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编的《金陀稡编》可靠吗
自相矛盾,不合逻辑,谎言连篇,分析起来不值一提。这些人话头来源于岳飞孙子岳珂编的《金陀稡编》。岳珂编《金陀稡编》往往使一些善良的人被受骗、被迷惑。现本人摘录岳珂的撼人语言三句供大家讨论。
第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此句话最早见于岳珂《金陀稡编·卷九》,在宋时代的史料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宋史全文》、《中兴小纪》等等任何资料中,并没有记载这句话。岳珂是岳飞之孙,其说疑为吹其爷爷而编的,不可靠;再说孤证不立,故此说与史无依据,不能采信。而且这句话说出来,是要被诛九族的。
第二句,金人叫岳飞为“岳爷爷”
此说最早见于《金陀稡编》,其记载有多处:
1. “建炎三年已酉岁年二十七…乌珠趋临安府…敌之签军涉其地者,皆相谓曰:'岳爷爷军也。’争来降附前后万余人”《金佗稡编·卷四》此段文字记载是在建炎三年(1129年)之事。岳飞为杜充将,防守长江天险马家渡,竟然擅自逃跑,直跑到广德、宜兴一带躲起来了,致使长江防线丢失,兀术金军五万多人渡过长江径直南下,一路畅通无阻,直逼高宗皇帝赵构从绍兴逃至东海,当时南宋险些亡国。岳飞这一 逃跑将军,金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完全不可能叫他爷爷;从另一方面说,金军假如战败,也不可能叫打败他的敌将称为爷爷;再从年龄这一方面分析,当时岳飞才二十七岁,叫他爷爷岂不叫老了,即使古人结婚早,二十七岁做爷爷也不可能,也不会有人叫他爷爷。
2“.敌人签军经渉其地者,或问其威名,各相谓曰:'岳爷爷军也。’争来降附前后几万余人”《金佗续编·卷二十八》此段文字记载是建炎三年发生之事,与前一段属重复记载,略微差别:前者指降附者万余人,后者竟变成了几万余人。其实万余人这数字已大大虚构了,几万余更不用说了,因这方面不是本篇要涉及的内容,不在揭露范围。
3.“其后敌复分路渡淮,驻庐州界,上命王进援。乌珠闻之望风遽遁。既而,复窥濠州,王麾兵救之。敌方据濠自雄闻王至,又遁,夜逾淮不能军,敌大畏服,不敢以名呼号之,为岳爷爷。”《金佗续编·巻二十三》此段文字记载是绍兴十年(1141年)之事。宋代史料记载:金兵倾全国兵力南下淮西,宋军也是倾全力防守。金军行至柘皋被张俊、刘锜等宋军打败,金军伤亡万余人,取得了柘皋大捷,金军打退后,撤退到濠州,濠州王进被金军包围,张俊派杨沂中、王德等将火速救援,结果杨沂中反中了金军埋伏,杨沂中本人侥幸被王德冒死求出,后来韩世忠军队赶到,金军撤退到内陆。此期间,赵构下了十七道诏书催促岳飞出兵支援,岳飞迟迟不肯出兵,拥兵自重,后来高宗亲笔一道御札:“国家兴亡,在卿此举”,这样在襄阳的岳飞军队才勉强了移动了三十里,远远不及淮西。
岳珂写此段文字可以说恬不知耻到极点,太太荒唐了。岳飞在淮西之战中一点战功也没有,文中竟然描写成淮西之战全是岳飞的功劳。如:金军分路进攻淮西,岳飞进援淮西,兀术听到岳飞来后急忙望风逃跑。后来兀术军队包围濠州,听到“岳爷爷”军队又来了,连夜逃跑,金军的军队在逃跑过程之中惊慌得不象军队了,金军对岳飞既害怕又佩服,不敢称呼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岳爷爷”。
兀术的具体年龄不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兀术年龄肯定比岳飞大,因当时兀术是金国的元老辈了,而岳飞仅是南宋的后起之辈,年仅38岁。不知是兀术等人叫岳飞为岳爷爷,还是其他金军将士叫岳飞为金爷爷,真实情况都不可能,岳珂真是算吹牛不打草稿,吹昏了头。再说,岳飞军队迟迟不肯出兵,与兀术军队相差远着呢?谈不上金军闻风而逃,太夸张了。岳飞军队与兀术军根本没有在淮西一战,他的部队也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自然也谈不上金兀术等将大畏服岳飞,更不可能称岳飞为岳爷爷。实际上金兵喊的爷爷是老英雄宗泽。
第三句,十二道金牌召回
《金佗稡编·卷三》“秦桧复请休兵观衅,亟趣先臣退,一日而奉金牌者十有二。先臣奉诏,还自朱仙镇将朝于在所。”岳珂之文意是:绍兴十年八月壬午(1141年9月24日),秦桧再次请求休兵观察,急忙促使岳飞退兵,一天之中持金牌十二次,岳飞奉诏,就从朱仙镇退军到朝廷。此段文字存在较多问题,主要问题是“金牌”指代概念不清,其次是与宋代其它史料记载不符。
先讲讲“金牌”的含义:金牌是宋代少数民族打仗调兵的信符。金国建立之初,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金国皇帝以金牌、银牌、木牌分军队级别,是金国皇帝指挥军队的信符。《金史卷·百官四》记载:“収国二年(1116年)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盖金牌以授万戸,银牌以授明安,木牌则穆昆佛宁所佩者也。故国初与空名宣头付军帅以为功赏递牌,即国初之信牌也。至皇统五年(1145年)三月,复更造金银牌,其制皆不传。”对宋朝建国三百十九年时代分析,从没有使用过金牌调动军队,因为宋代文字发达,诏书更能表达调军之含义,不需以金牌调军。故岳珂说朝廷奉金牌十二调动岳飞军队纯属谎言,因为宋朝皇帝从来不用金牌指挥军队。岳珂的前提错了,后面的结论自然也错了。
