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 对数字的处理不可忽视

不论是在艺考即兴评述中,还是模拟主持里,都极易遇到包含数字的考试材料。对于那些只出现一两处的常见数字,比如时间、日期,还算好说,可如果出现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数字,往往就让人望而生畏了。那么今天我就简要谈谈我对“如何处理数字”这个话题的几点主观看法。

1、只要有数字,就一定要使用

就把这一点当作是全文的核心吧,定下整个话题的基调。先说简单的,也就是只有时间和日期的。我们知道,在新闻写作中,when是新闻5W要素之一,因为有它的参与,才保障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所以,当时间和日期出现时,我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必须在答题中予以使用,使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是间接引用。

那对于非时间日期类的数字信息,该如何使用呢?其实总的原则是一样的——也需要在答题中予以关照,但相比日期和时间要复杂一些,一般需要我们针对具体需求,进行文字或逻辑的再加工。这一点会在下面具体解释。

2、数字的取用要有取舍、有设计

这里以上一点中提到的时间/日期为例,分享给读者其中一个间接引用的技巧,先看材料: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5日公布。“两高”司法解释对此规定,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致使用户信息泄露,具有“致使泄露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百条以上的”“致使泄露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用户信息五千条以上的”等8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材料中出现了今年的10月25日。这个日期信息相比材料中“五百条”“五千条”“8种”这几个数字,显然重要程度要弱一些。因此在设计答题时,不妨用“最近”“近期”或“今年10月”来进行替代,既对原意没有过多影响,又显示出你对于语言文字的灵活使用能力。

再来看一个更难一些的例子:

今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发布消息,区公办中小学面向海内外2020届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约400人,本科生年薪26万元以上,研究生28万元以上,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元,优秀毕业生奖励3万至8万元。最新的消息是,此次秋招共吸引海内外超3.5万名应届毕业生报考,最终来自全球62所院校的491人入围体检,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23人,占比86.2%。深圳龙华区发布的这则招聘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在于高薪,还在于高学历。有关北大清华学生,乃至硕士博士当中小学老师的消息,媒体早就报道过。这次深圳龙华区的公开招聘,使“博士当中小学老师”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是近期发生的一个新闻热点事件(同时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有大概率会出现在今年的艺考考场中)。这个材料中隐含着处理数字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加减乘除”。不管你是在即兴评述还是模拟主持中遇到这则材料,对于某一组隐含数字的四则运算,都会给你的回答增色不少。聪明的你是否已经发现了呢?那就是35000和491。前一个数字是报考的总人数,后一个是入围体检的通过人数。借助简单的两者相除,就可以得出本次招聘的通过率。接下来再如何使用和解读我想就不用详述了,自然是为了说明竞争的激烈。不论你的观点是赞同与否,这个运算结果都能给你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但还是要指明的是,当出现多组数据时,用哪个不用哪个,往往是和你的评论观点/节目主旨息息相关,这其中的规律就要复杂很多。我还是建议读者们尤其是考生朋友们,多拿实际的新闻事例来练手,逐渐明晰思路,做到得心应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