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脑鸣耳鸣医案集

区少章,男,1900年4月出生,广东省南海县九江乡人。1978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的称号,1980年批准为中医儿科主任医师,并先后当选为广州市第七、八届人大代表,曾任广东省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在治疗乙型脑炎、小儿麻痹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著有《治疗乙型脑炎回忆录》、《治疗麻疹经验》、《治疗小儿肺炎经验》、《治疗腹泻经验》、《小儿发热的辨证与治疗》、《儿科四诊纲要》等一些医案共十多篇,曾在《新中医》等杂志及院内刊物发表。

访某,男,13岁。初诊:1976年1月12日。一周前因发热、咳嗽、有黄痰4日而住院,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炎。入院后经用庆大霉素、中药银翘散加减等药物治疗3日后热退。热退后自觉左耳听力逐渐下降,现完全不闻人言。现仍少许咳,有黄痰,头痛。二便正常。诊查:神清,精神好。舌苔黄、厚腻,双脉弦滑。五官科检查:外耳道充血。辨证:痰火闭窍。治法:清肺、除痰、通窍。处方:石菖蒲3g,茯苓12g,竹茹9g,钩藤9g,菊花9g,栝蒌皮9g,干莲梗9g,花粉9g,木通5g,薏苡仁9g,桑叶9g,日一剂,连服3剂。二诊:1月15日。病孩服上方药3剂后,耳聋减轻,仍少许咳,少许痰。舌苔较前薄,脉弦滑减。仍需清肺、除痰、通窍。处方:木通6g,枇杷叶9g,莱菔子6g,花粉9g,栝蒌仁9g,杏仁9g,菊花9g,桑叶9g,钩藤12g,干莲梗12g,夏枯草9g,石菖蒲3g。日一剂,连服4剂。病孩服上药后,耳聋消失,听力恢复。两个月后随访,听觉正常。

按:肾开窍于耳,心亦寄窍于耳,少阳脉络于耳,而肺之结穴又在耳。若老弱与久病而至耳聋,多属体虚失聪,治在心肾;少年或暴病引起耳聋,多属痰火闭窍,治在肝肺。薛一瓢曰:“金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故热证耳聋皆为肺金受铄,治主清肺,不可泥于少阳一经。”今病孩发热之后骤然耳聋,且有咳嗽、痰黄、头痛、脉弦滑,是肝肺之火上升,清肃失降,痰阻脉络,气闭不通所至。所以宜清肝肺之火,兼与化痰、通窍为治。若此例误诊为肝肾虚而至耳聋,投以补剂,则肺络之热壅塞难出,聋成痼疾矣。(区庆端整理)

参考文献: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五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41

