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阅读的人,到底有多厉害?

文/罗罗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每天不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民阅读的时代,很多人都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年初的时候,看到很多人立的flag中,都有每年阅读50本、或100本书等。很多人盲目追求读书的数量,但又有多少人注意读书的品质呢?

著名作家藤原和博在《如何有效阅读》写到:“我再一次意识到一个事实,如果不能通过读书积累知识,是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观点的。”

那怎么读书才能积累知识,拥有自己的观点呢?

1.读经典,明生活的意义。

施勒格尔曾经说过:“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现在市面上的书层出不穷,作为我们成年人,要工作和照顾家庭,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要想让读书帮助我们积累知识,阅读时,就要选择经典的,能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书去读。

比如说:我们最近在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读关于沟通方面的经典的书籍《沟通的艺术》《非暴力沟通》《影响力》《关键对话》等。

如果最近感觉自己阅读方法需要加强,就可以读:《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高效阅读》《如何有效阅读》《快速阅读术》等。

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他只上到初中就退学了,郭德纲虽然让他退学了,但没有让他放弃读书,对他说:“可以没文凭,不可以没文化;可以不上学,不可以不读书。”

郭德纲要求儿子读经典的文史书籍:《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规定每天必须读多少页,除了这些,每天学习各门学科知识。这也让他虽然只上到初中就退学了,但他的博学却为他圈了很多粉丝。

在一期《密室大逃脱》中,挑战背3句《木兰辞》时,他张开就是全文,在猜地名挑战时,他自己就包揽了三分之二。

在参加《奔跑吧》时,他的答题成绩是最好的,而且他的反应速度很快,别人还没来得及思考时,他的答案已说出来。

在《最强大脑》里,郭麒麟也被夸奖是“被低估的大脑”“脑王”。

郭麒麟就像余秋雨说:“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经典的书籍,就像高尔基说的:“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02 掌握阅读方法,让读的书引发思考。

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因此,读书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而是怎样读我们才是有益的。”

对于不同的书籍,也要采取不同方法,每个人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他拿到一本书时,不是翻开书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他猜作者写这本书的布局结构,如果作者的思路与他的一样,他就不再去读了,他的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让他有更多的时间读书,而且增强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私域流量专家、《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的作者特立独行的猪先生,他喜欢拆书,把一本书根据不同的主题,拆成几小本,在读其他书的时候,有相同的主题,就把这部分与其他书籍的相同主题部分合在一起,这个主题的部分,随着读的书的增加,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也越全面。这就让他形成这个主题的完整思考。

叔本华最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他认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车坐车而步行能力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读书是为了引发我们的思考,如果只是单纯的读,而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这就说明读的书没有对他产生良好的效果,读再多的书也无意义。

03 读书和写作相得益彰。

我们以前认为写作是作家的事情,但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写作成了人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呵护与法度,现任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读书,就只会把书中的知识搬到自己的大脑,没有进行转化,遇到问题,可能还是不会结合实际去解决。

著名作家藤原和博在《如何有效阅读》中写到:不以知识的输出为前提的输入,在中途我们就会变得懈怠,比其他的任何事情都容易令人厌烦。最后很容易变成你自以为是在读书,实际上不过是眼睛在无意识地盯着文字看而已。

我们经常说,读书和写作,一端连着输入,一端连着输出,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而输出又倒逼输入,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大脑的运行,也才能更好地成长。

图书推广人鼹鼠的土豆,原来的工作是股票分析员,因为自己喜欢看书,看书之后喜欢写读书笔记,写书评,被出版社发现后邀请她去做专业的图书推广人,收入是以前的几倍。

试想一下,如果她只看书,不输出,她能被出版社发现吗?

所以,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可以通过阅读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不断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效阅读——增长知识,突破自己,改变现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