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挂你脖子上

文:梁蓝月  聂传安


这段时间我们在学对联。讲了基本知识,上课时会抽三五分钟,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然后进行了两个班同学的姓名对,然后……

然后就开始了持续了数日之久的让两班一百余人又紧张又激奋的人人互对。

我闲话少说,且看二班梁蓝月同学笔下的精彩。

大刀挂你脖子上

我盯着展板上的对联,皱起了眉头,一脸为难。(开篇悬念,好)

聂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对对子,组织了一班和二班的同学们开战。按同一学号两两对决,分别给对方出上联和接对方的下联,对不出或出不了对联还要到对方班级门口给对方认输。(交待故事的起因以及不能完成任务的严重后果)

展板下面还贴着一行字:“不要出不起,也不要对不起!”(不断造势啊。注:这是聂老师的名言)

我马上就收到了对方的“好礼”。(加上引号的好礼,估计没人喜欢)

本来我认为不会那么着急地开始比赛。可是一下课,就有一个人叫我。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陌生的脸庞。她问我是不是21号,满是激动。我木讷地点了点头,一股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敌人挑战到教室里来了啊!居然还“满是激动”!足见敌人对自己的上联是多么的满意)

我连忙冲出教室,跑到展板前,寻找上联。果然,一眼就看到了注有“一班21号”的便利贴上的一行字:(那个上联出现的比较早)

大刀挂你脖子上

这……这是什么上联啊?我内心在咆哮。(脑补一下大刀挂脖子的形象……)

唉,该来的逃不掉。我只好思考怎么对下联。(对,解决问题更重要)

“大刀”对“匕首”?不行,“匕”不是形容词。“针”?对什么针呢?尖针?尖,对呀!“尖”是形容词。我再接再厉,继续思考。“大刀挂你”……嗯?大刀还能挂?她可能出错了,应该是“架”吧?虽都是动词,但二者造型明显不同,一会提醒下她吧!我抓到了她的错处,心里得意极了,但还是要继续对下去。(在字斟句酌之时还能发现对方的不足,了不起!那得瑟劲满地都是)

尖针,扎你?

“你”字又不行,与上联重复了,改成“我”,又好像又怪怪的……先想后面的吧。“脖子”对“身体”?不行,上联是身体上的伤害,下联我接心灵的伤害也可以呀!“尖针扎我心里上”?“心里”不好,改成“心坎”吧。“上”字又重复了,“下”?又是仄音,不行……“中”?“中”可以!(不断选择,去差挑优。这段中涉及对联的数个知识:平仄相对,意思相对,不能用重复的字等。这是一个难得的语文训练过程)

尖针扎我心坎中!(已经基本上可以了)

“扎”字又好象不够好,改成,改成……(精益求精)

就这样一直想,直到下午时,我想到了“戳”字,“戳”更符合情景一些。(这场景很有点像《红楼梦》里香菱学诗时的沉迷状态)

费了好大劲终于对出来了,就是:

大刀挂你脖子上,

尖针戳我心坎中。

我是不是很厉害啊?呀!不对,我还没有为对手出上联呢!我只好又开始想上联……(是啊,你还要想办法去折磨对手呢)

(出联人梁颖诗。同姓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读蓝月文章,心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她的文字走,感受到她接招时的紧张与焦虑,感受到她一个字一个字成功对出的喜悦!

当最后一个字敲定,下联终于完成时,我们会不由自主赞一声:“妙!”

其实,妙的不仅是下联,更是她在对下联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她各方面的感官以及所有的知识储备,不断搜寻、发现、斟别、确定乃至最后的完成。

过程是艰辛的,过程又是愉悦的。

相信这段经历她会久久难忘。

(我们教室前面的展板)

语文是活的,人也是活的。

不要把语文教死了,也不要把语文学死了。

看蓝月文章,不由感慨:语文原来也可以这么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