王士贞: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虚论治何某,女,1977年11月21日初诊。主诉(母代诉):其母偶尔发现患儿在3~4岁时听不到电话声,随即带其到本市某大医院耳鼻喉科检查及治疗,当时被告知:患儿左耳为极重度耳聋,右耳为中度耳聋,此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应及时对患儿行语音训练。经一段时间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放弃治疗。患儿6岁时曾在附近医院接受中西医治疗,7岁时接受针灸治疗一年,听力均未见明显提高。发现患儿耳聋前无腮腺炎、麻疹病史,无注射过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来诊时患儿双耳听力差,左耳尤甚,形体偏瘦,肤色偏黄黑,胃纳一般,自小夜间遗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体查:双下鼻甲不大,淡红,各鼻道未见分泌物引流。咽黏膜无明显充血,双扁桃体Ⅰ大小。双外耳道完整,双耳鼓膜完整,标志清楚。纯音测听检查结果示(以250、500、1000、2000、4000、6000、8000Hz7个频率的气导听阈均值计):左耳75dB,右耳46.24dB。临床诊断: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极重度耳聋、右耳中度耳聋)。中医辨证:肾元亏虚,脉络瘀阻。治疗过程:补肾养肝,活血通窍。方药:自拟“启窍治聋方。”本方由骨碎补、山萸肉、何首乌、白芍、柴胡、丹参、川芎、黄精、葛根、磁石、蜈蚣、毛冬青等药组成。因中药汤剂难以入口,患儿不配合服药,未能坚持治疗,听力无提高。自1998年5月开始,患儿系统服用启窍治聋丸(上药经本院药剂科生产的成药),每次6g,每日3次。嘱患儿在服药期间,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噪音刺激,加强锻炼身体,每日晚上睡前配合做鸣天鼓。经用启窍治聋丸治疗两个月后,其母发现患儿听力有提高,学习成绩较前有进步,对其治疗信心大增,继续坚持服药4个月余,共服药50余瓶。至1998年8月25日复查听力(气导阈均值)结果示:左耳33.57dB,右耳17.14dB,双耳听力均显著提高,达到实用听力水平,患儿自我感觉良好,夜间基本无尿床,精神充沛,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按:感音神经性耳聋,为当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常导致终身残疾。关于药物治疗能否促使感音神经性耳聋恢复听力,学术上一直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耳蜗毛细胞一旦坏死,便不能再生,因此,绝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治疗价值不大。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耳,在窍为耳,肾藏精,输精气于耳,耳得精气濡养而听力聪敏,如《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本例患儿,自小患耳聋,实为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耳失所养而致。肾又主封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若小儿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元亏虚,则闭藏失职,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而发生遗尿,故下元虚寒,气化失常是遗尿的主要原因。患儿面色偏黄黑,体瘦弱,舌质淡,脉细弱,均为肾虚的表现。纵观患儿脉症,乃肾之阴阳两虚,辨证为肾虚耳聋无疑,治疗上宜培元补肾为主。依据“肝肾同源”,肝气通于耳的理论,生理上肾精肝血互滋,病理上肾精亏虚,亦可导致肝血不足,故宜配合养肝疏肝养血之品。又因耳失精血濡养,脉络瘀阻,故补精血之中应酌加活血通窍之品。综上分析,本例治法为补肾养肝,活血通窍。启窍治聋丸组方符合上述治疗,方中骨碎补、山萸肉、黄精、何首乌平补肝肾,滋养精血;白芍、柴胡柔肝疏肝,且引药上行以达病所;丹参、川芎、毛冬青活血祛瘀滞;蜈蚣搜剔脉络;磁石重镇潜阳,葛根升阳通窍,两药相配,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全方补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长期服用。本例聋儿经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其原因有:其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辨证施治是关键。辨证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论治的主要依据,抓住主症,综合归纳,全面地分析疾病的病理本质,准确辨证,灵活而恰当的组方用药。其二,破除“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观点,不能认为是难治之病而放弃治疗,相反地应抓住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这一生理特点,及早积极地进行系统治疗。不少临床病例说明,服药是否有效,至少应观察3个月以上,这期间听力有变化则可继续服药至听力稳定为止。其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体育治疗。如该患儿坚持每周爬山2日,并配合耳廓按摩,鸣天鼓等。通过体疗,调动患者体内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也是有利于康复的重要环节。参考文献陈纪藩.疑难病证治精华[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292-294

朱良春:从气阴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朱良春(1917~),男,系江苏省南通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70载,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症,特别是风湿病、肝病、肿瘤、脾胃病、老年病等病证。倡导“顽痹从肾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急性热病治疗'先发制病’”等观点,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形成自己较为独特的临证思辨特点和学术思想。归纳其学术思想,有7方面内容:其一,经典理论深厚,博采诸家之长;其二,急性热病之“先发制病”论;其三,临证倡辨证辨病,中西结合;其四,在中医诊法上的创见,如创“观人中的色泽与同身寸长度之差距”来诊察男女生殖系统病变的方法;其五,顽痹从肾论治;其六,慢性杂病培补肾阳论;其七,痛风之“浊瘀痹”论。

谢某,女,52岁。2006年04月24日初诊。初诊:右耳听力下降已历10月,伴耳鸣,头昏思睡,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察其:舌质淡红,苔黄,脉细弦。诊为耳聋,此为气阴两虚,清气不升,兼肝肾阴虚,无以上承,耳窍失养,故见听力下降、头晕、目糊,口干,便秘等症。治宜益气养阴,滋养肝肾。处方:生黄芪20g,枸杞子12g,太子参15g,川石斛10g,灵磁石(先煎)20g,决明子15g,谷精珠12g,石菖蒲10g,甘草6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头晕、便秘均见改善,右耳听力未变,耳鸣未除。守前方调治,上方加女贞子15g,桑椹15g。继服14剂。

