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镜子中的自己至少丑30%|心理学解释你不上镜的根本原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不知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受?当自己照镜子,尤其是洗漱干净照镜子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长相十分出众,甚至是特别的完美。然而一旦我们看一些有自己形象的图片,就会失望地发现,影像中的自己比镜子中的自己要逊色许多。
科学家通过统计数据,进行了量化之后发现,这种逊色的程度达到了大约百分之三十。那么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生活当中,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呢?
冰原效应(the frozen face effect)这一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体系最早提出者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罗伯特·珀斯特及其心理研究小组发现和提出,他们经过实验证实,一个人的面孔,会在动态当中产生比静态更出众的状态。
平时人们照镜子时,当然多是动态,会调整各种角度来让自己看上去更好。相对的,当我们拍照时,往往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因为此时主导我们姿势的是镜头。
而且镜头之下人们的面部会受到一些程度不一的磨损。所以那些身材稍微有一点点微胖的人。一旦出现在镜头当中,就会被无意间膨胀,显得有些胖。
那些技术出众的摄影师们会根据不同的光线、环境以及照相者的状态去调整角度,让对方看上去有更好的状态。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他在照片当中看上去和现实差距有多大,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简而言之,一个人的真实颜值一般会在照片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自己之间进行波动。
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认为,人类在沟通中这样一个奇妙的公式:所有你想展示的信息由这些部分组成,分别是7%语言信息,38%声音信息,55%的肢体语言信息。
我们先不去考虑这一公式的真实性,因为并未有相关数据以及研究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但是这一信息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想要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最好多采取一种面对面的交流。
“光圈效应”此概念源自于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桑德克,是他经过十年研究得出的。这种效应相比前一种梅拉的理论具有更普遍的存在感。
所谓光环效应,也被称作是“光晕”“光轮”等效应,用我们的成语来说就是“爱屋及乌”,当一个人某个特点受到你的重视时,之后其所有特点都会受到你的关注。
相片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角度、距离、光线自己个体的姿势等等,是十分不确定的。然而,当我们照镜子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在镜面当中“补全”自己的各种不足,比如光线以及状态等等。
我们会表现得像一个行走的“补光师傅”或者是有生命的ps软件一样,在脑海当中将自己“脑补”得更完美,会选择更好看的自己,而非寻找一个真实的自己
“左面效应”此概念源于科学作家萨姆·基恩,他曾经提出,个体在控制情绪时,起着更明显作用的是左半面的面部。我们知道,个体的面部两边都是或多或少存在一点区别的。
左半面脸的表情往往会拥有更加丰富的表情。比如说人们给自己拍照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露出自己的左半面脸,而将右边放在镜头之外。
之前网上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统计,结果表明,人们确实会更加偏爱左脸一些。
所以很多人会在不经意之间更加重视自己的左半面脸,这样其实会不经意间增加自己的误区:其实正面看上去很不错,但是侧面就会掩盖自己的一些优点。
综合这些种种原因,我们会在照镜子的时候认为镜子中的自己更好看。
然而,我们在镜子当中看到的自己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自己,这只是自己的一种映像罢了。
假如真的想知道自己的颜值,可以找一面镜子,然后隔开一段距离,这样就能够看到相对真实的自己的样子。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