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散人陆龟蒙(三)
ᐃ耒耜堂陆龟蒙像
学界对于陆龟蒙的生卒年一直没有定论。《新唐书隐逸传》中没有记载其生年,包括他自己写的《甫里先生传》里也未提及生年。历代的研究者,包括一些地方志的专家也未下定论。王锡九根据陆龟蒙《送豆卢处士谒宗丞相序》中豆卢瑑的年龄来大致推断应生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而又有学者推算大约在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而其卒年,相对较为肯定,在中和元年或二年(公元881或882年),这个结论主要出自于王定宝《唐摭言》中“中和初,遘疾而终”之语,这样来讲鲁望公是英年而逝。但我觉得根据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唐末以左拾遗授之,诏下之日,疾终”,授左拾遗之事在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所以卒年可能更早些,应在光化二年或三年,即899年或900年。按照该生卒年推算,鲁望公没有英年早逝。
虽然生卒年没有定论,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欣赏和研究这位先辈。我们知道,鲁望公的诗文创作历程,现在研究者一般把他分为三个时段,即“十载江南游历”时期、“松陵唱和”时期、以及编纂《笠泽丛书》时期。
十载游历
十载游历是他正值青年,北上参加科举考试之前这一段时间。
鲁望公在《书<李贺小传后>》中有云:“予为儿童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阳尉”,可知鲁望公少时曾在溧阳生活过一段时间,而其少时主要的经历应该就在苏州度过。
《新唐书陆龟蒙传》云“龟蒙少高放,能《六经》大义,尤明《春秋》”,《北梦琐言》说“龟蒙幼通六籍,弱冠攻文”,《唐摭言》说:“幼而聪悟,文学之外,尤善谈笑,常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左。”总结一下,鲁望公幼时在苏州时,受家学渊源,主要读一些儒家的经典,对《春秋》尤为精通,这也是在为以后搏取功名进入仕途打基础,此外还读一些诗文赋作品,这些都为他后期的诗文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此后的诗中有云“虽然贫苦贱,未省亲嚅而,秋倚抱风桂,晓烹承露葵。穷年只败袍,积日无晨炊”,又有“冻骭一襜褕,饥肠少糠籺。甘心付天壤,委分任回斡”,虽然家庭贫困,甚至忍饥捱饿,但仍刻苦读书的情形宛如再现。这些均有良好家风的表现,也是陆家世代传承的精神。
此后到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起,鲁望公开始漫游江南,为时十载。据文献记载及诗文研究,他走过了宣州、瓯越(今日的绍兴和杭州)、饶州(今江西波阳)、京口、睦州(今浙江建德)、桐江(今桐庐)等地。在唐代文人的生活中,这种漫游,不仅可以体验民俗、游览山水,而且可以广泛交友,创造时誉,甚至成为进入仕途的途径。鲁望公有“十载江南尽是闲,客儿诗句满人间”之语,此后“松陵唱和”时也经常提到这段时间内的经历。他曾相遇好友严子重,并在此后多年写下:“每值江南日落春,十年诗酒爱逢君。芙蓉湖上吟船倚,翡翠岩前醉马分”之诗句,这首诗中提到十年诗酒,与严子重交游,且曾一起在无锡湖上泛舟,在安徽山中分别,诗中的“芙蓉湖”即是无锡的得名之湖,“芙蓉湖”又称“无锡湖”,古代太湖流域无锡地区的五湖之一,古代曾是“北掩晋陵,苍苍渺渺”的一个大湖。在无锡城北,延伸到江阴和常州地界,湖中荷花繁盛,风景秀丽,碧浪涛天,后因水患不迭而被治理,现已不存,但目前还留有莲蓉桥、莲蓉门、芙蓉山、芙蓉镇等遗迹。鲁望公此后曾非常怀念这十年的诗酒人生。前面我们提到的“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之句,亦说的是在江湖游历的经历。江湖游历期时期也是这位“江湖散人”散淡人生品格的形成时期。
ᐃ芙蓉胜景
此后怀念宣州之游有一首著名的《怀宛陵旧游》:“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这首诗中有时间,点出是后来对游历的怀念;有地点,即宛陵,即宣州,现在的安徽宣城,宛陵是汉代地名,因此地有“陵阳山”和“宛溪”而得名;有名胜,即谢公楼,谢公即谢朓,曾在宣州任太守,仕途多蹇,有“江海虽未从,山林于此始”之句,亦即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谢朓楼,又称李白楼,李白曾多次来到宣州,写下《独坐敬亭山》、《赠汪伦》、《吊宣州善酿纪叟》等名篇,除了“抽刀断水水更留,举杯消愁愁更愁”外,更留下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等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时间、地点以及名胜外,此诗后半首,点出了人物,即陆龟蒙在宣城独步漫游,夕阳西下,谢公楼的酒旗倒影飘在春天的流水中,此中情景,怎么能让人不发出思古之幽情而情绪万千呢!谢公和李白均是时运多舛的人物,鲁望公虽咏山水,其实更多的感伤时世。
ᐃ谢公楼
ᐃ敬亭山
(待续)
作者简介:
陆国民,无锡人,鲁望公41代孙,硕士,无锡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讲师,无锡陆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无锡《陆氏文化》编辑部成员,无锡陆氏《仰贤文社》社员。
无锡《陆氏文化》编辑部:
惠山古镇绣嶂街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