈判”解决。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D.“得出后者优于前者的结论”错误,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最后一段并没有对比先秦诸子对话和古希腊哲学哪一方更优于哪一方,而是为了论证二者价值取向不同,从而形成的思想精神不同。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的能力。C.“梁启超认为……诸子之辩成为中国历史污点”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梁启超认为先秦诸子论战中的嫉妒偏狭之情是中国历史污点而不是“诸子之辩是中国历史的污点”。故选C。

(0)

相关推荐

  • 学习对话

    我们好像没有对话的传统.先秦诸子散文,也有对话体,但在文章的最后,往往都是那位可怜的小伙伴被驳得体无完肤.哑口无言.这不是对话,是晒口才.波普尔在<开放社会>一书中说:"理性取向 ...

  • 梯利:柏拉图和他的问题

    所有这些苏格拉底学派都没有成功建立一个全面而完整的思想体系.但如果我们必须要完成这位大师所开创的工作,这一任务似乎是有必要的.由他提出的问题必须得到彻底思考:它们之间关系密切,并且同存在者的最终本性密 ...

  •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阅读答案及解析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 ...

  • 早课堂1212 ||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永远无怨无悔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早上好 欢迎您来到博瑞智早课堂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 文章标题是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永远无怨无悔> 1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 ...

  • 伏雯雯:母爱是一场重蹈覆辙的辜负 | 就读这篇

    母爱是一场重蹈覆辙的辜负 伏雯雯 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最温暖最安全最永恒的港湾,正是这一份特殊的生命相连的形式,让母爱在孩子的生命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爱细腻而温暖,我无法用我仅有的词来阐述这深深 ...

  • 梁衡《红毛线,蓝毛线》阅读答案及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毛线,蓝毛线 梁衡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 ...

  • 《褚不华,字君实》阅读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褚不华,字君实,隰州石楼人,沉默有器局.泰定初,补中瑞司译史,授海道副千户,转嘉兴路治中,连拜南台.西台监察御史,迁河西道廉访佥事,移淮东.未几,升副使.汝颍盗发势 ...

  • 莫泊桑《散步》阅读答案及解析

    散步 莫泊桑 记账员勒腊从店里出来的时候,他的眼睛被夕阳的光辉照昏了好一会儿.原来他是整天在煤气灯的黄色火土下面工作的,工作地点在店房后面顶头的部分,刚好对着一个又深又窄像是一口水井的天井.那间小屋子 ...

  • 《三调芭蕉扇》阅读答案及解析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话表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魔王大惊道:"猢狲原来把运用的方法儿也探取得来了.我若当面问他索取,他定然不与.倘若煽我一扇 ...

  • 《永远的仙人掌》阅读答案及解析

    永远的仙人掌 ①爷爷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我的父亲刚满十八.爷爷对我父亲说,你必须得去代课,鹰嘴岩小学是离不得人的.年轻气盛的父亲有他自己的理想,磨蹭着,没有立马行动,爷爷迅速暴跳如雷,去也得去,不去也 ...

  • 《乱解汉字现象应引起重视》阅读答案及解析

    乱解汉字现象应引起重视 ①近年来,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乱解汉字现象.一些人热衷于从汉字字形中寻找"微言大义",把某些道理或看法附会到现代字形中,对一些汉字的乱解误读在网络上大量 ...

  • 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像杜甫<咏怀五百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份深厚博大的 感情令人读起来心里一阵发热,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