三诊:药后症见好转,唯耳鸣,右耳听力未复,苔薄白,脉细弦。系肾虚难复,再拟前法进之。处方:生黄芪30g,枸杞子15g,升麻8g,女贞子15g,石菖蒲10g,太子参15g,鹿衔草20g,熟地黄15g,甘草6g。继服14剂。

四诊:自觉头稍昏,右耳听力有所进步,耳鸣,苔薄腻,脉细弦。继以滋养肝肾,益气升清,通窍为主调治。上方加灵磁石(先煎)20g。继服14剂。

五诊:耳鸣,目糊,大便干燥,腹胀,舌红,苔薄,脉细弦。血压110/70mmHg。肝肾阴虚之象明显,仍从滋养肝肾论治。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决明子15g,密蒙花10g,生麦芽15g,灵磁石(先煎)20g,全瓜蒌20g,徐长卿15g,女贞子15g,制首乌20g,甘草6g。继服14剂。

六诊:药后耳鸣好转,目糊存在,舌红,苔薄,脉细弦,前法继进之。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决明子15g,密蒙花10g,生麦芽15g,灵磁石(先煎)20g,全瓜蒌20g,徐长卿15g,女贞子15g,制首乌20g,谷精珠12g,玉竹15g,甘草6g。继服14剂。

七诊:听力较前相比明显好转,耳鸣亦减,右耳有轰鸣声,舌红,苔薄,脉细弦,原法继进。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灵磁石(先煎)30g,王不留行15g,全瓜蒌20g,谷精草12g,制首乌20g,丹参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甘草6g。继服14剂。

按:耳聋为听力减弱的病证,《仁斋直指附遗方论·耳》:“肾通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医碥·耳》篇中指出:“若气虚下陷则亦聋,以清气自下,浊气自上,清不升而浊不降也。”本案听力下降已历10月,伴头昏思睡,视物模糊,口干便秘,舌淡红,脉细弦。为气阴两虚,清气不升,兼肝肾阴虚,无以上承,濡养耳目,治疗先以生黄芪、太子参益气养阴升清,枸杞子、石斛、谷精珠明目养肝,决明子清肝明目,磁石镇慑潜阳;石菖蒲通窍利耳。二诊加入女贞子、桑椹子,滋阴填精,后继予益气升清,滋养肝肾为之调治,七诊中伍以王不留行、丹参活血化瘀通络,王不留行可治脑鸣,对耳鸣、耳聋亦有效果。本案守法治疗,终获良效。参考文献《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课题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五官科分册[M].(待出版)

何任:神经性耳鸣耳聋从心肾两虚论治

何任,1920年生。浙江杭州人。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医学得自家传,1939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解放后,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历任杭州市中医学会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分会会长、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何氏对于中医经典,特别对《金匮要略》有较深研究,著有《金匮要略通俗讲话》、《实用中医学》、《何任医案选》《医方囊秘》、《气血与长寿》等著作,发表论文近百篇。临床以内科、妇科见长。

熊某,男,36岁。患者耳鸣眼花,悸忡,夜寐易醒,纳尚常,午后神疲倦乏。证属心肾两虚。处方:砂仁2.4g,熟地黄12g,牡丹皮4.5g,泽泻、白芍6g,党参、鳖甲、龟板、山药、茯神、补骨脂各9g,4剂。

复诊:药后精神好转,耳鸣目花减轻。以原意续进:砂仁3g,补骨脂、白芍、鳖甲各9g,熟地黄、龟板、茯神各12g,牡丹皮4.5g,泽泻6g。5剂而愈。按:本例患者病机主要从心肾两虚,虚火上扰,耳窍功能失利认识。方中砂仁拌熟地黄(滋阴而不腻滞)、山药、牡丹皮、补骨脂、泽泻滋阴补肾;白芍养血补肝;党参益气;鳖甲、龟板滋阴降火;茯神养心安神。全方合用,共奏滋阴降火,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参考文献:何任.何任医案选[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78

