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草
《中药大辞典》:接骨草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Jiē Gǔ Cǎo
【别名】红母鸡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母鸡、壮阳草(《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舞草的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舞草(《酉阳杂俎》)
小灌木,高达1.5米。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瘀生新,舒筋活络。浸酒服,能强壮筋骨,治风湿骨痛。叶治跌打,接骨。
【用法用量】内服:1.5~3钱。
【注意】孕妇忌用。(性味以下出《南宁市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接骨草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Jiē Gǔ Cǎo
【别名】白龙骨、冷坑兰、冷坑青、猢狲接竹、痱痒草、血和山、乌骨麻、赤车使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庐山楼梯草的根茎或全草。春至秋季采集全草或根茎,多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斜生,无毛,节有时膨大。叶互生,花期5~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的山麓树下、沟边及杂草丛中。分布华东及华中。
【性状】鲜根茎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多分枝,长3~10厘米。表面淡紫红色,有结节,并具多数须根痕。断面暗紫红色,具6~7个维管束。有青草气,味辛而苦,有毒性。产于浙江。
【性味】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性温,味辛苦。"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淡。"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咳。治跌打扭伤,痄腮,闭经,咳嗽。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内服:煎汤,鲜者1~2两。
【附方】①治骨折:鲜接骨草根,加鲜苦参根等量,入黄酒捣烂裹敷伤处,外夹以杉树栓皮,固定,每天换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咳嗽:鲜接骨草茎叶一两,炖猪肉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流行性腮腺炎:接骨草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⑥治肺结核发热、咳嗽:接骨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滇南本草》接骨草
接骨草图片,一名莲台夏枯草,又名毛叶夏枯,又名灯笼草。味苦,性温,行十二经络。治筋骨痰火疼痛手足麻木不仁。祛周身游走之风,散瘰 手足痰核。治跌打损伤,接骨。止脑漏、鼻渊效。包痰火红肿疼痛。
接骨草(三钱) 引点水酒服,五服后痊愈。至二年又发,加威灵仙 防风 虎掌草三服而愈
(单方) 吴姓以此草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不能落地。接骨草 苎麻根 蜂蜜 鸡蛋清 大蓟 共五味, 捣烂包患处。一宿一次,三次痊愈。
治痰火发时,或手足红肿疼痛。
接骨草(五钱) 鸡脚刺根(三钱) 土黄连(二钱) 共捣烂点酒包敷疼处三次,肿消疼止后加苍耳 白芷 川芎 去黄连 鸡脚刺根 点水酒煎服三次。此二方屡经证验,惟新病可用,久病不可用。
(单方) 治脑漏疼痛,鼻流黄涕腥臭。
一人路遇狂风吹着,口歪眼斜,半身麻木疼,用之神效。
──丛本卷上
接骨草,气味辛、平,性温。此草行十二经络,治跌打损伤,骨碎筋断,酒下如神。或左瘫右痪,四肢不仁。服之则愈。
──模板卷四
引用:《滇南本草》接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