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要亡!45年后才看出他多聪明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在洛阳即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权力更替,曹丕踌躇满志,他发誓要完成父亲统一的遗愿,不过攘外必先安内,所以第一时间是着手进行内部权力制衡,好巩固自己的位置,就在2月进行了一批任免,贾诩因此当上太尉,即“三公”之一,配享300食邑,分食1000户,两个孩子也“鸡犬升天”。

消息传到了孙权耳朵中,《三国志·贾诩传》注引《荀勖别传》,有了以下记载: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于勖。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意思就是西晋司徒一职缺位,司马炎问荀勖要让谁来当,司马炎没有直接说名字,只是说当初曹丕任用贾诩为三公之一的太尉时,孙权“笑之”。

这个“笑之”非常值得一品,古人写文章确实精简,但这里明显是故意进行留白,意在突出孙权“笑之”的丰富含义,结合上文可知,这是个“不怀好意”的笑,所以它可能代表“咥”,讥笑;可能代表“咍”,嘲笑;当然更有可能代表可笑,因孙权还说“曹魏将亡”。那么孙权到底为什么要笑贾诩为三公太尉一事?又为何断定曹魏将亡?

三公

个人觉得有必要从“三公”开始说起,在总结劳动智慧的过程中古人渐渐生出了对“三”的青睐,并心照不宣认为“三”代表着稳定,也代表刚刚好,于是在列队的时候,会习惯性以“三”为一个量,就习惯性地将朝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大臣囊括在一起,称为“三公”,所以从商朝开始,“三公”的含义就固定为“最尊享的三个官职合称”。

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朝代的三公都不是一样的职位,但是一样的优越,比如说周朝时期则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朝时期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时期是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国时期是太尉、司徒、司空。所以孙权、贾诩时,他们公认的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且以太尉为首。

三国和三国之前太尉(相当于太师、丞相、大司马)是拥有实权的,且担任过这一职的人,无一不是颇有能力之人,比如说箕子、姜子牙、管仲、董卓、李斯、曹操等,这些人当时的成就,和之后的成就都非常高,比如说姜子牙活着的时候是军事统帅,是周朝开国元勋,死后是兵家鼻祖、是百家宗师。

这也就意味这样一个位置,是必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多功能人才,才可以担任的;是整个国家中一眼看上去就能够上得朝堂,下得战场的人,才可以胜任的;不是最精、不是最尖、不是最瞩目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只会让人觉得不配。那么贾诩配不配这个位置呢?孙权认为他不配,不仅不配,可能还会“亡国”。

贾诩

这就要从贾诩的生平开始说起,首先表明,孙权认为他不配,主要就是“德不配位”,贾诩生于公元147年,作为一个寒族儒学弟子,言行上却并不正统,就说他早年因病辞官回家,路上被氐人所抓,他灵机一动说道:“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段公就是段熲,当时威名正盛,贾诩假借是他的外孙,果然被放。

这一段本来是为了突出贾诩的高明之处,可是文中明明白白写着“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其余悉死”,就是说除了贾诩之外,跟他一起的剩下十人全都被杀,如果贾诩真的计谋过人,又为何不能救下其他人?如果他能够就救下其他人,又为何任由氐人将其他人全都杀死,自己挥挥衣袖就走了?总之贾诩是个相对自私的人。

这可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抬杠,贾诩做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常常“顾前不顾后”“拆东墙补西墙”,公元192年董卓死,王允发话要杀光凉州人,凉官李傕、郭汜逃跑遇贾诩,贾诩为保命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奉国家以征天下”,就是要他们征集军队,反上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若事败也可以逃往西北。

结果这两个人带着凉州兵,以暴虐之态,弄得长安尸横遍野,堂堂汉家朝廷,毫无抵抗之力落入军棍之手,关中也因此成为废墟,最后是曹操让裴茂率领关中诸将进行反抗和讨伐,将他们都灭掉之后,才算结束,当然之后就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了,但中间这一段委实不必,所以史称“文和(贾诩的字)乱武”。

有人就要说,这个位置也是能者居之,前面列举的那些人,也不都品德好吧?确实是有人品德不好,所以孙权才说“曹魏将亡”,你看董卓有能力,品德不好,所以东汉被他独断;你看李斯有能力,年老昏头,所以秦朝被胡亥灭亡;再看曹操有能力,野心却大,魏国于是成了曹魏;再看贾诩有能力,献策却斤斤计较,当了太尉一事无成。

本来曹丕用他,就是曹魏已经无人可用了,但贾诩却偏偏尸位素餐,公元223年什么也没做的贾诩顶着太尉的名头死了,这时候离孙权“笑之”已过三年,从孙权笑之往后再看45年,司马懿面对的曹魏就是一个没有能人的曹魏,他篡位简直就是轻而易举,对待皇位如探囊取物,再看孙权任用的孙邵、顾雍,孙权怎能不是有先见之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