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唯一出身佃农的总统,曾派军舰敲开日本国门,历史形象很糟糕

文/格瓦拉同志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追求机会平等的国家,社会流动性很强,只要有能力、肯努力,再加上必要的运气成分,即使草根阶层也能实现阶层的逆袭,甚至问鼎白宫。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出身寒门的总统并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位是佃农之子。此人,正是美国第13任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那么,菲尔莫尔是如何实现超级逆袭的?他在任期间都取得哪些成就?

菲尔莫尔画像

菲尔莫尔,1800年生于纽约州布法罗一个佃农家庭,自幼便跟随父亲务农,15岁时又被送到工场当学徒工,生活过得相当艰辛。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菲尔莫尔却通过后天的努力自学成才,23岁时顺利地通过律师考试,在家乡做起了律师。由于经常参加公共辩论,菲尔莫尔逐渐对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1829年顺利地当选为纽约州议员,1832年又当选为国会议员。

菲尔莫尔在议员任上表现相当出色,逐渐受到辉格党的关注,最终在1834年被吸收入党,并成为北方共和党的杰出领袖。在1848年的总统大选中,辉格党提名美墨战争中的英雄扎卡里·泰勒为总统候选人,而菲尔莫尔则幸运地成为副总统候选人。当年11月,泰勒如愿以偿地当选为总统,并于次年3月5日宣誓就职。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16个月时间,菲尔莫尔便取代泰勒的位置。

泰勒之死

原来,在1850年7月4日的独立日庆典上,泰勒在户外顶着烈日听完两个多小时的各种爱国演讲后,由于又渴又饿,所以在回到白宫后便急不可耐地喝了一壶冰牛奶,然后又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大盘樱桃。不幸的是,当天晚上泰勒便出现严重的腹痛,体温也不断的升高,经总统保健医生沃瑟斯庞诊断后发现是霍乱。

此后数天内,沃瑟斯庞会同其他名医使用各种方法来救治总统,但泰勒的病情却愈发严重,并在7月9日撒手人寰,终年66岁。此时,泰勒入主白宫才16个月,而他也是继老哈里森之后,第二位在任内去世的总统。泰勒病逝后,菲尔莫尔依照宪法的规定接任总统。当年不名一文的佃农之子,竟摇身一变而成为总统,可谓极其励志、传奇。

南北战争前的形势图

菲尔莫尔上台伊始,围绕着奴隶制是否应该扩张到新占领地区的问题,北方自由州和南方蓄奴州之间发生尖锐的冲突,使局势有加速滑向内战的危险。对此,菲尔莫尔并未采取居中调和的政策,而是在1850年签署了对南方奴隶主妥协的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奴隶贸易在哥伦比亚特区和加利福尼亚州被禁止,但与此同时,蓄奴主义者的权力却在南方得到强化,并被允许扩展到部分新占领地区。

菲尔莫尔推出这项法案的初衷,无非是以向南方让步的方式来挽救联邦。然而这项法案并未满足南方的“胃口”,因此他们并不信任菲尔莫尔的诚意,而北方对该协议自然更是深恶痛绝。因此,菲尔莫尔两边不讨好,威望和公信力因而大损。非但如此,该法案不仅没有起到团结南北双方的目的,而且还加速内战的爆发,真可谓得不偿失。

佩里舰队登陆日本

其实,除了饱受争议的妥协法案外,菲尔莫尔任内并非一无是处,其最大的外交成就,莫过于派遣海军少将佩里率领舰队前往日本,迫使德川幕府开放口岸与美国通商,从而打开日本的国门。除此之外,菲尔莫尔任内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使得芝加哥成为美国铁路网的中心,并促进西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推行不得人心的奴隶制妥协法案,菲尔莫尔遭到辉格党的抛弃,因而无缘角逐1852年的总统大选。1853年3月4日,菲尔莫尔将总统职权交给当选总统、民主党人皮尔斯,然后黯然离开白宫,前后执政时间只有2年半。卸任总统后,菲尔莫尔返回家乡布法罗从事公共事业,通过募捐的方式建立起布法罗中学、青年会、历史学会、总医院、图书馆等机构,深受当地人好评。

晚年的菲尔莫尔

然而,菲尔莫尔在白宫时花销太多,加之不断借钱从事公共事业,因此没几年光景便债台高筑。为了还债,菲尔莫尔曾给国会写信,请求给予卸任总统1.2万美元的年薪。菲尔莫尔在信中满腹牢骚地说道:“我们的总统们,卸任后竟然被冷落地撇在一边,无人理睬,或许还迫于生计,在街道的拐角上开个杂货店,这真是国家的耻辱。”不过,国会对菲尔莫尔的抱怨毫不理会,让后者无比气恼。

好在菲尔莫尔足够幸运,在1858年2月获得富豪寡妇卡洛琳的爱情,两人不久便进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卡洛琳不仅帮助丈夫还清所有的债务,而且还拿出大笔金钱资助他继续从事公共事业,真可谓菲尔莫尔的“贤内助”。1874年3月8日,菲尔莫因中风病逝于家中,终年74岁。

菲尔莫尔的墓园

菲尔莫尔在美国历史上的形象很差,以至于他去世多年后依然饱受批评,而许多历史学家更是把他列入“美国最糟糕的10位总统”名单当中。至于原因,诚如专栏作家卡米拉·卡文迪什所言,“他(菲尔莫尔)所达成的延长奴隶制的妥协,不过是为美国内战准备了土壤。”

参考书目

艾伦·布林克利 (美):《美国史》, 海南出版社 2014年版。

林涛、裴迎钦(中):《美国总统全传》, 时事出版社 2004年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