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请告诉伊夏那颗星,他会发光

发布时间:2021-03-28 

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

原文出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这段话被国人翻译成了一句很美的教育箴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一颗会发出自己光亮的星星;当有天他们不再有光亮而变得暗沉落寞时,那就是我们大人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时候了…

刷完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不禁被其中温情、敦厚的尼克老师所感动。可以说这部电影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着很好的启发。

电影的主角是这位有着两颗暴牙和一双大眼睛的小男孩伊夏。

伊夏出生在一个四口之家,他有个严厉的父亲、温柔的母亲、门门几乎可以拿满分的学霸哥哥。而他是一个成绩很不理想,但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小男孩,他会时不时地去观察这个世界,他对色彩很敏感且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他很喜欢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伊夏之所以成绩很差,是因为他有拼写与阅读障碍,然而这个事实他的父母和他的老师都并不知晓。

他不仅学业差,他还旷课、打架、上课总是走神…以成绩为重的大人视角来看:他是一个很差劲、笨、不努力、懒惰的孩子。

他的父母,特别是他的父亲和老师们都是这样看待他的,大人们都认为他差劲,所以他也认为自己是差劲的。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儿童期的自我概念是由其父母(重要他人)所塑造的,这个时候孩子刚刚形成“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概念,而这个自我概念是来自父母(重要他人)平时对他看法的反馈。

若父母给的是正向、积极的肯定,那么孩子的自我感受便是正向的,他就会充满自信有活力,便会产生“我是好的”“我是有人爱的”“我是可以的”等正向自我评价,从而他能很好地与他人产生人际链接、对事情有看法,相信自己的判断。

而当孩子不停接收到的是父母对自己负面的评价,这时孩子就会形成“我是不好的”“我是差劲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等负向自我评价,从而落寞、自卑,他们也更容易感到孤独,变得不合群。

伊夏本是一个活泼阳光,眼中有光的小男孩,然而他的学业表现并不符合父亲的期待,所以父亲总是批评与打压他,后来父亲给他送到寄宿学校去…

在伊夏的成长中,不同的教育阶段对他的人格底色塑造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01

家庭教育

伊夏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控制型家长,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成为他理想中的样子。他望子成龙的心切在伊夏哥哥——约翰的身上得以实现。约翰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性格顺从乖巧,几乎门门学科拿第一,就连父亲最爱的运动——网球,他也可以打的很好。所以学校老师会说她不相信“那么差劲”的伊夏竟然是约翰的弟弟。

相比之下,父亲对伊夏就没有像对哥哥那么多的肯定,更多的是对他的劈头盖脸的打骂、要送其去寄宿学校的吓唬、再不听话自己就永远不回来的情感绑架…

在儿童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恶毒评价是最严重的错误。这种评价对于孩子的行为不会有一点好转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孩子的负向自我认知变得自卑和懦弱。

父亲只关心孩子能否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他不去想办法和花时间来分析伊夏学不好的原因就给他贴“差”、“不行”的标签。这自然会加剧伊夏厌学,逃课等问题行为的出现。

在伊夏得知自己要去寄宿学校时,他似乎用最后的力气哭着向母亲求救:“我有在学习,我有在试了,真的,我其实都会的,我可以学得更多。”

从这里可以看出伊夏并不是学习态度有问题,他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有阅读拼写障碍。让人感到难过和压抑的是他父母这种愚昧不自知的行为

我相信每一个“差劲”的孩子都曾努力过,想要成为父母期待的那个优秀孩子过,只是他们在努力的过程中看不到希望,从而变得茫然无措…

父亲听信学校老师的话认为伊夏可能是有问题的儿童,只有送去寄宿学校才是唯一的办法。我想当伊夏看到父亲冷漠离开的背影,他对家人的信任到了冰点,他开始变得弱小无助,沉默寡言,时常躲起来大哭,那个曾经活泼阳光的孩子所剩无几…

02

转学前的学校

对伊夏的影响

课堂上伊夏总是走神,他对不知如何学好的学业提不起兴趣,反而对窗外的小水洼很好奇…老师喊他朗读时,他很紧张害怕,在老师一再吓令下 ,他为了掩盖自己并不识字的真相,他故意胡乱发出声音捣乱课堂秩序。

这时老师很愤怒,便开始谩骂伊夏不要脸并让他活出教室。此时若一个真心要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老师,即使她因这个孩子扰乱了课堂秩序而愤怒,她也会克制下自己的怒火,去及时缓和课堂嘈杂的纪律,然后课后再询问孩子的原因

老师并没有做出类似理性的举动。各科的老师都对这个差生表示不喜欢,希望他能转学。

老师们对伊夏不欢迎的态度,也影响到同学们对待伊夏的态度,孩子们都嘲笑他,议论他,父母的失望,老师的讨厌,同龄孩子的不欢迎,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使得他更加厌学、孤立无援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老师不能对他们苛刻,应该给予接纳,更加宽容地给他们鼓励,耐心地引导他们,因为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本身就容易会感到心情沉重和压抑,他们被说成成绩不好,长久他们便会内化这样的声音,认为自己是差生,在同学面前也会抬不起头来。

