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 历史上的今天
1904年11月20日 光复会成立
1904年(光绪三十年)11月,近代革命团体光复会正式成立于上海。由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发起,蔡元培任会长,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以暗杀和武装暴动为革命的主要手段。共计会员272人(一说560余人),其中妇女5人,多数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会党成员和商人,也有少数地主士绅和工匠。会员的徽章为中刻一“复”字篆文,旁刻正楷的金牌。陶成章曾奔走联系浙江温州、台州、处州等地的会党,计划以浙江、福建革命力量作两湖后盾。起义失败后,陶成章避至日本。1905年与兴中会、华兴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但仍有部分会员独立活动。如徐锡麟、秋瑾、熊成基都单独发动过起义。1910年(宣统二年)陶成章又在日本东京成立光复总会,1912年解体。
1959年11月20日 英国“小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1959年11月20日,以英国为首的“小自由贸易区”七国(英国、奥地利、瑞典、挪威、丹麦、瑞士和葡萄牙)在瑞典首都举行的部长级会议,经过了两天的讨价还价,临时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从而正式宣告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分裂成为两个敌对性的经济集团——“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共同市潮。
“七国集团”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公报说,这个条约规定,联盟成员国之间在十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取消成员国工业品的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条约还规定,各成员国将有权自由决定它的对外关税。
公报还说,七国集团“决心促使早日建立多边联盟以消除贸易壁垒和促进欧洲经济合作局成员国之间实现更密切的经济合作。”
但是,七国集团的出现显然将大大加剧西欧国家之间的贸易战和矛盾。西德总理阿登纳在访问英国结束后发表谈话时曾经说,必须“阻止两个集团之间发生贸易战争”,但是他却没有说明如何能来阻止这种“战争”。
在签订条约之前,七国举行的一系列会谈表明,这个集团各成员国之间也存在重重的矛盾,特别是英国和挪威、丹麦、瑞典三国之间在农产品、水产品和纺织品等贸易问题上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矛盾。
芬兰政府曾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七国会议。
1979年11月20日 西安——拉萨航线通航
1979年11月20日,西安飞往拉萨的班机正式通航。
七十多名乘坐首次班机的旅客,在五千至八千米的高空,先后飞越气势雄伟的六盘山、明澈如镜的青海湖、一望无边的柴达木盆地和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等地,历时五个多钟头,飞行二千三百公里。西安——拉萨航线的开辟,使人们从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中南、西北一部分地区乘飞机进藏,比过去少花两三天时间。同时,也可以减轻成都至拉萨航线旅客拥挤的压力。
1998年11月20日 十六国国际空间站升空
12月7日,“曙光”舱与“团结”舱太空对接成功1998年11月20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12个成员国组成的16国国际空间站首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空间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载人飞行器,计划耗资400亿美元。
11月20日莫斯科时间9时40分哈萨克斯坦北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常“轰卤一声巨响,俄罗斯“质子·K”火箭带着“太空城”主体装置俄制功能货舱,在一片火焰和浓烟中缓缓升起,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太空……这一声巨响,标志着人类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进入实际装配阶段;这一声巨响意味着人类在探索、开发太空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俄罗斯为此深感自豪:41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37年前,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在这里飞向太空;而今,“太空新纪元在拜科努尔开始”。
这天,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空的天气不太理想,乌云的遮蔽降低了能见度,风速也很大。看着三级运载火箭“质子”号顶端重达24吨的功能货舱“曙光”号,在场人们的心里都绷得紧紧的。发射前,俄罗斯航天局的官员们出语谨慎。
9时40分,一声巨响,巨大的运载火箭喷着棕红色的火焰和浓烟拔地而起。40秒钟后,火箭消失在浓密的乌云之中。在控制中心里,广播不断地向人们报告火箭飞行情况:“飞行正常!”
“飞行正常!”9分48秒后,人们从屏幕上看到,“曙光”号功能货舱已在200公里的高空成功地与运载火箭分离,并顺利进入轨道。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凯尔·海宁宣布:“运载火箭已经脱离,'曙光’号现在得靠自己了。”火箭将把该舱送至远地点185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初级轨道上。4天后,该舱将借助自己的发动机上升到近地点350公里、远地点500公里的预定轨道上。
12月7日1点07分,俄罗斯“曙光”舱与美国“团结”舱在地球上空约340公里顺利对接。
此次发射的功能货舱是由美国宇航局出资、俄罗斯制造的。该舱重约20吨,长13米,内容积72立方米,可用面积为40立方米,是空间站的基础舱。该舱主要用于连接空间站的各公务舱和生活舱,为空间站提供电源、导航、通讯、温控等多种服务,是空间站的大本营。整个空间站建设将在2004年完成,使用期限为15年。但根据俄“和平”号的经验,空间站的服役期可能会延长。
“阿尔法”空间站建成后,太空中将出现一个长108米,宽 88米的大型“金字塔”,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综合科研基地。科学家预测,新空间站的建立将可能对世界生物学、气象学、天体物理学、地表探测等学科的发展带来突破。
世界宇航事业的新纪元即将来临,但目前仅仅是迈出第一步, 5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但对“阿尔法”来说却是漫长的,未来还有许多未知数。
俄罗斯宇航界从开始就对这一项目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世界宇航界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可同月球探秘相提并论,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一项目是“一场政治广告游戏”,不会给科学带来“原则性的新知识”。
由于这一项目的实施使俄丧失控制太空的主导权,已有人公开反对“阿尔法”的实施。同时,俄政治、经济、社会局势至今未能实现稳定,未来5年内又是还债高峰。此次发射靠美国帮助才勉强过关,未来的资金从何而出?恐怕连总统也无法回答。俄罗斯承担的80至100亿美元能否落到实处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花费很可能要超出原来预算。
名为“阿尔法”的国际空间站工程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的11个成员国共同筹建。16个国家开展如此大型的合作史无前例,国际上尚没有法规调整这一“太空王国”内“居民”的关系。“阿尔法”内将执行哪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俄罗斯宇航员在日本的实验舱操作失误,给空间站造成损失,将按什么法律进行处罚?各国法律出现冲突怎么办?仅这一小小的国际法律问题就够法学家伤脑筋的了,更不用说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出现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但无论如何,火箭已载着空间站升空,退路已经没有,它只能向前,带着全世界人新的希望向前。
相关资料:
国际空间站建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994年~1998年)
进行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累计工作近3年,以训练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试验美俄在国际空间站上要用的硬件及指挥、控制和各种通信程序。
第二阶段:初期装配阶段(1998年~2000年)
目前的计划是:1998年11月20日,用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功能货舱;同年12月3日,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节点1号舱与功能货舱在轨对接;1999年7月,用质子号火箭发射服务舱与它们在轨对接。此后,陆续发射联盟TM飞船(用于航天员应急返回)、美国实验舱、多用途笄诓蘸推⒉盏取5?000年1月美国气闸舱在轨对接完成时,则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届时,将派首批3名航天员登站,他们可用站上的13个机柜进行实验。在美俄签署的文件中指出:成功地完成这一阶段工作,是建立国际空间站的关键。
第三阶段:后装配阶段(2000年~2004年)
主要完成国际空间站的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将先后发射和组装美国的桁架结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加拿大移动服务系统、日本实验舱、欧洲哥伦布舱、美国居住舱、俄罗斯研究舱等。我国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拟于2002年~2003年间装到空间站的桁架上。2004年美国居住舱在轨装配完毕后,则可以宣告国际空间站全部落成。
2001年11月20日 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今天,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我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这个议定书将于12月11日生效,我国也将于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由于审核的原因,很多史实没有列入,请见谅!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