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会突然发觉,我们居住的城市变得陌生了,许多儿时记忆的东西,那些诱人的美食,传统的民俗,工艺,还有城市的建筑,五花八门的小街胡同及极具个性的街巷名称。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印记,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说没就没了。广东省汕头市的旧城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始建于二十年代,共有二千多幢建筑,这些西洋风格的骑楼建筑群,千姿百态,精雕细琢,各领风骚,几乎每幢建筑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这就是侨房,是华侨在海外赚到钱后回老家建的楼房,也是家园的老屋,它代表着华侨的历史。小公园那个亭子,就是多少海外潮人心中的汕头记忆,那时,有假山喷水池,有“万国来朝”的牌匾。老市区还有“德记前”“太古栈”“厦岭港”,市政府门楼,公元厂旧址,红砖楼等等,还有龙湖乐园,国际大酒店门前喷水钟,三联书店,汽车渡口,广场轮渡,农科所,昙花一现的京汕联营商场,汕樟商场,金凤城,万商楼,汕头工人文化宫,广场渡海节......这都是汕头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记忆。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政府门楼没了,红砖楼变成了金凤坛,市民笑谈是牛肉丸,工人文化宫变成了服装大卖场,过去的周末篮球赛,猜谜乒乓球比赛等等,热闹非凡,真真正正是工人之家,多少人仍记忆犹新,但现在什么文娱活动都没有了。还有那公元厂的原址破烂不堪,无人打理,那可是汕头最值得骄傲的,唯一的国家工业辉煌的圣地。渡海节也没了,汽车轮渡没了,最近,广场轮渡也要说再见了,农科所被万达开发成商业模,那些原来耸立在入口二侧石雕上的作为教育青少年,儿童偶像的科技伟人,现在都被商人们拿下神坛,把他们集中堆放在农科所仅存的区域路边的杂草中,至今,科学家们仍在野外露天的路边,任风吹雨打,天知道他们有什么感想,也不知道如果小朋友问大人,科学家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长大立志要成为科学家,但当看到科学们被商业拿下,像建筑材料那样被堆放在杂草中,孩子们还有梦想吗?我们都知道,汕头也是闻名的商埠,以致恩格斯也提到了汕头,1860年也代表汕头从此开埠,红头船飘洋过海,潮人走向世界,业伟功留。至目前,潮商已形成了世界上非常强大的团队,并由此产生了潮商学科。在改革开放年代,闻名的万商楼,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表示商业在汕头的地位及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时至今日,哪里才能寻到汕头商业的痕迹?商魂在哪里?城市的记忆又在哪里?虽然说,目前,政府非常重视重现旧城的记忆及风貌,也做了大量的,看得见的工作,比如旧城区骑楼群的修新如旧等等,但仍有遗憾,由于统一格式打造,色调,外观,风光,招牌如出一辙,美中不足,缺乏特点。原来的骑楼群,基本上每一幢都各有特色,它们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相互辉映,但现在都被统一穿上了灰色的外装及配以淡黄色的灯光,失去了原来的风貌。除了这些,已经消逝的东西,则更多了......值得庆幸的是中青年一代在保护,传承城市记忆这方面,想到做到,心动也行动,文化创客,聊猎,1860创意园,特区1981,沟南许地历史复活......等等,给这座百载商埠带来了希望,看到了曙光。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汕头人,他们的家都在汕头,具体的说,他们的老家就是三十年代的骑楼,那四永一升平的街道,那海关钟楼,厦岭,德记前,怡和栈内,石篱尾,德庆后围,乾泰厝内,郭厝内,十八巷,盐埕头,涂坪,广州街,福建巷。。就是他们心中的家园及无限的牵挂。而中年的一代,除了这些,还有已经消失的汽车渡口,即将再见的广场轮渡,特区年代龙湖乐园为代表的城市记忆,青年一代,也有他们那时的记忆。寻根,拜佛就是潮汕人特有的优点,但每当他们回到这座城市,能看到什么?又有什么东西能勾起他们回忆?哪里能重现那难忘的往日时光?我家在哪里?少年堪称鮀城通,归来却成陌路人。奈何,奈何?奈何!我们就不能给这座城市留下点什么吗?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多年以后,这座城市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留什么给后人?一样的月光......陌生的城市,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都是插肩而过的故人。
朱小波,男。一九七三年毕业于广东惠来县葵潭中学。然后上山下乡当知青。一九七八年考入广东矿冶学院机电系(现广东工业大学),一九八二年毕业,获工学学士。毕业后先后在工厂当过厂长、酒店总经理、房地产公司总经理等职务。业余时间爱好文学、旅游。先后在全国杂志、报刊发表经济论文、诗歌、散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