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倒数第一的小学生火了,逻辑思维能力堪称逆天!

那些网络上流传甚广的神答卷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但总感觉像是被人刻意做成的段子。
但去年一位考了倒数第一的小学生的答卷可就相当真实了~
1
老师:是我路走窄了,可这到底是谁教的?
董先生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在一次考试中考了全班倒数第一,甚至老师还委婉地表示这孩子有点难以管教。
起初董先生只是以为儿子刚上一年级还不适应,但是看了试卷后,董先生终于明白了老师为什么一脸难色。
孩子的语文试卷上咋一眼看过去题目全都答了,但是答对的题目却很少。
而数学试卷更是奇葩,一道题要求将1-9几个数字倒序写下来,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是将这些数字颠倒着“画下来”。
董先生哭笑不得地将孩子的这些答案拍下来发布在网络上,很快小学生“倒数第一”试卷火了,网友们忍不住调侃道,看完答案后,感觉倒数第一名副其实。
有人觉得这不叫事,反而显示这孩子的想象力非常好;有人觉得这孩子学习态度太不端正了,现在不管以后只会更出圈!
但这些就是全部的原因了么?
曾经有个朋友带她9岁的孩子从美国回到上海,直接把孩子送进了包玉刚小学。
这可是上海出了名的鸡血私立小学,里面孩子的教学程度远超其他公立小学。
果不其然,朋友的孩子在那里常年稳定倒数第一。
但说这些时候朋友却一脸轻松,甚至还蛮愉快的感觉,都这样了你还不着急吗?
正好,她家孩子出来拿饮料,就顺势问了问孩子:这两年回国,在学校开心吗?跟得上吗?
孩子想都没想地说,我这几年有进步的啊,从倒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三。
说完,拿着饮料回房间了,朋友还表示挺庆幸,觉得自家孩子至少还能跟上进度,虽然倒数第一但也没被留级。
诚然,她家孩子习惯了国外的教育体系,这样直接空降到国内,还是在一所学科要求格外激进的学校,成绩倒数再正常不过。
而那个同样倒数第一却脑洞大开的小朋友,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对于孩子而言,从幼儿园跨步到小学,并不比从国外空降到国内来得更加容易。
尤其是在我国一直提倡从幼儿园开始去小学化的教育方针下,园所为孩子提供着更多的快乐教学,运动玩耍占比更大,但小学的变化明显还没有这么快。
看似是孩子无法适应学习程度一下被提高的小学生活,但这样奇特的神答卷终究还是凤毛麟角,而那位朋友的孩子还能如此轻松,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2
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幼小衔接
这里并不是指那些幼小衔接的班,有心的父母从很小就已经开始给孩子打基础了。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学前教育到底为孩子带来了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一些超前的知识储备,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全面发展,智商、情商乃至人格品德的奠基与培养。
而这些其实都在为孩子的内心塑造出一种“心”的力量——优势心理。
也可以简单的说是“自信”,只不过自信是结果,而优势心理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孩子会自信。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过:
培养自信的孩子,我们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重视孩子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的需要,经常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从而变得不自信。
其次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比如周末出游我们可以列几个目的地,让孩子做选择。
最后我们要认真倾听和回答孩子的提问,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可以诚实的告诉孩子我们不知道。
从而孩子也可以学习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在孩子人生中,最初的优势心理就是从外界反馈得来的,像是父母对于他们做的事情的反馈,这包括了语言上的夸奖、肯定以及神情。
这也是为什么,幼儿的眼神总是亮亮的,总是一副“我很厉害”的神情。
具有优势心理的孩子,不会被暂时的挫败打倒,但这种心理也不会一直存在,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帮助孩子进入小学的最初半年,让他们没有那么痛苦。
但优势心理可以被不断强化,就像教学龄前的孩子拼音、写字,目的不是为了一步到位的让孩子直接掌握这些技能。
而是让它们和孩子混个脸熟,让孩子产生兴趣,最好能够让孩子明白人为什么要“认字”。
就像新车上路前,肯定要“拉”几把,让引擎有个适应的过程,而具体要学到什么程度、做到什么标准,这就取决于每个家庭的预期和之后所选择学校的情况了。
然而度过了幼小衔接,很多父母还将面对两个新的问题:吃老本与失败定势。
3
超前教育的尺度
试想一下,上小学前孩子可以趴在地上、卧倒在沙发中、依靠在大人怀里去学习、画画,时间随性而定。
进入小学后,不仅要规规矩矩的坐在课桌前,一节课的时间也被大大拉长到40分钟,而这些还只是造成孩子“不适”的冰山一角。
可以通过在家中给孩子打造一个学习角落,一个书桌一把椅子,帮助孩子打造“有准备的环境”去解决。
更可怕的是,周围的大人对孩子的态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宽容,每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的批评、请家长的经历都让孩子的优势心理逐渐瓦解。
“我肯定学不好、我注定是差生、我就是很笨”这样的失败定势逐渐产生,当人不想承认一些现状与事实,便会去寻求往日的光辉,落在家长眼里就成了“吃老本”。
这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找出最初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败,分析其疑点和问题的症结,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推翻原始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找到失败定势的形成原因,重新认识自我。
但也有一些孩子吃老本却是因为优势心理过强而导致的。
另一个朋友的孩子,刚到三年级,从之前每次考试班级前十直接断崖式地跌到了几十名。
她妈妈和她聊天才知道,孩子在小学前两年上课都不听的,因为这些内容以前就学过,很无聊。
而因为成绩不错、作业不错,大人和老师也都没在意这些,她就这样很轻松地课堂“摸鱼”了两年。
三年级一到,老本吃完了,但是孩子前两年养成了不少坏的学习习惯,上课开小差不听,现在想听也觉得好难改变,自然就跟不上了。
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幼小衔接侧重在“衔接”,而不是“提前学”,做过了孩子不仅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还会逐渐丧失了积极性,不会思考、不会创新、不会探索。
幼小衔接家家都在做,但是每个家长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哪种幼小衔接更好,只有“适合”你和孩子的,才是最好。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