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法则教你如何1年读100本书
文/小宋老师
SMART法则是目标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法则,对于设立一个靠谱儿的目标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根据SMART法则,设置一个有效的目标应该具有五个要素,这五个元素分别是: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实现的(Achievable)、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的(Relevant)、有时间节点的(Time-based)。而SMART法则这个名称,就是由这五个元素的英文首字母组合而成。
下面,我们就以设置一个“1年读完100本书”的目标为例,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SMART法则进行解析和说明。当然,大家也可以举一反三,尝试运用SMART法则去有效的设置其他类型的目标。
1. 目标应该是具体的(Specific)
定义:一个目标应该是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清晰的目标。如果一个目标不够具体,则不具有任何激励作用,更谈不上如何去完成了。
解析:打个比方,新年伊始,你为自己设置的目标是“新的一年,我要多学一些知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糟糕透顶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过于宽泛、一点都不具体。许下这个愿望后,你依然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也有人为自己设置的目标是“新的一年,多读一些书”。这个目标虽然比上面那个目标要更加具体一点,指出了通过“读书”这个更加具体的形式来完成“多学习一些知识”这个愿望,但这依然是一个不够具体的目标。因为多读一本书可以称为“多读一些书”,多读十本书也可以称为“多读一些书”。
结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做到明确而又具体,例如:“在新的一年里,我要读完100本书”就是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
2. 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
定义:所谓可衡量的,就是指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
解析:如何衡量自己完成了读100本书的目标了呢?也许有人会说,读完100本书这个目标不是很好衡量吗?读完一本算一本喽!然后读完100本就算完成目标了。
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应该再回到原点重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我们设置1年读100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如果只是为了炫耀,只要记住100本书的书名就可以了。
我们必须在心里牢记,我们读书时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习到新的知识。如果忘记这个目的,就是读完1000本书又能怎样?
那怎样读书才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呢?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肤浅的阅读。我们应该想法设法的对一本书进行深加工,确保每一本书都能学到新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的读完了一本书。
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读完一本书,必须选择写“读书笔记”、“写书评”、“摘取书中的某个知识点写一篇相关的应用性文章”这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只有这样,我才默认自己算读完了一本书。
结论: 如何衡量自己完成了阅读一百本书的目标?不仅在数量上读完100本书,并且每本书都要有输出部分,以此保证这本书没有白读。也就是说,每本书读完后都至少要采用写读书笔记、写书评、写应用性文章当中的某一种方式进行深加工,总之要有所收获,这样才算真正的读完了一本书。
3. 目标应该是可实现的(Attainable)
定义: 目标的可实现性是指所设置的目标必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拥有实现的可能性。
解析: 如果所制定的目标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再伟大的目标都和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不仅没关系,总是完不成自己所设置的目标,还会挫伤一个人的自信心。
因此,要想制定一个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必须先问自己两个问题:(1)在1年的时间当中,自己是否能抽出足够多的时间去读100本书?(2)自己是否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可以更快、更高效的读书?
为了完成2016年读100本书的目标,我给自己规定好的读书时间是:周一到周五每天早起读书一小时;周六周日两天利用空余时间见缝插针式的读书。(周末要睡美容养颜觉,无法做到早起)这样一来,我就为完成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我还认真的读完了有关读书方法论的书籍,例如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的读懂一本书》,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以及日本齐藤英治的《王者速读法》。这样一来,我就为完成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保障。
为了确保这个目标最终可以实现,我还参照心理实验的设计方法,先给自己进行了一个前测。1年读100本书意味着1个月平均要读8本书,1个周平均要读2本书。而我2016年1月份顺利读完了8本书,并且感觉自己还学有余力,因此可以确定1年读100本书这个目标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结论: 对自己的读书目标进行初步的检验。可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年的读书计划进行检验。如果目标太大或是太小,进行及时的调整。总之,量力而行,要确定目标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4. 所设定的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应该具有相关性(Relevant)
定义: 所谓目标的相关性就是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与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是相关度很低,那么这个目标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解析: 前文提到,我们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是为了学习知识。但是除了“学习知识”这个较为笼统的目标之外,我们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往往还有其他的期待。例如,我们想要通过读书,系统的学习一门专业技术知识,或者是通过读书,来解决自己在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或者困惑等等。这些目标,就是完成“1年读100本书”这个目标的相关性目标。
如果在完成一个目标的同时,可以顺便为完成其他的目标贡献力量,那么就可以做到一石二鸟,一举多得,实现目标的价值最大化。
以自己为例,之所以要为自己设置一个“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除了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外,我还想要实现其他的相关性目标,例如:更加系统的学习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为上好幸福课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及为撰写心理学相关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等等。
结论:为了让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与其他的目标更具关联性,我们需要在目标设置之初就充分的考虑到如何在实现读书目标的同时,更好的去实现那些相关性目标。
回到“1年读完100本书”这个目标上来。为了同时更好的完成其他相关性目标(学习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为上课和写作提供智力支持等等),我在选书的时候,会重点偏向于选择心理学的专业书籍。同时,在阅读的时候,我会主要采用主题阅读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在实现“1年读100本书”目标的同时,更好的实现其他相关性目标了。
5. 目标应该是有时间节点的(Time-based)
定义:这一条不难理解,就是指所要实现的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时间截止期限。
解析:一个靠谱儿的目标,一定是要有时间节点的。时间节点既是压力,也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时间节点会给人一种完成任务的紧迫感,督促一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设置的目标。一个没有时间节点的目标,会让人长期处于放羊状态,目标也变成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如果不刻意给自己一点压力,给所设置的目标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那么很多人一辈子都读不完100本书。如果我们能给“读100本书”这个目标设置一个明确的期限,那么我们就会有一种紧张感和压力感,从而督促我们更好的去完成这个目标。
结论:为自己的读书目标设置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即在1年的时间内读完100本书。为了更好的监控目标的完成,我们还可以将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细化为月目标和周目标,即1个月至少要读8本书,一个周至少要读2本书。
这就意味着,为“1年读100本书的目标”设置了更多的时间节点(月节点、周节点),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在过程中监控自己的读书进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至于在年底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一年到头只读了几本书,然后对着年初所制定的读书计划无奈的说上一句:“唉,时间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