李振华: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阴虚论治

李振华(1925~),男,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中国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出身于中医世家,业医四代,自幼随父学医,精研中医内科,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高造诣。主要著作有《中医对流脑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中国传统脾胃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辛某,女,43岁。2005年4月19日初诊。诉耳鸣半年。耳鸣如蝉,失眠多梦,视力模糊,乏力。曾至某医院按神经衰弱治疗,口服安定剂及中药“安神补脑液”失眠渐好转,但耳鸣持续,甚则引起心烦、心悸,查心电图无异常。察其:舌质红,舌苔黄,舌体稍胖大;脉弦细。诊其为:肝肾阴虚耳鸣(神经衰弱耳鸣)。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佐以镇心安神。方拟养阴止眩汤加减。处方:蒸首乌18g,白芍15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黄精15g,郁金10g,节石菖蒲10g,炒栀子10g,磁石30g,蝉皮10g,天麻10g,菊花12g,钩藤15g,石决明15g,夏枯草15g,夜交藤30g,龙齿15g,枣仁15g,牡丹皮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症状减轻,但仍夜间有耳鸣症状,效不更方,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柴胡、细辛疏肝解郁、升阳通窍,加泽泻祛湿泄热。

三诊:服药后,耳鸣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明显好转,效不更方,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之药物服之以善后。按:李氏诊治耳鸣,首辨虚实,认为实证多属肝火上冲,以成年或壮年人多见;虚证以肾虚为主,老年人多见。本例患者耳鸣如蝉,乏力、视物模糊,脉弦、舌红苔薄黄,病机乃肝肾阴虚,髓海不足,耳窍失充,目窍失养,肾水不能上及于心所致。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为治则,用自拟养阴止眩汤加减。方中蒸首乌、黄精、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郁金、白芍舒肝;磁石、钩藤镇肝;夏枯草、菊花、炒栀子、牡丹皮清肝;龙齿、枣仁、夜交藤宁心安神,使阴复阳潜神安而耳鸣息。二诊考虑耳为清阳之窍的特点,选用升阳通窍药物柴胡等,病人耳鸣消失,病告痊愈。全方在滋、潜、清的基础上,佐温通之石菖蒲、细辛等,宣通清窍,诚为妙伍。

参考文献《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课题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五官科分册[M].(待出版)

脑鸣从肝辨治脑鸣在中医学中属眩晕症的范畴。一般发作时,病人自觉脑子嗡嗡作响,有时伴头昏头痛、胸胁隐痛、耳鸣耳背。历代医家大多认为脑鸣是由肾虚引起的,多从肾虚治。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肝经从头而过,脑鸣与肝之疏泄有密切关系,因此从肝辨证论治脑鸣,每获奇效。疏肝行气肝性刚,喜条达,主疏泄。肝伤则会气机逆乱,容易郁滞隐隐作痛,或失其所养,风邪内动,上扰巅顶,而诱发头痛,脑鸣耳鸣。