同时感受不到家庭与学校的接纳与温暖,伊夏的自信心也被摧毁得所剩无几…

若一颗星星还未发出自己真正的光就要陨落,是令人心痛的,还好终于有一天星星遇到了那个愿意点亮他的人… 

03

寄宿学校

对伊夏的影响

在寄宿学校的日子也是不如人意的,起初所有的老师都如之前学校的老师一样,认为伊夏糟糕到无法挽救。直到出现了一个新的美术老师——尼克。

当尼克了解到伊夏有阅读拼写障碍时,他对同事粗暴对待伊夏(课堂上体罚伊夏等)感到愤怒和悲伤,认为他们不懂生命。他想到曾同样有过阅读拼写障碍的自己,他知道那是种很痛苦无助的感受,所以他开始决定要帮助伊夏走出羞愧,找到他的优势,重获自信。

他开始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来帮助伊夏,他尊重伊夏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他为伊夏营造了促进成长的氛围:

第一:他知道如果想要打开伊夏的心扉,他需要真诚,真实,一致地对待伊夏。

尼克是一个很温柔敦厚的老师,他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只认为学业第一,认为作为老师就该高高在上。他对学生有着温和的态度,对伊夏也是。

他知道伊夏内心有很多害怕,他知道如果起初直接向伊夏询问他的个人情况,这时只会让伊夏更加躲闪。他便通过家访他的父母来初步了解伊夏的情况。

通过家访他得知伊夏其实是一个很聪明且在画画上很有天赋的孩子。

为初步帮助伊夏,他有天在课堂上把有阅读拼写障碍的伊夏编成了一个以小男孩为主角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并告诉孩子们很多天才和这个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样,虽然拼写有问题,但是这些天才却改变了世界,因为他们想法和别人不同。尼克想让孩子们知道这种阅读拼写障碍并不是什么可耻的问题,它是一个很多名人都会有的小困难。

他想为伊夏制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后来尼克告诉伊夏说那个小男孩就是尼克自己时,伊夏惊讶而不敢相信,原来,老师也会有这样的困扰,原来老师和他一样啊,他开始感觉自己这个问题并不是令人羞愧的事情。

第二:尼克对伊夏重要的态度是接纳、关心、和重视——无条件积极接纳。

尼克开始积极关注伊夏,让伊夏觉得自己被重视,他给伊夏制造被同学认可和看到的机会。比如他会在课堂上点名让伊夏去开灯,并且提问伊夏能回答出的问题,组织孩子们去小河塘,看到伊夏制作的小船能漂浮,等都会一一地给伊夏积极肯定和赞美,这让伊夏慢慢有了笑容了…

后来尼克努力征求校长同意,特意在校园里为伊夏办了一个美术比赛。因为他得知伊夏一定会得第一,而这样会让伊夏开始正视自己是有价值的,是优秀的,是被大家看见的,会被大家认可和喜欢的,从而去除伊夏的羞愧提升他的自信,让他重新开心起来。

尼克想让伊夏感到自己的重要性,除了上述事情外,他向校长征得了每周自己可以拿出两个小时来帮助伊夏的学业提升。他寓教于乐,将教学融入到有意思的小游戏中,陪伴式地引导,让伊夏学业水平和自信心都有了很大提升…

第三:尼克给予伊夏移情理解。

当尼克路过教室门口,看到伊夏被其他任课老师罚跪在门口时,他先是问伊夏怎么了,见伊夏并不愿说,开始逃避尼克的询问,尼克便知道此时不该问下去,那样只会增加伊夏的防御,所以他温和地安抚伊夏,说了一句,没关系的。

在之前尼克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讲述的故事中,尼克也是想在告诉伊夏:伊夏你并不孤单,我曾经也和你一样,这种问题不是令人羞耻问题,它是可以解决的。你要相信我,也要相信你自己。

陶行知说:“真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出发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寄宿学校的教学方式是传统的,以规矩和孩子的学业为第一的,尼克认为孩子能够开心,学习才会有动力。所以他会想办法反传统,力所能及地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他努力去做伊夏父母的工作,努力争取学校校长的同意,尽一切办法去帮助伊夏,去帮助一颗尚未陨落的星星…

尼克之所以是那个可以走进伊夏内心的人,是因为他知道对于伊夏,只有友好的启发,积极的鼓励才会增强他的勇气,才能使他完全康复,所以尼克用真心,真诚,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了伊夏,让伊夏感到了温暖和安全。

终于,通过尼克老师这面镜子,伊夏的父母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是要求,不是权威,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关怀,才会让伊夏的所有问题真正解决。

这个世上,每一个孩子都是那颗独一无二的星星,愿每一个大人都能鼓励他们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光亮…

文:素·白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