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课二上三讨论”中提升课改能力
曾中文
衡量教师是否转变了教学观念、领会了课改的新理念,最终还要看课堂教学。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我校通过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找到了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即“一课二上三讨论”。
【特定含义】
“一课二上三讨论”指同一堂课要上两次,讨论三次。先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备课,由一位老师承担上课,集体参与听课;再针对上课的情况开展讨论活动,改进教学步骤和方法,然后再请这位教师第二次上课(前后两次执教老师也可以是不同人);最后对两次上课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一些规律,指导以后的教学,同时对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进行整理和改进,形成优秀案例。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每一位教师都是活动的设计者与实践者。他们提供原有经验,又获得新经验,在反复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具体操作】
这种做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次讨论(执教者说课、小组评议、完善设计)→第一次上课→第二次讨论(执教者谈得失、集体评议、汇总改进)→第二次上课→第三次讨论(执教者谈得失、评议总结、更新理念、形成案例)。其中“二上”是关键,“三讨论”是保证。同一老师或者不同老师在前后两次上同一堂课的过程中,一些固有的旧习惯得到了改变,观念得到了更新,思路得到了拓展,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当然,允许同一个老师上同一堂课,但是,不可能同一个班的学生两次学习相同的内容,于是就产生了“教师当学生”的模拟课堂教学——由上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按上课的程序组织教学,其他老师扮演学生上课。在上课过程中,由教师扮演的“学生”与上课教师之间无所顾忌,教师与“学生”之间充分地平等交流,教师没有了高高在上的权威意识,反而将听课的“学生”当成了老师。而如果能真正将“学生是老师”这个理念带进真实的课堂中,那么,教学一定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一定会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落实讨论】
为了让每一次讨论落到实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保证教师有资格参与讨论。这种资格不一定是同学科的老师、不一定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只要这个老师肯花时间熟悉该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并善于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就有资格来参与讨论。因此,完全应该鼓励不同学科的老师参与听课与讨论。
其次,需要营造讨论的民主氛围。在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讨论不起来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有的讨论主持人以势压人、以权威自居,容不得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二是有的老师怕说错了丢面子,或者怕说错了得罪人。三是有的听课老师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把握不了当堂课的重点难点,更不用说该学科的课程标准了,因此也就很难有发言权。应该营造平等民主、畅所欲言的讨论氛围,坚持“优点不提跑不了,缺点不提不得了”的原则,让每一位老师充分发表意见,提倡“从鸡蛋里面挑骨头”。惟其如此,讨论才能淋漓尽致,思维的火花才能不断迸现。
再次,要保证讨论的效果,提升讨论的层次,需要专家的引领。专家的参与能够杜绝简单重复的讨论、拓宽讨论的广度,专家能从理论的高度对课例进行剖析,带给老师全新的视角。
最后,讨论要形成经验,产生新的问题,引导教师持久地关注和跟踪某一个问题,并逐步使问题课题化,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引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螺旋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