患者陈某,41岁,来院时头痛脑鸣、诉有近5年发作史,最近频频发作,发作时头痛如裹,脑鸣不止,时如蝉鸣,时如雷鸣,呃逆嗳气,实受病困侵扰。多方医治,效果不显,2009年8月来院求诊。查其病历,以前多诊为肾阴亏损,脑髓失充为治、未见好转。刻诊:头痛昏重、胸胁胀闷、精神烦躁、嗳气呃逆,自诉脑鸣如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初诊:认为:证属肝失疏泄,上犯清窍。治则:疏肝行气。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0g,半夏10g,当归10g,郁金15g,龙骨20g,牡蛎20g,甘草5g。服药两个疗程,共12服。服药后病情显著缓解,脑鸣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嗳气呃逆停止。复诊在上方基础上加白术10g、枸杞10g、川楝15g,再服一疗程,病人自诉康服。益肝补血肝之虚,肾水不能涵而血少也,症状表现为两胁疼痛、目眩目干涩、眉棱骨疼痛、烦躁不安、发热头痛。李某,50岁,自诉长期头昏头痛、脑鸣不止,多方医治无效。来本院医治。查看以往病历,患有肝脾综合征。经查:面色萎黄、肌肤泛黄无润泽、眼睛干涩无神,爪甲苍白。自诉头昏头痛,四肢无力,烦躁不安。舌质淡、脉眩细数。初诊认为:证属肝血阴虚,水不涵木,脑海失充。方药:八珍汤加减。当归15g,熟地30g,白芍30g,川芎6g,党参20g,炒白术15g,木香5g,茯苓15g,柴胡10g,甘草5g。服药两疗程,共12服。脑鸣显著减轻,其他症状亦有很大改善。复诊如上方,去熟地、木香,加健脾理气药淮山药、麦芽各10g,再进12服。服药后经随访,脑鸣康复,未见复发。经验所得,治病一定要辨证审因,不诸一格,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吴金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脑鸣益气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焦白术、炒枣仁、朱茯神、怀山药、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取2次药汁混合,日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脑。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属于心脾气虚,究其因多由思虑伤脾,运化之官失职所致。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怀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麦冬、酸枣仁补血养心;复配以龙骨、牡蛎,微寒潜镇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发清阳;茯神、朱砂镇心宁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浊,合而为用,对头痛健忘症属心脾气虚者较为适宜。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软神疲,脉细缓无力,口干不渴,舌淡苔少,血压偏低之心脾气虚患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凡阴虚火旺者慎服本方。

脑鸣养阴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炒黄柏、全当归、炒知母各10克,杭白芍、朱茯神、炙龟板各20克,炒川连5克,朱生地、朱麦冬、龙骨(先煎)、牡蛎(先煎)、炒枣仁、枸杞子各30克,明天麻15克。

【用法】每日1剂,方中龙骨、牡蛎加水煎30分钟,然后加入余药同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将二次药汁混合,分2次温服。

【功用】养阴健脑。

【方解】头痛、头晕、头胀、耳鸣、脑鸣、失眠或嗜睡,心悸健忘属现代医学之神经官能症范畴。起因多由社会、家庭、工作学习等出现问题,本人心胸狭窄,用心用脑过度、精神情志失调刺激有关。多因情绪不遂,久郁化火,肝肾之阴耗损,肝阳偏亢,故出现头痛、脑胀、耳鸣脑鸣、记忆力减退等症。又因肝肾同源,心肾相交的关系,常致使阴亏于下,相火炎上,水不升、火不降,形成心肾不交,故心神不宁、心悸胆怯、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盗汗梦交、口干喜饮,舌红而干、苔薄黄,溲短便燥,脉细数或弦数,血压偏高之象。本方取生地、龟板、知母、白芍、麦冬,枸杞子滋水补阴以抑阴火之浮游;川黄连、黄柏清心降火;龙骨、牡蛎微寒潜镇;朱砂、酸枣仁,一以镇心、一以养心,同奏安神之效;明天麻熄风定惊;当归养血、茯神安神;合用对阴亏而见健忘头痛者颇为适宜。

【主治】头痛脑胀、耳鸣、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口干喜饮、舌红少津、脉细数或弦数、血压偏高之肝肾阴虚型病症,即西医所称的神经官能症。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脑鸣升清流气饮

【来源】干祖望,《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升麻3克,青皮6克,黄芪10克,木香3克,苏叶、大腹皮各10克,乌药6克,柴胡、川芎、菖蒲各3克,蔓荆子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理气机,升清开窍。

【方解】本病是由于在大气压力下的变异环境中,鼓室内气压与外界气压极不平衡,由此而发生的中耳损伤,而出现耳痛、耳鸣、憋气和听觉障碍。四千年来中医尚无此病,但近年来航空工业发展迅速,此病亦因之日多。本方系根据《杂病广要·九气七气》的“阴阳虽大,未离乎气,故通天下一气耳。……吐纳,一动静,何所逃者,与气流通而已。故气平则宁,气不平则病”论点,从《疮疡经验全书》中二十首流气饮作蓝本而制定。方中升麻、柴胡,同样是升清降浊,但后者更有除头痛,治耳聋的作用,因为肝脏之络附耳。木香、乌药,皆具有消积滞、辟邪气、导滞气功能,但前者更能止痛除胀感。青皮、蔓荆子疏肝散结、破气止痛,而后者更有抑制脑鸣的特点。苏叶散发风气、顺气化痰。大腹皮协调寒热失和、疏瘀滞、开郁结。川芎行气开郁、上行头目、破瘀血、生新血。还有两味画龙点睛之药,用黄芪以益气,气盛则更能反映出诸药的作用;用菖蒲以开窍,航空性中耳炎,正是窍闭的典型病例。

