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到底是什么意思?想没想过反过来读?
民间俗语所说的“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此,人们的解读非常多。先来说“少不读《水浒》”,它的主要含义是:
少读《水浒》易冲动。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全都性格鲜明,血性十足,或忠直纯朴,或刚烈果敢,或忠勇莽直……年轻人本来就血气方刚,遇事容易冲动,喜欢为朋友两肋插刀。少读《水浒》无疑会加重年轻人做事不计后果的风格。
再来说“老不读《三国》”,它的主要含义是:
老读《三国》是为贼。这里的“贼”是指狡诈、心眼多的人。人老了,本来就已经深谙世故,再读上一通《三国》,很容易洞悉人性的黑暗,变得更加老谋深算。
通常来说,人们都是这样解读“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王朝,“侠义英雄”和“游侠乱世”之间的差别极其细微,很容易踩踏到底线引发混乱。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面对《水浒》这本“少儿不宜”的书,年轻人因为生活阅历少,经常难以拿捏“舍生取义”与“个人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的尺度,一味斗勇斗狠,甚至打打杀杀。更安稳一些,更沉静一些,遇事多想几个为什么,不要着急上火,这才是年轻人应该具备的风格。
老了读《三国》,看到三国群英纵横四海、气吞八荒、建功立业,难免感叹时光飞逝、已近暮年,会怀念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设想,如果反过来会是怎么样的?也就是少时多读读《三国》,遇事多用脑子来解决,而不是动不动拔刀说话,老来经常读读《水浒》,振奋一下精神,重拾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豪情。
《水浒传》、《三国演义》两部名著,浓缩了多少华夏文化的精华?确实非常难以说清楚,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属于自己的营养。这就是名著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魅力!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