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值得记录的
第360天
记录值得记录的,很难得有收获性的交谈。正如那句话:两个苹果碰撞会烂,两个思想碰撞会产生更多的想法,思想交流是一个1+1>2的过程。而且和有经验的人交谈,如同饥渴的人在沙漠看到绿洲一样满足,喝饱了仍不够尽兴。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也是留给懂得反馈的人。
瑜伽的扩展或者说是品牌的建立,大到所有的行业再到具体的个人发展,都是像老师说的这个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内外兼修,而这个过程则是由内而外的一个过程。
首先是内部的发展,一切以人才为中心建设。首先瑜伽产品我认为并不是什么五花八门的流派、特色课程,瑜伽的核心产品是老师,是真正的人才,具有为瑜伽奉献精神的人才,把瑜伽当作事业而不是职业的人。围绕人才的培养就衍生出了老师所说的股权激励、薪酬设计等各种福利待遇,包括五花八门的管理模式比如KPI、OKR、阿米巴模式等等。
结合最近读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这本书,对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利益的分配,更多的是个人的成就感。所以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作为管理者首先要让职工知道企业是做什么的,有清晰可见的目标,帮助职工塑造与企业相同的愿景使命价值观。“饱暖思淫欲”,在给够利益的前提下,员工才会有更高级的需求,让员工拥有更多的成就感、价值感、目标感。
不过在深圳这种高成本生活的城市,利益很难让员工觉得“足够了”,所以说赋予他们更多的是对瑜伽的无形资产即精神财富是很有必要的,说难听点就是给员工“画饼”。总之,对人才激励有很多的想法,但是都没有付诸行动,所以也不敢再过多的分析。
由内至外,自身的队伍建设好了对外的营销这就简单顺利了。把内部队伍比做产品,那么对外则就是这个产品的营销和渠道的铺设。产品的打造要花很多精力,如同用很大力去石头推到很高的山坡。然后下坡就非常容易了,即产品营销和渠道的建设就很顺利,而且客户也会帮助我们去宣传。产品这个“石头”推得越高,后面就走的更远。
比如店铺选址,我们要关心的是客流量、人群结构、以及转化率等等。活动策划要关心的是客户的转化率,总之就是尽可能的获取流量,用产品吸引更多的转化率。
在此之前我坚定的认为企业要客户第一,因为最终所有的产品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和老师的交流让我转变为员工第一,因为我也感受到了瑜伽这个行业有太多从业者使命感不强,都在想把技术做好就糊口即可。
这种知识型人才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高傲,自己80分的水平却有着100分的态度(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心理过程),所以说企业的内部人才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一个企业文化的塑造不仅仅靠创始人的个人魅力,更多的是拥有一群相同理念的职工。
当然瑜伽人才的打造最终面向的仍然是用户,用户关心的是健康,在健康的基础上再给用户带来成就感、社交价值等高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