(0)

相关推荐

  • 治老年听力下降或耳聋

    ​典型病案 患者,男,69岁.因"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1月"就诊.患者近1月来感听力下降,并出现耳鸣,尤以情绪激动时耳鸣明显.因为耳鸣,夜间睡眠差.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舌质淡红,苔 ...

  • 武汉名老中医张林茂教授:耳鸣耳聋耳朵嗡嗡声蝉鸣声听力下降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耳鸣耳聋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西医治疗难度较大,久治难愈之下患者苦不堪言.耳鸣是指在外界没有声源时,耳内或头部产生声音的主观感觉.耳鸣声表现多样,如嗡嗡声.嘶嘶声.电流声.蝉鸣声.电话铃声等.可 ...

  • (2) 耳窍按摩法

    耳为肾之窍,故有"肾开窍于耳"之说.中医认为,耳的听觉功能赖肾之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脉度>篇说: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主藏精, ...

  • 惊呆?耳鸣脑鸣是脑梗 老年痴呆的前兆?

    耳鸣缓解小方法 耳鸣.耳聋逐渐成为威胁老年人晚年听力的"杀手".患有耳鸣.耳流脓.听力下降的老人规模庞大,杨丽大夫提醒,因拖延治疗而导致耳聋的患者屡见不鲜,如果发现经常耳鸣,应引起 ...

  • 8位名老中医治疗乳腺增生验方集

    乳癖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1- 消核汤 [组成]炙僵蚕1 ...

  •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淋症医案大全 ​医案一 常某,女,19岁.病已半载,小便频数量少,时现血尿或小血块,溺时尿道不适,有时疼痛,经第三人民医院检查为膀胱结核症.舌苔薄黄,脉象滑数.辨证立法:肾与膀胱为表里,主水 ...

  • 老中医治疗瘰疬医案大全

    瘰疬 冉雪峰医案 患瘰疬有年,累累成串,时重时轻,不以为意,后瘰疬大发,突尔肿硬逾恒,大如瘿瘤,头部为之倾斜,乃急返武昌延予诊治.其脉弦劲,口渴烦躁,不安寐,嘱须静养,戒酒,节饮食,再商疗法.拟方,归 ...

  • 老中医治疗虚劳医案大全

    医案一 杨某,女,58岁,工人.病历号c64799,1992年7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白细胞减少已4个月.患者今春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减少,最低时为2.1×10°/L,平时波动于(3.1~3.6)×10° ...

  • 老中医治疗小儿疝气五大医案集录

    老中医治疗小儿疝气五大医案集录

  • 老中医治疗鼻渊医案大全

    鼻渊 施今墨医案 游某,男,45岁. 头常晕痛,鼻塞,涕多脓稠有异味,嗅觉不敏,已有年余之久,眠食二便均正常.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鼻为肺之窍,肺气流通,鼻始为用.肺胃积热,郁蒸上腾于鼻,以致浊涕 ...

  • 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屡试屡效经验方集

    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屡试屡效经验方集

  • 老中医治疗瘤医案

    施今墨医案 丁某某,女,19岁. 去年九月间左颈部生一瘤,发展甚速.虽经治疗亦未能控制,近日已破溃出少量血.经山东医学院病理科检查诊断为:颈淋巴腺瘤.饮食二便尚属正常,经期不规则.舌苔薄白,脉象沉涩. ...

  • 老中医治疗泄泻医案大全

    医案一 陈某,男,52岁,工人.初诊(1982年4月10日).4年前始患糖尿病,去年明确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每天24~36U胰岛素.近半年来反复腹泻,每日大便3~4次.于4月2日住内分泌科治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