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3篇临床研究登顶NEJM 科研大牛谈何容易!
中国的临床研究何时能有顶刊?很多医疗界人士频频发出这样的灵魂之问。近日,上海交大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给出了完美的答案,10天之内连续3篇重磅临床研究登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业界普遍如此评价这一成就——“破天荒”、“历史性突破”。中国医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据了解,这3篇重磅研究分别是: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内科陈楠团队牵头的2项肾病相关研究,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叶霜团队牵头的1项间质性肺病研究。
这3篇重磅研究直接带来的实践意义,举世瞩目。基于2项肾病相关研究的发表,国家1.1类新药“罗沙司他”抢在欧美日本等国家之先,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治疗。1项间质性肺病研究,则直接将该类患者的半年内死亡率从80%左右降到了40%左右。
对于2项肾病相关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NEJM医学前沿》执行主编肖瑞平教授评价认为,这是首次“背靠背”发表中国团队的临床试验,也是发表的首个中国率先批准的国际原创新药……
间质性肺病相关论文,被称为“救命论文”。20年前,间质性肺病患者半年内的死亡率高达80%左右,叶霜团队经过十余年不懈努力,通过一系列生物标志物和发病机制研究,逐步锁定原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托法替布”,创新性地将其用于间质性肺病相关治疗,18例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全部存活。
常言说,我们的收获,皆是当年的播种。上海交大医学院此番临床研究的大爆发,也是辛勤播种的结果,还有就是多年前上海交大医学院与附属医院领导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到了收获的季节,当时实施了将医学研究的实战派新模式,从实验室转到病床边。
十多年前,时任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的陈国强教授,曾在全院年度会议上如此发问:“三甲医院或研究型大学医院,与普通医院差别应该在哪里?”在他看来,恐怕不是床位多少、收费高低;而应当是:诊断和治疗疑难杂症的高超能力。“这些能力靠什么?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出科学问题,进而通过科学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自此,陈国强院士大力倡导开展具有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的临床研究。“每个医护人员需要论文、项目参与职称评定,各种圈内排名也离不开论文。”但论文的研究对象有差别——他坦陈,推动结果不可知、研究周期长、更需团队作战的临床研究,实在更为不易。
自2011年以来,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连年夺冠,SCI论文数量也是连年全国之首。在“辉煌”业绩下,他们没有陶醉其中,没有躺着“享福”,而是含着忧患意识,决心实现临床医学学科的“转型”发展。也就是,不守着实验室,而贴近病床边,去真正研究并解决一大堆临床问题。
沪上医界有这么一句话:“苦不苦看看虹桥机场的礼拜五,累不累看看我们医生开的会。”周末打“飞的”全国各地“飞刀”,是很多技术精湛的外科医生的日常。但“飞刀”医生跟名医,还是有区别的。
所谓名医,一方面,是为病人诊治疾病能力突出的医生,病人不看不死心,同行不问不放心的就是名医。另一发面,是能从临床中凝练科学问题,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形成拥有引领性诊治标准的医生。“飞刀”医生则是只做到了第一个层面。
陈国强还表示,如果从医的年轻人,也过这样一种生活:周末打“飞的”外边到处跑、开“飞刀”;而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临床问题,让自己在看病同时逐渐向一个研究型医学人才发展,“对个人、对医院和医学院来说,都是一种'浪费’。”
为有源头活水来。5年前,上海交大医学院就以“临床研究能力提升”为抓手,抓人才这个第一要务,启动“双百人”人才计划。其中一个“百”就是在5年内培养100名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利用临床资源破解实际问题的“研究型医师”,并为这些青年医生设立专门的临床研究培训课程;这些年来,“双百”队伍已成为院里年轻医师人人向往的身份认同。
曾经,博士论文造假、教授学术不端等新闻频频被曝光,低劣论文、虚假论文、重复论文、剽窃论文等垃圾论文水漫金山,国际上严重质疑中国的科研能力,并且中国被扣上了垃圾论文输出大国的帽子。
3项重磅临床研究10天内先后登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的医生终于用行动向世界证明,我们也是顶呱呱!
但是,科研大牛谈何容易。三毛曾言:“梦想,可以天花乱坠;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上海交大的医生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