再说说南宋朝廷在杭州,岳飞军队在河南郾城、颖昌。双方距离远,朝廷派使者要渡过长江,无论步行或骑马都要十来天,赵构在一天连续派十二名使者重复要岳飞撤军,按时间算,一天之内四五十分钟一次就要派使者到河南,可能吗?为什么其它资料没有记载此事?金牌调动军队的具体时间、金牌内容、使者姓名等等都没有表达,仅是一句空话。还有,高宗赵构让岳飞守河南防金军进攻,无任何理由让他撤退,否则,河南失守,金军南下,淮西不就危急了。从此分析,十二道金牌调动岳飞军队属于虚构的,高宗赵构不可能这样做。
再讲讲宋代史料对岳飞在绍兴十年在河南撤军的有关记载。《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中兴小纪》、《宋史全文》等宋代资料都记载岳飞是擅自撤军的,并没有朝廷下十二道金牌让其撤退,内容大同小异。如:“绍兴十年秋七月…金人谋知飞孤军无援,于是并兵以御飞,飞不能支。…壬午(1141年9月24日),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自郾城班师。飞旣得京西诸郡,会诏书不许深入,其下请还,飞亦以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后,乃宣言进兵深入,逮敌已远,始传令回军。军士应时皆南乡,旗靡辙乱,飞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久曰:'岂非天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七》。
再说说岳飞撤退后,金人是如何看待此事的?《金史·张通古传》:“未几,诏宗弼复取河南。通古请先行至汴谕之,比至汴,宋人巳去矣。或谓通古曰:'宋人先退诈也,今闻将自许宿来袭我。’通古曰:'南人宣言来者正所以走耳。’乃使人觇之,宋人果溃去。宗弼抚髀笑曰:'谁谓书生不能晓兵事哉!’”兀术抚髀嘲笑什么?嘲笑岳飞军队的无能!嘲笑岳飞军队嘴巴上喊进攻,实际上逃跑?可见岳飞军队在兀术眼里,根本不放在心中。
再说岳飞军队是步兵为主,其部队组成以当时收编土匪军居多,要想靠这一支部队打败金军,可能性没有。金军战斗力强,连灭辽国与北宋二个大国,岳飞军队与之作战想收复黄龙的可能应该为零。当时岳飞军队守卫的河南还属南宋的土地,岳飞军队想踏上金国土地的本领基本都达不到,如何收复黄龙?黄龙在长春农安县,离岳飞军队远着呢?岳飞军队战败逃回符合常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军队无论如何也构不成事实。岳珂说“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部队”,纯属为了掩盖岳飞军队逃回之劣迹而制造的谎言。
岳珂制造谎言的目的
岳珂制造谎言,主要为了二个目的:一是替岳飞掩盖逃跑之罪。建炎三年十一月,岳飞守长江防线马家渡在少量金军面前擅自逃跑,一跑竟然跑到广德与宜兴躲起来,国难家仇竟然不顾,金军直下建康、杭州、绍兴、宁波,追赶高宗到东海,南宋濒临灭亡之危险。岳飞不派一兵一卒护驾,也不向高宗赵构报告军情,自己在宜兴过上了逍遥日子。岳飞之罪巨大,虽十死也不能免其罪。岳珂二名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佩服岳飞称之为“岳爷爷”,巧妙地掩盖了岳飞不守马家渡逃跑之宜兴躲起来之罪行。绍兴十年七月,朝廷派岳飞军队防守河南。三个月时间不到,岳飞就丢了河南而逃回。为了推卸逃跑责任,岳珂竟然编造秦桧请求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那逃回的责任就是秦桧身上了。岳珂明把河南失守责任推给宰相秦桧,而实则把责任推到高宗赵构身上。其实,赵构对河南失守之事十分心疼,他当时在给岳飞诏书中说:河南失守“诚为之可惜”。更荒唐之事,岳珂还继续编造谎言,岳飞军队不被赵构召回,能“直捣黄龙”,即能打到吉林长春一带。岳飞军队连河南本国土地都守不住,何以触及金国土地,更不可能打到相距数千里吉林长春农安县黄龙府。由此可见,岳珂制造“十二道金牌”谎言,可把不守河南擅自逃跑之责任推向皇帝赵构、宰相秦桧,而岳飞却披上了光环,假如赵构、秦桧不发十二道金牌,他的部队还可直捣黄龙!
二是替岳飞伪造战功。建炎三年十一月,岳飞逃跑后,不管朝廷存亡与民族危急,直接在宜兴做了土匪。岳珂虚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六战六捷”等谎言,这样一来,岳飞马家渡擅自扼守长江防线逃跑不仅无罪,相反还功劳还是大大的。绍兴十一年正月,金军倾全国军力南下淮西,张俊、刘锜等将在柘皋打败了金军,韩世忠的援军到了,唯独岳飞军队没有到。高宗连发十七道诏书催命岳飞支援,岳飞不予理睬,后来岳飞在高宗强大压力之下,其军队勉强移动了三十里。按理,岳飞一点战功也没有,有罪是肯定的。但岳珂《金陀稡编》进行了虚构情节,脱离现实的记载:一声“岳爷爷”来了,金军全跑完了。按岳珂此记载的观点,岳飞自然是在淮西之战中战功居第一了。
注:本文作者:晓风2016 不代表小编观点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别山神话