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03:有多少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12.20)
子张问孔子,士怎样才能称得上达。《集注》言:
达者,德孚于人而行无不得之谓。
孔子知道孔子好名,正好就他的问题来教训一番,就有意问他: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集注》言:
子张务外,夫子盖已知其发问之意,故反诘之,将以发其病而药之也。
果然,子张把达与闻混为一谈。达就是在诸侯国做官一定要有名望,在卿大夫家里做官也一定要有名望。也就是说,士无论在哪里,都能留下好名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皇侃疏:
在邦,谓仕诸侯也。在家,谓仕卿大夫也。
孔子明确指出:你这是闻,不是达。什么是达?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品质正直,为人处世以义为原则,不装、不矫饰,从根本上是个好人;能察言观色,有眼色,否则说话目中无人,谁不嫌?还有虑人、虑事、虑物的功夫,尊重对方,放低姿态,自觉谦让于人。《论语正义》总结说:
达者,通也。通于处人处己之道,故行之无所违阻,所谓“忠信笃敬,蛮貊可行”,即达义也。
能放下架子,把人团结在自己周围,自然能成事。马融引《易》之谦卦言:必达,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也。《经义述闻》解释说:
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之言损也,小也。光之言广也,大也。尊而光,小而大。卑而不可逾者,卑而高也。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说一套做一套,表面装作有仁德的样子,实际行为却违背仁德,时间久了,自以为真的是仁者了。说谎说得自己都信以为真了。这也是大奸似忠之人。《颜氏家训》言:
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然而虚名终究不能长久,总有露马脚的一天,为人处世还是务实一些好。《颜氏家训》又言: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尔。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成,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时尔,自谓巧密。后人书之,流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有多少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实至名归,方是正途。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