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这首七言律诗,寓深刻的思想于景物之中,怀古慨今!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分析】: 历经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刚刚平定,相继出现的是薄销割剧的局面。唐王朝处于长期的内战分裂之中,国家统一遭到破坏,人民连年遭受战火的灾难。唐穆宗长庆四年(824) ,刘禹锡由费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他沿长江而下,经西塞山(今湖北大冶县东) ,抚今思背,深有所感,写下了这首着名的怀古诗。
刘禹锡的这首七言律诗,寓深刻的思想于景物之中,怀古慨今。诗人在诗中开句用典。太康元年(280)晋武帝派大将王溶率水师从益州沿长江而下,讨伐东吴。此时,东吴的京都金陵城中的祥光瑞气(也就是“王者之气”)都暗谈失色了。但是东吴孙皓集团为了挽数厄运,作垂死的挣扎,便凭借长江天险,设下“干寻铁锁”,又作丈余长的铁椎暗置水中,企图阻挡西晋水军前进。
王灌先以木筏前行,筏遇铁椎,便将铁椎带走。又作火炬长十多丈,宽敷十围,灌上油料,在楼船前面烧断铁链,使之“沉江底”。由是,战舰得顺利前进,攻下金酸,割据一方的东吴, 投降的旗帜从石头城中伸了出来。
诗人在这四句诗中抓住了一个典型的史实-晋昊之战,但是,诗人的笔力却着重在写吴,写吴的“王者之气”,那虚妄的精神支柱,写天险地势,写“千寻铁锁”的防御设施。这些都阻挡不住晋军,从而突出了晋军的强大。诗人在这里着笔写失败者,是为了表现胜利者;写失败者的逆历史潮流而动,就是为了赞颂胜利者顺历史潮流而行。所以,诗人不正面写胜利者的摧枯拉朽的气势,而写失败者的形象,正是为了阐发国家要统一,人民要安乐的历史潮流这一深刻的主题恩想。
后四句诗由历史的“往事”联系到眼前的现实。“往事”是指历史上建都于金陵的六个朝代,它们都是企图借长江天险,割据一方,偏安一隅, 结果都遭到了灭亡的下场。现实情况则是说,唐朝已四海为家,全国一统,旧时军阀们割据而建筑的堡垒,只剩下邀迹在萧条的秋天芦获中残留着。所以,诗人慨叹:人世间有多次曾为往事而悲伤1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历史规律不可改变, 就象西塞山靠着长江,依然如故那样。
诗人怀古抒情,扣紧“金陵”地理、地形用典,先用具体、典型的史实向那些分裂祖国的藩镇诸侯发出严厉的警告, 然后,再用概括的史实作销垫,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实写与用典,达到了难以区分的地步,使全诗的内容丰厚、充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