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就是十八
讲康拉德·劳伦兹的《动物笑谈》时,问孩子们最喜欢哪个细节。几个小家伙举手回答完后,海栋也把手高高举起。
这家伙成绩并不怎么样,上课一般很低调。而此时能把手高高举起,老师那贼亮的眼睛哪能错过!
于是他站起来,边翻书边说:“我最喜欢的是第17段……”然后读起来,“我跑到'犯罪’现场一看,果然,可可不但把这位老教授身上的扣子全咬下来了,而且还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袖子上的扣子作一堆,背心上的作一堆;另外……”
早有同学“咦”了起来,然后就有同学嚷道:“不对,那是第18段……”
又有不少人附和着说:“是18段!”
海栋的声音小了,然后停了下来,看了看我,脸色有些尴尬。
我想:这些孩子,不去好好听海栋念的是啥,却去纠缠到底是哪一段!海栋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容易么?!
于是我就似乎很认真地说:“别急!告诉大家,语文不是科学。在语文的世界里,17也可以是18。”
许多孩子一脸诧异与不满:这个老聂袒护海栋也太没有底线了吧?
我装着啥也没感觉到,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话,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看,前面走来了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
学生顿时哈哈大笑,海栋也笑起来!
是啊,十七、八岁的姑娘,十七岁也成,十八岁也成!
缓解了海栋的尴尬,但是必要的提醒依然少不了。
“海栋,你标记段落时还是要仔细点,看看到底把哪一段吃掉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