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2-16

这一节的内容比较少。主要就是讲阳旦是什么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说一点闲话。
最近追剧《庆余年》,突然想到叔叔以前说中医,也许是另一个时代留下的文明。就想到是不是也会像《庆余年》中一样是更高度的文明直接传给我们的呢?像叶轻眉说的一样,就是一直不断有人醒来传给新人类先进的文化。
就好像中医一样,最光辉的时期大概就是在汉代之前,而且一出现就是巅峰,后来经过后人智慧的“加持”,不进反退了,直到清朝傅青主那一派又好像突然获得真传,得到的方式又很神话,好像是几个“仙翁”喝酒,传给作者,又或者是从“石室”得来。
最近追剧的无聊猜想,大家一笑而过就好,我们来看正文。
宋本伤寒论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解释
这一条宋本和桂林本的写法不一样,我们先从宋本看起。
首先是一个非常像桂枝汤证的患者,用桂枝汤治疗了,但是出现了很多阴虚症状。叔叔说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汉代的人体质比较偏阴虚的缘故,汉代的人劳作多,食物比较少,而我们现代人体力劳动比较少,食物相对充裕,所以汉代人是比我们偏阴虚的。
这就导致用了桂枝汤以后可能会出现阴阳两虚症状,出汗会导致津液丧失:咽干,腿抽筋;阳气耗散:手脚冷。
这里就又接续了我们上一次讲的阴阳两虚的情况下该怎么治疗,甘草干姜汤温阳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半夜才会感到手脚温暖过来。
桂林本伤寒论6.31
【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
【师曰】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则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芍药甘草以救液,调胃承气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
解释
这里和宋本不同的是把阳旦看成一种不同于感冒的病症。所以用桂枝汤就是错误的。
这两条的条文都有点乱,怀疑有错简,我们只要能理解临床道理就好。
桂林本伤寒论6.32
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
地黄六两 半夏半升 牡蛎二两 酸枣仁三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
竹叶两把 石膏半斤(棉裹) 黄芩三两 泽泻二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释
这两个方剂都没有临床实践案例。所以我们大致理解一下他的用药思路就可以。
发热不潮说明排除了阳明病,阳明病是在黄昏的时候会烧得厉害一点,像潮水一样,所以这个发热可能是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或者是发炎的发热,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用了6两的地黄,张仲景的时代没有熟地黄,用的是干的生地黄,生地黄是凉血药,如果煮药时候不用酒的话,通常是在处理人身体的发炎。所以推断出这个发热可能是有发炎的发热。
用酸枣仁是可以让心肝脾三个脏的血液比较稳定,有滋养血的作用。
牡蛎在火逆的时候用到,有时候错误的发汗法,比如说烧针,会把人血液里的元气逼散,用牡蛎可以收摄血液的元气。
半夏可以通阴阳。
因为在临床上这两个方用的极少,所以叔叔没有详细讲。
以上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分享,基本上比较客观的记录叔叔的观点,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因为本身的能力水平局限,如果有错误,希望大家指出🙏🏻
另外,因为公众号目前没有留言功能,可以私信我哦~
谢谢大家支持🙏🏻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