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湾原有左右两座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共有生铁炮12门。位于蛇口半岛顶端,左右炮台成犄角之势钳制赤湾港口、雄视伶仃海面,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主要海上屏障。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赤湾炮台,为禁烟发挥了重要作用。
左炮台北面,是一尊林则徐的全身铜像,塑于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1985年。铜像高3.2米、重1.8吨,是中G最-大的一尊林则徐铜像。雕像由我G著名雕塑家唐大禧创作,大理石底座正面是已故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林则徐纪念像”,北面镌刻着谢华先生撰写的碑铭。
宋少帝陵园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墓地中央竖立一块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龙两幅,中间刻有一太阳浮雕。墓碑正中镌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金字(据说“祥庆”应为“祥兴”之误,粤语中“庆”与“兴”读音相近)。右左两行填金小字为“本山坐于兼祭复卦四支、辛亥岁赵氏三派裔孙重修”,两旁有金字对联“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长此巩皇陵”。
宋少帝陵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赵昺(bng)的陵墓,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宋代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正月,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崖山海面决战后大败;3月19日,左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背起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南宋至此彻底灭-亡。后少帝遗骸漂至赤湾,被在海边巡视的古寺老僧发现,见其“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陵墓西侧立有“陆秀夫负帝殉海像”,民-族英雄陆秀夫背负幼主,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宋皇-朝危亡之际,组织民-众誓死抗战后兵败被俘,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元军将其押赴深圳珠江口外的厓山(今新会南)。目睹南宋的败亡,文天祥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宝安人-民为纪念文天祥,在南头城筑"信国公文氏祠",其为南头城中保存至今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现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过零丁洋》——文天祥(集状元、宰相、带兵打仗于一身)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 放 内 伶 仃 【岛】 纪 念 碑
内伶仃岛与深圳南头半岛隔海相望,于1950年解放。为纪念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特在宝安校场(今南头古城及中山公园附近处)修建纪念碑。现纪念碑碑体高12米,正面题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书写“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字样,由曾生将-军(深圳坪山人,当年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等职)亲笔题书。
在左炮台的树丛中掩映着一处哨-站,随着左炮台军-事战-略地位的逐步淡化,至1997年后这里全部解-禁。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哨-所,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被保留在鹰嘴山上。如今的炮台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有两座房屋的残基,是当年守卫炮台士-兵的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