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没必要太较真
文:周轶 聂传安
昨日推出了18班刘勇琳的文章《考证“七根火柴”》。因为此文充分体现这丫头主动学习的探究精神,所以我在两个班展示了文章,并毫不吝惜赞美之辞表扬这孩子。
勇琳精神虽嘉,但临近期末,又是初三,我自然会以成绩为重,探究之法可以后置。本以为此事结束,但一周之后再看周记时,发现10班周轶同学居然对勇琳之探究行为产生质疑,让我眼前一亮。
从来不嫌事大的我将此文录之如下,列位看官评评周轶同学说的是否在理。
课上,老师展示了18班学霸考证《七根火柴》故事真实性的过程及证据。(概括事件。简洁而准确)
史料详细严谨,具体到火柴的出处及党证的样式,处处体现作者的用心。(评价,很是中肯)
学霸的考证精神固然令人敬佩,但这一具体行为我却不敢苟同。(承上启下,“转”得有力)
语文不是理科,没有固定的公式与定理,更无需逻辑严密的证明。若是每读一篇文章,都忙于探究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种种细节,一来劳神,二来无趣,三来无益。(其实这可能就是人文性与科学性的不同)
若照此考证,语文课文便是处处可证:如《社戏》中的水煮毛豆真的好吃吗?《背影》中父亲爬的月台到底有多高?植树的牧羊人种的哪种树最多?木兰度的关山到底是哪座关哪座山?(有兴趣的同学就去考证一番呗……)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一考证或许能得到答案,但文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却荡然无存了。(在周轶看来,读文章重在“趣”,而不在于“实”,也就是说更在于精神上的享受,而不在于是否与史实、事实相合)
由此看来,学语文,真的没必要太较真。(结论)
读勇琳文章,我欣赏其探究品质;读周轶文章,我欣赏其质疑精神。勇琳的探究,让文中的诸多细节落到实处,让人读时感受会更直观更方便;周轶的质疑,提醒我们读文章时一定要明晰目的何在,以免有所偏移。
当然,勇琳探究有其因缘,周轶质疑并非无据。
各位,您倾向哪一位小姑娘的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