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趟老家,也不赖
文:练易珩 聂传安
《社戏》一文讲迅哥儿随母亲回远在海边的平桥村外婆家归省,他在那里生活得很惬意,于是称那里为自己的“乐土”。当然现在也有孩子节假日回到乡下,他们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三班练易珩有一文写出他的感受。
这是一个寂寞的星期五,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课程。(三“没有”,我发现喜远大于悲啊)
昨日看到同学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我还在嘚瑟;今日看着屋子里的各路人马,我却只感到尴尬与无聊——来的全是长辈,电视形同虚设,堂弟在房间玩着手机,弟弟又如挂件一般赖在妈妈身边……(这段太可爱了!“各路人马”,幽默;“来得全是长辈”,终于知道不是同道中人的痛苦吧?“弟弟又如挂件一般赖在妈妈身边”,神奇的比喻,夺爱之行为让人忍无可忍啊)
“好难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音乐心底响,嘴上不停讲,桌上菜肉汤,回答中相忘……当初的我,还天真地以为回老家会是快乐的,不用上课,爸妈没时间管我,我就可以看看电影,逗逗弟弟。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只能写写作业,懒觉都被大姑禁止……唉!(心理的巨大落差!来时欣喜此时悲,老家从此切莫回!)
关上房间门,瘫在床上,想着刚刚的一系列“拷问”,我开始想念我亲爱的同学们。我不想在这里寂寞,空虚,冷。我想踩踩同学们的小白鞋,打打嘴炮,来点互相伤害的戏码。总好过在这山间,看看夕阳,望望树林,一回头却是那作业。阳光从落地窗之间闯入,仿佛在对我说:“写作业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望望窗外,看看绿树,保护视力啊!”(落难方知曾经的可贵!)
啊!好寂寞,好无聊,好傻!(原来“三好学生”是这么个意思)
无聊之余,作为家中唯一靠谱男丁,我还得带着弟弟远离礼炮与鞭炮,远离餐桌,远离那喧嚣之地。而这一切,其实也就是去路口充当门童。(颇有大材小用有辱尊严之意啊!)
认识的人,隔着车窗打声招呼;不认识的,标准微笑欢迎。来一波客人,我就得向山顶发出信号,示意放礼炮。随着响彻天霏的礼炮声,那胆小的弟弟就会扑入我的怀中,将脸埋进去,嚎啕大哭。礼炮不绝,哭声不停。(一系列的应酬,一系列的手忙脚乱……情感就在这里悄悄发生转变)
虽然说回老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有时有点寂寞,但是能感受到少有的哥哥的责任感,我就觉得:其实,回趟老家,也不赖!(原来,让“我”觉得回家值得的原因是:我还有用!对,根据需求理论,当人的自我价值能得以实现时,幸福感就会倍增)
见过不少写老家的文章,多是着眼于环保。乐观者说当年环境破坏厉害,这次回去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悲观者说曾经都是青山绿水,这次回去看到的都是荒山黑水。如是这般都是套路,毫无真情实感。
易珩文章则从小处下笔,写得真切可感,其情感的变化也是波折起伏,如来前的喜悦、到后的郁闷以及最后的欣慰,清晰可见。文笔这般细腻,对于一个小男生来说殊为难得。
不过我猜啊,这孩子放下了弟弟,犹豫片刻,心中又会呼唤: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